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197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下管体,所述下管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下管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角度;所述下管体上端转动连接有上管体,所述上管体底部设置有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之间的角度;所述底座内部转动安装有下轴体,所述下管体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上管体内部转动安装有上轴体,所述下轴体、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上轴体依次通过万向节相连接,所述上轴体上端连接有调长杆。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三级调节,从而实现方向盘的方位调节,能够满足不同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和特点,驾驶人员不易疲劳,能够有效避免职业病,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柱
,具体涉及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柱是转向系统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元件。通过转向柱,驾驶员把扭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转向器实现转向。但是,目前的转向柱方向固定不可调,无法使用不同驾驶人员的驾驶特点,驾驶员长时间作业有很强的疲劳感,增加危险系数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职业病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下管体,所述下管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下管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角度;所述下管体上端转动连接有上管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均向驾驶员方向旋转,所述上管体底部设置有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之间的角度;
[0006]所述底座内部转动安装有下轴体,所述下管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下管体(3),所述下管体(3)底部设置有第一锁紧件(2),用于固定所述下管体(3)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角度;所述下管体(3)上端转动连接有上管体(5),所述上管体(5)和所述下管体(3)均向驾驶员方向旋转,所述上管体(5)底部设置有第二锁紧件(4),用于固定所述上管体(5)和所述下管体(3)之间的角度;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安装有下轴体(7),所述下管体(3)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轴(8),所述上管体(5)内部转动安装有上轴体(9),所述下轴体(7)、所述传动轴(8)和所述上轴体(9)依次通过万向节(10)相连接,所述上轴体(9)上端连接有调长杆(6),所述调长杆(6)上端穿出所述上管体(5),用于安装方向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连接有承载管(101),所述下轴体(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管(101)内部,所述承载管(101)上端连接有第一U型架(102),所述下管体(3)底端连接有第二U型架(301),所述第二U型架(301)与所述第一U型架(102)的端口相对且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呈倾斜装的中空部,用于连接所述承载管(101),使所述承载管(101)上端向驾驶员位置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气弹簧三级可调节式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2)包括第一阻尼气弹簧(201)和转轴(204),所述第一阻尼气弹簧(201)的固定端与所述下管体(3)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阻尼气弹簧(201)的伸缩端设置有自锁阀门且与所述第一U型架(10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架(102)外侧,所述转轴(204)外端穿出所述第一U型架(102)外侧且连接有脚踏板(205),所述转轴(204)内端伸入所述第一U型架(102)内部且连接有拨杆(203),所述拨杆(203)活动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阻尼气弹簧(201)的自锁阀门下方,踩踏所述脚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阳汗德美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