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8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该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研碎;步骤二,超微粉碎;步骤三,混合;步骤四,线圈绕制。通过在导热硅脂内加入细小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使得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的颗粒填充在绕制导线之间,这样在加压后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的颗粒会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导线的漆层直接接触,这样会使电磁线圈的匝数、匝间距和层间距都作出细微的改变进而减少热量产生,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自身的导磁性不会对产生的磁场造成影响,绝缘性可以对导线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线圈是利用通过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而建立的,把它绕成螺旋形加强磁场,即用最小的空间来实现最高的磁场强度,用表面裹有一层绝缘漆的导线代替普通导线也是为了节省空间,电磁成形能有效地提高轻质合金的成形性能,线圈结构是影响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电磁成形过程中线圈温升过高将缩短其使用寿命,而升温与线圈层数、匝数、高度、宽度、匝间距以及层间距都有关系,同时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与直流电大小、线圈圈数及中心的导磁物质有关,虽然通过加压的绕线方式可以提高绕成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但是相应的也会提高自身产热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解决了现有电磁线圈加压绕线后温度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研碎取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在烘干后,将两者按比例1:1~3加入破碎研磨机中进行破碎研磨,使得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工至0.5~1.5mm;步骤二:超微粉碎将步骤一加工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转移入超微粉碎机中,之后粉碎到10~30
µ
m,之后使用500目和15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除去不符合规格的导磁陶瓷粉末和橡胶磁材料粉末;步骤三:混合将步骤二超微粉碎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入导热硅脂中,接着沿单一方向进行混合,之后静置24~36h排出混合物内部的空气;步骤四:线圈绕制先将步骤三制成的导磁陶瓷、橡胶磁材料和导热硅脂的混合物加入到挤出设备中,在挤出设备的挤出作用下附着到已经绕在磁芯上的线圈沿绕制方向表面,在电磁线圈绕线加压设备的作用下边绕线边下压完成电磁线圈的绕线。
[0005]优选的,所述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在破碎研磨后使用10目的筛网过滤出大于10目的颗粒并加入破碎研磨机中继续破碎研磨。
[0006]优选的,所述1500目筛网过滤下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入超微粉碎机再次加工,所述500目筛网漏下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装袋密封。
[0007]优选的,所述挤出设备机挤出头挤出口的宽度与绕制电磁线圈的导线直径一致,厚度为其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挤出设备机挤出头挤出口的两个宽边的中部为与绕制电磁线圈的导线相等曲率的圆弧,且两个圆弧的曲率中心的间距为1.1~1.25倍的导线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挤出设备机每次的挤出长度为绕制本圈导线长度的二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
[0009](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导热硅脂内加入细小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使得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的颗粒填充在绕制导线之间,这样在加压后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的颗粒会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导线的漆层直接接触,这样会使电磁线圈的匝数、匝间距和层间距都作出细微的改变进而减少热量产生,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自身的导磁性不会对产生的磁场造成影响,绝缘性可以对导线起到保护作用。
[0010]2、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硅脂成分不仅作为粘结剂,还起到散热、防水、抗溶剂性、抗爬电性的作用,自身还与橡胶磁材料具备优良的适应性,由于自身的可塑性使得挤出设备的挤出更加方便,在按工艺过程的方式挤出后,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研碎取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在烘干后,将两者按比例1:1~3加入破碎研磨机中进行破碎研磨,使得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工至0.5~1.5mm,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在破碎研磨后使用10目的筛网过滤出大于10目的颗粒并加入破碎研磨机中继续破碎研磨,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自身的导磁性不会对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造成干扰,同时还具备绝缘性,使得漆包导线可以更加用力的加压而不用担心漆层破损;步骤二:超微粉碎将步骤一加工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转移入超微粉碎机中,之后粉碎到10~30
µ
m,之后使用500目和15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除去不符合规格的导磁陶瓷粉末和橡胶磁材料粉末,1500目筛网过滤下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入超微粉碎机再次加工,500目筛网漏下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装袋密封,超微粉碎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便于在电磁线圈导线之间进行支撑,使加压的力度范围更大而不容易产生导线漆层破损,也更方便在导热硅脂的携带下将导线包裹,方便实现绝缘以及加快产热的传导散失;步骤三:混合
将步骤二超微粉碎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入导热硅脂中,接着沿单一方向进行混合,之后静置24~36h排出混合物内部的空气,由于空气的导热性相对于导热硅脂差的多,在空气排出后更容易导热散热,也可以避免空气原因使得导磁陶瓷、橡胶磁材料和导热硅脂的混合物使导线包裹不充分,在导线漆层不慎破损后产生的导线芯部接触;步骤四:线圈绕制先将步骤三制成的导磁陶瓷、橡胶磁材料和导热硅脂的混合物加入到挤出设备中,在挤出设备的挤出作用下附着到已经绕在磁芯上的线圈沿绕制方向表面,在电磁线圈绕线加压设备的作用下边绕线边下压完成电磁线圈的绕线,其中挤出设备机挤出头挤出口的宽度与绕制电磁线圈的导线直径一致,厚度为其直径的三分之二,挤出设备机挤出头挤出口的两个宽边的中部为与绕制电磁线圈的导线相等曲率的圆弧,且两个圆弧的曲率中心的间距为1.1~1.25倍的导线直径,挤出设备机每次的挤出长度为绕制本圈导线长度的二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在加压后实现导磁陶瓷、橡胶磁材料和导热硅脂的混合物将导线包裹。
[001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电磁线圈绕线加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研碎取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在烘干后,将两者按比例1:1~3加入破碎研磨机中进行破碎研磨,使得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工至0.5~1.5mm;步骤二:超微粉碎将步骤一加工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转移入超微粉碎机中,之后粉碎到10~30
µ
m,之后使用500目和15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除去不符合规格的导磁陶瓷粉末和橡胶磁材料粉末;步骤三:混合将步骤二超微粉碎后的导磁陶瓷和橡胶磁材料加入导热硅脂中,接着沿单一方向进行混合,之后静置24~36h排出混合物内部的空气;步骤四:线圈绕制先将步骤三制成的导磁陶瓷、橡胶磁材料和导热硅脂的混合物加入到挤出设备中,在挤出设备的挤出作用下附着到已经绕在磁芯上的线圈沿绕制方向表面,在电磁线圈绕线加压设备的作用下边绕线边下压完成电磁线圈的绕线。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