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38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倒装上芯:在基板的上表面倒装芯片,芯片的金属凸块与基板上表面电性连接;S2、填胶:在芯片的金属凸块间填充底部填充胶;S3、金属溅射:在芯片的背面和侧面,及基板上未被底部填充胶覆盖到的区域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电磁屏蔽层;S4、进行后续处理,得到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仅通过金属溅射工艺,在不改变的原有的封装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电磁屏蔽层,制备工艺简单,易推广应用,在不增加封装尺寸的前提下,形成对芯片的有效电磁屏蔽。形成对芯片的有效电磁屏蔽。形成对芯片的有效电磁屏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在一些电磁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若无法有效消除,将会进入CPU/GP等高端处理器的核心单元,从而干扰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或在错误状态下工作。但由于传统芯片封装形式仅着力增强CPU/GPU芯片的散热性能,忽视了对其进行电磁屏蔽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封装结构无法形成对芯片进行有效电磁防护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倒装上芯:在基板的上表面倒装芯片,芯片的金属凸块与基板上表面电性连接;
[0007]S2、填胶:在芯片的金属凸块间填充底部填充胶;
[0008]S3、金属溅射:在芯片的背面和侧面,及基板上未被底部填充胶覆盖到的区域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电磁屏蔽层;
[0009]S4、进行后续处理,得到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
[0010]进一步,S3中,利用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在真空中经过加速聚集,形成离子束流,轰击溅射靶材表面,离子和溅射靶材表面原子发生动能交换,使溅射靶材表面原子离开溅射靶材并沉积在芯片和基板的表面。
[0011]进一步,当封装结构采用FCBGA封装格式时,S4中的后续处理为植球,具体为:在基板的背面焊盘植上锡球。
[0012]进一步,当封装结构采用FCCSP封装格式时,S4中的后续处理依次包括塑封、植球及切割;
[0013]塑封的过程为:对添加金属屏蔽层的芯片进行塑封;
[0014]植球的过程为:在基板的背面焊盘植上锡球;
[0015]切割的过程为:将整条基板切割成一颗一颗的封装颗粒。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在基板上方倒装有芯片,芯片的背面和侧面包覆有电磁屏蔽层;
[0017]在芯片的金属凸块与基板间的区域填充底部填充胶;基板上未被底部填充胶覆盖到的区域包覆有电磁屏蔽层。
[0018]进一步,芯片的金属凸块材质为Sn或Cu。
[0019]进一步,基板上覆盖有铜层。
[0020]进一步,当封装结构采用FCBGA封装格式时,在基板的背面焊盘上植有锡球。
[0021]进一步,当封装结构采用FCCSP封装格式时,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塑封层,在基板的背面焊盘上植有锡球。
[0022]进一步,电磁屏蔽层在基板某处接地线,形成完全电磁屏蔽。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在填胶后进行金属溅射,在基板和芯片上形成电磁屏蔽层。本专利技术仅仅通过金属溅射工艺,在不改变的原有的封装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电磁屏蔽层,制备工艺简单,易推广应用,在不增加封装尺寸的前提下,形成对芯片的有效电磁屏蔽。
[0025]进一步,电磁屏蔽层在某处通过基板引脚接地,形成对封装结构的完全电磁屏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FCBGA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在制备得到的一种FCBGA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
[0028]图3为实施例2在制备得到的一种FCCSP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FCCSP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0]其中,1为芯片,2为金属凸块,3为电磁屏蔽层,4为底部填充胶,5为基板,6为锡球,7为铜层,8为塑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CBGA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倒装上芯:在基板5的上表面倒装芯片1,芯片1的金属凸块2与基板5上表面电性连接;
[0035]S2、填胶:在芯片1的金属凸块2间填充底部填充胶4;
[0036]S3、金属溅射:在芯片1的背面和侧面,及基板5上未被底部填充胶4覆盖到的区域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电磁屏蔽层3;
[0037]S4、植球:在基板5的背面焊盘植上锡球6,得到如图2所示的FCBGA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
[0038]该实施例制成的一种FCBGA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包括基板5,在基板5上方倒装有芯片1,芯片1的背面和侧面包覆有电磁屏蔽层3;在芯片1的金属凸块2与基板5间的区域填充底部填充胶4;基板5上未被底部填充胶4覆盖到的区域包覆有电磁屏蔽层3;在基板5的背面焊盘上植有锡球6。
[0039]芯片1的金属凸块2材质为Sn,基板5上覆盖有铜层7。
[0040]更优地,电磁屏蔽层3在基板5某处接地线,形成完全电磁屏蔽。
[0041]实施例2
[0042]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CCSP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倒装上芯:在基板5的上表面倒装芯片1,芯片1的金属凸块2与基板5上表面电性连接;
[0044]S2、填胶:在芯片1的金属凸块2间填充底部填充胶4;
[0045]S3、金属溅射:在芯片1的背面和侧面,及基板5上未被底部填充胶4覆盖到的区域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电磁屏蔽层3;
[0046]S4、塑封:对添加金属屏蔽层的芯片1进行塑封;
[0047]S5、植球:在基板5的背面焊盘植上锡球6;
[0048]S6、切割:将整条基板5切割成一颗一颗的封装颗粒,得到如图3所示的FCCSP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
[0049]该实施例制成的一种FCCSP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包括基板5,在基板5上方倒装有芯片1,芯片1的背面和侧面包覆有电磁屏蔽层3;在芯片1的金属凸块2与基板5间的区域填充底部填充胶4;基板5上未被底部填充胶4覆盖到的区域包覆有电磁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塑封层8,在基板5的背面焊盘上植有锡球6。
[0050]芯片1的金属凸块2材质为Cu,基板5上覆盖有铜层7。
[0051]更优地,电磁屏蔽层3在基板5某处接地线,形成完全电磁屏蔽。
[0052]经过对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芯片1电磁屏蔽封装结构进行验证,起到了电磁屏蔽效果。
[0053]金属溅射的具体过程为:利用离子源产生的离子(Ar等惰性气体),在真空中经过加速聚集,而形成高速度能的离子束流,轰击溅射靶材表面(本案例中为高纯金属),离子和溅射靶材表面原子发生动能交换,使溅射靶材表面原子离开溅射靶材并沉积在芯片1和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倒装上芯:在基板(5)的上表面倒装芯片(1),芯片(1)的金属凸块(2)与基板(5)上表面电性连接;S2、填胶:在芯片(1)的金属凸块(2)间填充底部填充胶(4);S3、金属溅射:在芯片(1)的背面和侧面,及基板(5)上未被底部填充胶(4)覆盖到的区域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电磁屏蔽层(3);S4、进行后续处理,得到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利用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在真空中经过加速聚集,形成离子束流,轰击溅射靶材表面,离子和溅射靶材表面原子发生动能交换,使溅射靶材表面原子离开溅射靶材并沉积在芯片(1)和基板(5)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封装结构采用FCBGA封装格式时,S4中的后续处理为植球,具体为:在基板(5)的背面焊盘植上锡球(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电磁屏蔽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封装结构采用FCCSP封装格式时,S4中的后续处理依次包括塑封、植球及切割;塑封的过程为:对添加金属屏蔽层的芯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威胡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