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6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用于将线缆及对接连接器相连接,包括:插接座、盖体、绝缘壳体及若干个端子,该插接座是沿纵长方向延伸,其纵长方向的一侧为组接面,而相邻于组接面的顶面为插接面,在插接面两侧具相对的端面,盖体组接在插接座的插接面上,且盖体与插接座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而绝缘壳体为一长方形的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与插接座为一体成型,这些端子具有刺破端及组接端,且该刺破端及组接端分别凸伸在插接座的插接面及组接面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以端子刺破讯号传输线缆的绝缘壳体来形成电性导通,且使组装更为便捷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同轴线缆与讯号接收器之间的讯号传输是借助于同轴线缆连接器,其中该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通端子一端与讯号接收器的对插件对接,另一端与同轴线缆的导线连接,以提供讯号的传输。然而,现有技术中所揭露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中该同轴线缆1包含数条外导线13,该外导线13所包含的网状导体131可产生遮蔽效应,以防止电磁波干扰讯号传输。另外,各外导线13均具有一内导线15,该内导线15包含柱状导体151,可供讯号传输,因内、外导体131、151均包有绝缘部17,现有技术是将绝缘部17先行剥除,使各导体131、151裸露出适当长度供与组装端子18夹紧后焊接,再插置在对接的连接器19上,相关专利如台湾专利第82212911及82218849号等。上述现有同轴线缆的导线与连接器的组装方式不但会耗费大量人力,而且无法降低工时。此外,现有刺破导通技术(IDC)如美国专利第3,899,236、4,367,004、4,950,177及5,059,137号等,虽可解决各导体剥除绝缘部分浪费工时的问题,但是,该刺破导通技术均应用于同线径、易穿刺的扁平的汇流排线(Flat Cable)产品领域中,所使用的装置亦多为单排式的刺破装置,因而其运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其具有至少两排高低不同位置的刺破端,可将对接的同轴线缆中具大小不同线径的导线以刺破导通的方式(IDC)同时导通,完成电性连接,以实现组装容易及节省工时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它包括插接座、盖体、绝缘壳体及若干个端子,该插接座是沿纵长方向延伸,其纵长方向的一侧为组接面,而相邻于组接面的顶面为插接面,在插接面两侧具相对的端面,盖体组接在插接座的插接面上,且盖体与插接座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而绝缘壳体为一长方形的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端子与插接座为一体成型,其具有刺破端及组接端,且刺破端及组接端分别以适当的位置凸伸在插接座的插接面及组接面上。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端子的刺破端将对接的同轴线缆中具大小不同线径的导线以刺破导通的方式(IDC)同时导通,完成电性连接,从而达成组装容易及节省工时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同轴线缆的导线与现有连接器组装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端子与线缆的外导线对接并刺破的示意图。图4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请参阅图2,本技术同轴线缆连接器包括一插接座2、一盖体3、若干个端子5以及绝缘壳体6,其中该插接座2为一长方体的塑件,在其纵长方向的一侧为组接面(图未示),在相邻的组接面的顶面为插接面20,该插接面20包含第一插接面21及第二插接面23且第一插接面21与第二插接面23呈高低不同的阶梯状,而该插接面20两侧相对的端面25各设有一可供卡制的挡止块251及斜凸块253。盖体3为一长方形体,借其上相对于端面25的挡止块251所设的方框形凹槽31,可使盖体紧扣在该插接座2上,且该盖体3与插接座2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图未示),以夹持同轴线缆1之外导线13、内导线15及若干个端子5(如图3所示)。而该绝缘壳体6为一长方形的中空壳体,可收容邻近组接面(图未示)的第一插接面21的前缘,且在两侧壁61的适当位置各设一斜滑槽611,可与相对于该处的插接座2端面25上的斜凸块253卡合。至于端子5则是与该插接座2一体成型,其上设有刺破端51及组接端53,该刺破端51及组接端53均是以平行纵长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且该两排刺破端51分别凸伸于插接面20的第一插接面21及第二插接面23,该两排刺破端51及组接端53均两两相对凸伸在插接面23及组接面21上,且刺破端51以适当距离相隔,以提供至少两排高低不同位置的刺破端51而供具大小线径的导线13、15适当插置。请参阅图3和图4,以端子5刺破端51采用刺破方式与外导线13对接为例,端子5的刺破端51中间具一容置槽511,该槽511的宽度为a,与其对插的外导线13网状导体131的直径为b,且a略小于b;刺破端51两侧的宽度为c,与其对插的外导线13外绝缘部17的直径为d,且c略大于d。而内导线15的导体151与刺破端相对接的尺寸相同。请参阅图2至图4,端子5凸伸于第一插接面21及第二插接面23,该相对端子5以适当距离相隔,以提供至少二个高低不同位置的刺破端51,当对插的两导线13、15放置在相对适当尺寸的刺破端51,并以外导线13的绝缘部17的端部171顶至第一插接面21及第二阶梯面23之间的阶梯面22,借此使这些导线13、15定位,继而再用治具(图未示)将二导线13、15压入该两刺破端51的容置槽511中,由于受到治具压入的力量,该两刺破端51可刺穿导线13、15的绝缘部17,最终与导体131、151导通,又因其中该两刺破端51容置槽511底端的高度差为e,而与其对插的大小不同线径导线13、15的导体131、151的半径差为f,借如此构造,使同轴线缆1虽具不同线径的众多内外导线,但却可使内、外导线一同与端子5达成电性导通。请参阅图5,该绝缘壳体6在两侧壁61的适当位置处各设一斜滑槽611,以与插接座2的斜凸块253相卡合,而前述盖体3所设的方框形凹槽31可与前述插接座2的挡止块251相卡合,借此紧密的接合的方式可制成一组装容易、节省工时及增加导通的稳定性的连接器。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用于将线缆及对接连接器相连接,包括插接座、盖体、绝缘壳体及若干个端子,该插接座是沿纵长方向延伸,其纵长方向的一侧为组接面,而相邻于组接面的顶面为插接面,在插接面两侧具相对的端面,盖体组接在插接座的插接面上,且盖体与插接座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而绝缘壳体为一长方形的中空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与插接座为一体成型,这些端子具有刺破端及组接端,且该刺破端及组接端分别凸伸在插接座的插接面及组接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面包括高低不同平面的第一插接面及第二插接面,而端子的刺破端分别以平行纵长方向的若干排凸伸在该两插接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面及第二插接面与所凸伸的刺破端均两两对齐,且这些刺破端位于高低不同的水平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的刺破端中间具有一容置槽,该槽的宽度略小于与其对插的导线内导体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端的宽度略大于与其对插的导线外绝缘体的直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高低不同水平位置的刺破端的容置槽间的槽底端高度差恰等于与其对插的大小线径导线的导体的半径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面两侧相对的端面上各设有一挡止块及一斜凸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相对于端面的档止块位置设有一方框形凹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两侧壁相对于该端面的斜凸块位置各设有一斜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洲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