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471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聚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共聚物溶液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消毒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聚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维酮碘溶液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其作为广谱抗菌剂,被广泛用于局部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例如轻微割伤、擦伤、烫伤、水泡的急救。聚维碘酮溶液的作用机制是该溶液接触创面或患处后,能解聚释放出游离碘发挥杀菌作用,同时对组织刺激性比较小。
[0003]然而,现有的聚维酮碘溶液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例如,聚维酮碘溶液中聚维酮与碘的络合稳定性差,碘含下降较快。再例如,聚维酮碘溶液在存储过程中,溶液体系的pH的下降速度也较快,而随着pH的不断下降,溶液体系会出现团聚现象。这些技术问题都会导致聚维酮碘溶液的消毒效果有效期降低。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现有聚维酮碘溶液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以延长消毒有效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聚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聚物溶液,所述共聚物溶液中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15%~30%,碘10%~15%,溶剂25%~35%,助溶剂0.5%~3%,pH调节剂0.75%~1.5%,分散剂0.5%~5%,稳定剂0%~0.3%;
[0007]其中,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是以乙烯基吡咯烷酮和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为反应物,在完成聚合反应的基础上进行酸化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应液体系。
[0008]可选地,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0009]步骤1,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通入氮气并升温至60~120℃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完成后得到中间反应体系;
[0010]步骤2,向所述中间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酸,再70~120℃保温反应4~12h后停止反应,即得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
[0011]可选地,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与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6:1;
[0012]所述引发剂的摩尔量为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总摩尔量的0.5%~2%;
[0013]所述有机溶剂的摩尔量为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总摩尔量的2~5倍;
[0014]所述有机酸的摩尔量为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总摩尔量的1%~10%。
[0015]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17]所述有机酸为磷酸。
[0018]可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柠檬酸及柠檬酸钠、磷酸及磷酸二氢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可选地,所述溶剂为乙醇、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所述助溶剂为碘化钾。
[0021]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可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碘酸钾。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共聚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所述溶剂、所述碘、所述助溶剂,混合均匀,升温至40~60℃,保温反应2~5h,备用;
[0025](2)用pH调节剂将上述步骤(1)制备的混合体系的调节pH为3~6,再加入所述稳定剂和所述分散剂,补水至100份,搅拌反应0.5~1小时即得所述共聚物溶液。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共聚物溶液的应用,具体为:将所述共聚物溶液用于消毒、杀菌。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聚物溶液是以经过酸化处理的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为有效成分进行配制的。本专利技术用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替代聚乙烯吡咯烷酮,解决了与碘的络合稳定性问题,延长了碘含量的储存时间,且储存过程中溶液体系的pH不会持续下降,降低了溶液的稠度和团聚风险,进一步使碘可以完全地与共聚物长期稳定的络合,达到延长消毒效果的有效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现有技术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以及其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003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聚物溶液。该共聚物溶液中的各组分及重
量百分比为: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15%~30%,碘10%~15%,溶剂25%~35%,助溶剂0.5%~3%,pH调节剂0.75%~1.5%,分散剂0.5%~5%,稳定剂0%~0.3%,水余量。
[0032]其中,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是以乙烯基吡咯烷酮和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为反应物,在完成聚合反应的基础上进行酸化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应液体系。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聚物溶液,通过在共聚的基础上对反应液进行酸化处理,再配制成共聚物溶液,既解决了长期储存过程中pH持续下降的问题,也降低了稠度和团聚风险,使共聚物溶液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还使碘完全并稳定地络合于共聚物中且不受过低pH和团聚的影响,延长了消毒效果的有效期。
[0034]具体实施时,pH调节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柠檬酸及柠檬酸钠、磷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溶液中的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包括: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15%~30%,碘10%~15%,溶剂25%~35%,助溶剂0.5%~3%,pH调节剂0.75%~1.5%,分散剂0.5%~5%,稳定剂0%~0.3%;其中,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是以乙烯基吡咯烷酮和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为反应物,在完成聚合反应的基础上进行酸化处理后所得到的反应液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通入氮气并升温至60~120℃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完成后得到中间反应体系;步骤2,向所述中间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酸,再70~120℃保温反应4~12h后停止反应,即得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

烯醇共聚物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与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6:1;所述引发剂的摩尔量为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4~20
的直链或支链α

烯烃乙酸酯的总摩尔量的0.5%~2%;所述有机溶剂的摩尔量为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所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杨阳杨霆唐宁陈晓阳张豫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宏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