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透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固定环,所述底座上侧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部设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上部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包括弹性套及防滑管,所述基座上侧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下部设有与摆动座适配的压盖,所述压盖上侧设有滑轨,所述压盖通过滑轨与翻盖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盖与基座一侧设有锁紧螺钉,所述翻盖与基座接触处设有防撞垫,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棉纱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管牵引血透导管,固定管通过摆动座及基座安装,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适应病人的活动,同时避免外力直接牵扯到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一端,造成脱落,对病患造成伤害。对病患造成伤害。对病患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血透导管
,尤其涉及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目前临床上首次透析患者选择颈内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比例高达91.79%。血透导管属于高危导管,一旦发生导管滑脱,后果严重。
[0003]现有技术中,血透导管的外侧面一般都要经无菌敷贴以及无菌纱布固定,然后将无菌敷贴直接贴在置管病人皮肤上,置管病人因颈部及头面部油脂分泌较多,易出汗,颈部皮肤褶皱多等原因极易导致无菌敷贴粘性松散,导致血透导管极易被牵扯脱落,带来治疗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固定环,所述底座上侧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部设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上部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包括弹性套及防滑管,所述基座上侧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下部设有与摆动座适配的压盖,所述压盖上侧设有滑轨,所述压盖通过滑轨与翻盖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盖与基座一侧设有锁紧螺钉,所述翻盖与基座接触处设有防撞垫,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棉纱垫。
[0007]优选的,所述摆动座与基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套与摆动座之间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摆动座与压盖组成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呈圆柱状,所述滑轨呈扇环状,且与夹紧装置同心。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与夹紧装置相互垂直,所述压盖下部开设有与固定管适配的圆槽。
[0010]优选的,所述基座与底座转动连接,且转动处设有旋转阻尼器。
[0011]优选的,所述防滑管设置于弹性套内侧,所述弹性套及防滑管上侧均开设有卡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固定管牵引血透导管,固定管通过摆动座及基座安装,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适应病人的活动,同时避免外力直接牵扯到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一端,造成脱落,对病患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的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翻盖、2压盖、3滑轨、4固定环、5基座、6摆动座、7固定管、71弹性套、72防滑管、73卡口、8底座、9棉纱垫、10防撞垫、11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
‑
3,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包括底座8及设置在底座8两侧的固定环4,底座8上侧设有基座5,基座5上部设有摆动座6,摆动座6上部设有固定管7,固定管7包括弹性套71及防滑管72,基座5上侧铰接有翻盖1,翻盖1下部设有与摆动座6适配的压盖2,压盖2上侧设有滑轨3,压盖2通过滑轨3与翻盖1之间滑动连接,翻盖1与基座5一侧设有锁紧螺钉11,翻盖1与基座5接触处设有防撞垫10,底座8底部设有棉纱垫9。
[0020]本实施例中,摆动座6与基座5之间转动连接,弹性套71与摆动座6之间固定连接,摆动座6与压盖2组成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呈圆柱状,滑轨3呈扇环状,且与夹紧装置同心,固定管7与夹紧装置相互垂直,压盖2下部开设有与固定管7适配的圆槽,夹紧装置转动,便于固定管7摆动。
[0021]具体地,基座5与底座8转动连接,且转动处设有旋转阻尼器,便于固定管7转动,调节位置。
[0022]具体地,防滑管72设置于弹性套71内侧,弹性套71及防滑管72上侧均开设有卡口73,用于放置血透导管。
[0023]本实施例中,血透导管通过卡口73卡入防滑管72内,配合弹性套71完成限位,翻盖1带动压盖2下压,固定弹性套71,避免血透导管松脱,医护人员通过纱布或胶带将底座8固定在病患身体合适位置,棉纱垫9提高佩戴舒适性,当血透导管受到外力牵扯时,摆动座6相对基座5转动,基座5相对底座8转动,进行位置调节,适应血透导管的活动,避免外力直接传递至血透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一端,导致导管挣脱,对病患造成伤害。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
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包括底座(8)及设置在底座(8)两侧的固定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侧设有基座(5),所述基座(5)上部设有摆动座(6),所述摆动座(6)上部设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包括弹性套(71)及防滑管(72),所述基座(5)上侧铰接有翻盖(1),所述翻盖(1)下部设有与摆动座(6)适配的压盖(2),所述压盖(2)上侧设有滑轨(3),所述压盖(2)通过滑轨(3)与翻盖(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盖(1)与基座(5)一侧设有锁紧螺钉(11),所述翻盖(1)与基座(5)接触处设有防撞垫(10),所述底座(8)底部设有棉纱垫(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防牵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6)与基座(5)之间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