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16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合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开口及若干沿其纵长方向设置的收容槽;若干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其包括本体部、与对接连接器相接合的对接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及扣持于绝缘本体外侧的扣持臂,其中本体部与扣持臂可一同夹持于绝缘本体上,本体部内侧设有凸伸入绝缘本体的开口内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扣持的固定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固定装置以保证与对接连接器稳固接合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对于板至板连接器来说,为实现两电路板之间的信号稳定传输,必须保证电连接器可靠连接。尤其是当两电连接器之间的接合高度较小时,业界通常于电连接器上设有扣持装置以保证二者稳固接合。图1所示为现有板至板连接器组件,其中电连接器6包括绝缘本体60及端子61,端子61包括与对接连接器7相接合的接合部63、焊接于第一电路板4上的焊接部62、将端子61固持于绝缘本体60上的固持臂64及与对接连接器7相扣持的扣持臂65。对接连接器7包括本体部70及对接端子71,对接端子71包括与第二电路板5相焊接的焊接部71及与端子61相接触的接合部73。为保证电连接器6及对接连接器7稳固接合,对接连接器7的本体部70上设有孔74,而于端子61的扣持臂65上设有与孔74相扣持的凸点66。然而该电连接器6的端子61的结构复杂,绝缘本体60上相应收容这些端子的结构较复杂,导致端子61及绝缘本体60模具的制造难度增加。图2为另一现有板至板连接器组件,其与图1中的电连接器不同之处在于电连接器8的端子81不具有扣持臂65,其本体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连接器相接合,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绝缘本体包括中间部、两侧壁、位于侧壁与中间部间的开口及若干沿其纵长方向设置的收容槽;若干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其特征在于: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底部向绝缘本体内侧水平延伸的延伸部、自延伸部末端向上延伸的弯弧状的对接部、自本体部底部向绝缘本体外侧及下方延伸的焊接部及位于焊接部上方并与本体部相平行的扣持臂,绝缘本体的侧壁夹持在扣持臂及本体部之间,本体部内侧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相扣持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