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华专利>正文

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43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八个滑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固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地轨的铺设情况,使装置上的滚轮随其进行转换,而滑动在管体内部的杆体会进行联动,从而保障滚轮的稳定运行,而借由固定杆及其连接的合页,可以保障连接板及其内部的滑动杆在轨道扩宽运行时的稳定性,而整体为了适配轨道的转换,本体及其内部的第一壳体,经滚筒稳定的滑动在开设的滑槽内,从而将车厢延伸,使其从适配于车道转换,以此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适用性。以此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适用性。以此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
,具体为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为了解决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巴士的方式,但提出的空中巴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城市路况各不相同,其始发点到终点并不是一样的宽度,从而路面上就会出现不同轨道的情况,而空中巴士也需要根据路面宽度及轨道铺设情况进行调整,为此,提出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八个滑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2),两个所述凹槽(2)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八个滑槽(3),两个所述凹槽(2)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的内侧壁焊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侧壁贯穿有滚筒(7),所述滚筒(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3)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壳体(4)的相斥一侧相互对称设有四个连接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中巴士车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第一壳体(4)的相邻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合页(8),两个所述合页(8)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