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李淑兰专利>正文

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60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包括:端子本体嵌置有多个端子,端子本体的上顶面,凹设有容置槽;金属壳体框围于端子本体的外围,金属壳体上穿设有通孔,以分别对应端子本体的容置槽;外绝缘体包裹于金属壳体的后段外围;固定扣钩含有一板体部,其第一端固接于电子连接器的中段,板体部的第二端形成有钩杆,钩杆的末端形成一突勾部,以投影地对正于金属壳体的通孔,且平时钩杆的突勾部是突出于金属壳体外,以对应地卡扣于一母接座的扣孔中,令下压固定扣钩后,驱使其前端突勾部沉入端子本体的容置槽及金属壳体的通孔中,以与母接座解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加宽电子连接器的宽度,并可减小电子连接器的体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加宽电子连接器的宽度,并可减小电子连接器的体积的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应用于多媒体讯号传输的电子连接器,如图5所示,一般是含有一端子本体71,该端子本体71中嵌设有多个端子72,并于该端子本体71外框围一金属壳体73,再于该金属壳体73的后段外围,包裹一层外绝缘层74。为了使电子连接器可以稳定地插接于一母接座80上,且不易受外力拉扯而脱落,目前是在该电子连接器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扣钩75,使电子连接器在插入母接座80后,两侧的扣钩75可以对应地勾扣于该母接座80两侧所突设的扣耳81,以挡阻该电子连接器,因外力拉扯而与母接座80分离。但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该电子连接器的两侧,必须分别装设扣钩75,因而使电子连接器的总宽度W加大,不但如此,与其配合的母接座80的两侧,也因必须突设扣耳81,其宽度也增加。缘此,在产品设计上,各相邻两电子连接器间的间距也要适当的增大,因而造成产品无法达到袖珍化设计的目的。2.在解扣操作时,必须同时压按两侧的扣钩75,除了较为费力不便外,由于位于两侧的空间处,往往会插接有其它的电子连接器插头,造成手指不易伸入进行解扣操作。3.由于此一形式的电子连接器的总宽度,与未设有扣钩的现有电子连接器不相同,因此无法与现有的电子连接器,直接替代使用,而降低其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本技术不需要加宽电子连接器的宽度,并可减小电子连接器的体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包括端子本体、金属壳体、外绝缘体、固定扣钩,端子本体,嵌置有多个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本体的上顶面,凹设有容置槽;金属壳体,框围于该端子本体的外围,该金属壳体上,穿设有通孔,以分别对应端子本体的容置槽;外绝缘体,包裹于该金属壳体的后段外围;固定扣钩,含有一板体部,其第一端是固接于该电子连接器的中段,该板体部的第二端形成有钩杆,该钩杆的末端形成一突勾部,以投影地对正于该金属壳体的通孔,且平时该钩杆的突勾部是突出于该金属壳体外,以对应地卡扣于一母接座的扣孔中,令下压该固定扣钩后,可驱使其前端突勾部沉入该端子本体的容置槽及金属壳体的通孔中,以与母接座解扣。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扣钩,在所述板体部的第二端,是一体突伸有多个钩杆。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扣钩,是含有一板体部,该板体部的第一端,是突设一固定片,以固接于电子连接器中段的一嵌穴中,形成一施力支点,而该板体部的底部,弯曲延伸一弹片,在该板体部的第二端,向外突伸至少一钩杆,该钩杆的末端,形成一突勾部。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扣钩的板体部外侧,连设一饰板。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外绝缘体上,形成一凹口区域,以容置该固定扣钩的板体部。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扣钩的各钩杆,含有一第一延伸臂,其第一端一体连设于该板体部上,该第一延伸臂的第二端平行地延伸一第二延伸臂,该第二延伸臂的末端突设一突勾部,且令该第一、二延伸臂间,相距有一水平距离。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扣钩的突勾部前侧,形成一导引斜面。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固定片,是突设有棘齿,以紧嵌于该嵌穴中。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饰板在其底端两侧间,形成一夹槽,以扣接该板体部的两侧。前述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其中饰板是以塑料射出的方式,包裹于该固定扣钩的板体部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不需要加宽电子连接器的宽度,并可减小电子连接器的体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组装完成后与一母接座呈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示电子连接器插置于一母接座中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4-4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图。图5是现有电子连接器与一母接座呈一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端子本体 11端子 12容置槽13嵌穴 20金属壳体 21通孔30外绝缘体 31凹口区域 40固定扣钩41板体部42固定片 421棘齿43钩杆 431第一延伸臂 432第二延伸臂433突勾部 433a导引斜面 44弹片45饰板 451夹槽50母接座51扣孔 100电子连接器 H水平距离71端子本体 72端子 73金属壳体74外绝缘层 75扣钩 80母接座81扣耳 W总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100,包括一端子本体10,嵌置有多个端子11,该端子本体10的上顶面,凹设有容置槽12;一金属壳体20,框围于该端子本体10的外围,该金属壳体20上,穿设有通孔21,以分别对应端子本体10的容置槽12;外绝缘体30,包裹于该金属壳体20的后段外围;一固定扣钩40,其前端形成一钩杆43,投影地对正于该金属壳体20的通孔21,且平时该钩杆43是突出于该金属壳体20外,以与一母接座50对应卡扣,并在下压该固定扣钩40后,可驱使其前端钩杆43沉入该端子本体10的容置槽12及金属壳体20的通孔21中,以与母接座50解扣。由于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中,该固定扣钩40,是可沉入电子连接器100的端子本体10中,因此在设计上便不需要加宽电子连接器100的宽度,并可大幅减小电子连接器100的体积。本技术的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100,可应用于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界面型式的电子连接器100,或应用于其它形式的电子连接器100上,本技术并不予以限制。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100,其中该固定扣钩40,含有一板体部41,该板体部41的第一端,是突设一固定片42,以固接于电子连接器100中段的一嵌穴13中,形成一施力支点,而在该板体部41的底部,是弯曲延伸一呈如U型状的弹片44,令该弹片44的自由段,趋近或跨置于该电子连接器100的金属壳体20一侧,且于该板体部41的第二端,向外突伸至少一钩杆43,并于该钩杆43的末端,形成一突勾部433,以在下压该板体部41的中段后,除可向施力方向位移各钩杆43,使钩杆43末端的突勾部433移入电子连接器100的端子本体10的容置槽12及金属壳体20的通孔21中外,也同时压缩储能该弹片44。当操作者在释压该固定扣钩40后,该弹片44便可以弹性地复归,而使该固定扣钩40的钩杆43的突勾部433向外弹出该金属壳体20的外。上述的固定扣钩40,其中在该固定片42是突设有棘齿421,以紧嵌于该嵌穴13中。如图1至图4本技术的固定扣钩40,在该板体部41的第二端,是一体突伸有多个钩杆43,以分别对应的卡扣一母接座50的扣孔51中,本技术并不限制该钩杆43的数目。上述固定扣钩40的板体部41的外侧,是连设一饰板45,以美化其外观,并供使用者施力压按该固定扣钩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沉入式固定扣钩的电子连接器,包括:端子本体、金属壳体、外绝缘体、固定扣钩,    端子本体,嵌置有多个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本体的上顶面,凹设有容置槽;    金属壳体,框围于该端子本体的外围,该金属壳体上,穿设有通孔,以分别对应端子本体的容置槽;    外绝缘体,包裹于该金属壳体的后段外围;    固定扣钩,含有一板体部,其第一端是固接于该电子连接器的中段,该板体部的第二端形成有钩杆,该钩杆的末端形成一突勾部,以投影地对正于该金属壳体的通孔,且平时该钩杆的突勾部是突出于该金属壳体外,以对应地卡扣于一母接座的扣孔中,令下压该固定扣钩后,可驱使其前端突勾部沉入该端子本体的容置槽及金属壳体的通孔中,以与母接座解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李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杨李淑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