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脱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5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依次包括角瓜籽精选、浸泡去表皮、煮制、炒制工序;所述浸泡工序包括将角瓜籽以0.5%的质量分数浸泡在复合酶解液中,在温度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脱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角瓜籽炒制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白瓜子利用复合酶制剂脱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角瓜又名搅瓜、菱瓜、白南瓜、美洲南瓜、西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科南瓜属的一种,是南瓜的变种。籽用角瓜,也叫花皮角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适应性强,产地遍布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河北、云南等省份,主产区在吉林、黑龙江和河北三个省份。种子即为角瓜籽,市面上所销售的角瓜籽以籽用角瓜所产的种子为主。角瓜籽也叫角瓜子,与南瓜子、冬瓜子、甜瓜子一起构成民间所说的白瓜子,是吉林省长白山区的特色产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角瓜籽味甘气香,板大皮薄,熟食咬嗑易开,仁肉酥脆,香而不腻,营养丰富(见图1)。角瓜籽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润肺滋肠、养颜护肤、补中益气、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用功效,既可炒制成方便零食中的白瓜子,供人们休闲食用;还可做各种糕点、糖果的辅料,或制作保健品、榨取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提取高级轿车的润滑油等。近年来,国内角瓜籽的产量逐年攀升,角瓜籽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0003]角瓜籽呈扁椭圆形,长10

20mm,宽5

10mm,厚2

5mm。表面浅黄色或黄色,稍有绒毛,种脐稍突或不明显,种皮较厚,两面平坦或稍有凹陷,边缘有圈凹沟,沟边有棱,一端略尖,表面有珠孔。除去种皮后可见有绿色膜衣的胚乳,即角瓜籽仁。去除绿色膜衣后呈乳白色,气香味甘,有油性。角瓜籽颗粒饱满,籽仁则厚大坚硬,否则瘪小易碎。角瓜籽在加工过程中用水浸泡会出现一层厚厚的白色外边层,影响进一步深加工(见图2)。目前国内一般采用石灰泡需要要8

10个小,以除去外层,浸泡时间长,石灰水污染环境,导致工业化利用率低。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试剂消耗量较低,从角瓜籽在加工过程中用酶制剂溶液浸泡白色外边层,以除去外层,浸泡时间短,污染环境低,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白瓜子(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脱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角瓜籽精选,将原料中杂质进行去除;
[0009](2)浸泡去表皮:按照料液比1∶4,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4h;
[0010](3)在所述浸泡工序中,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酸性蛋白酶5~10%、中性蛋白酶5~10%、果胶酶5~10%、纤维素酶20~40%、半纤维素酶10~20%、角
质酶1~5%和麦芽糊精5~54%。
[0011](4)在所述浸泡工序中,浸泡pH至4.0~8.0;所述酶解的温度为30~50℃,酶解时间为4~6h;所述搅拌转速为100~150rpm。
[0012](5)在所述浸泡工序中,以原料质量计,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质量占比为0.1~1%。
[0013](6)煮制:煮制时间为1小时,每隔20分钟翻锅一次。
[0014](7)采用炒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0℃
±
2℃时,加入煮制好的角瓜籽,炒锅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炒制时间为2小时左右。
[00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6]采用酶制剂进行加工,酶制剂能快速分解角瓜籽浸泡后出现的厚厚的白色外边层,浸泡时间短,条件温和,提高产品收率,从根本上避免有毒物质参与而带来的污染,降低石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角瓜籽原料图;
[0018]图2是角瓜籽浸泡后图;
[0019]图3是复合酶脱皮后效果对比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试验1、试验2;
[0020]图4是复合酶脱皮摇瓶效果对比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试验1、试验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角瓜籽精选,将原料中杂质进行去除;
[0026](2)浸泡去表皮:按照料液比1∶4,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4h;
[0027](3)煮制:煮制时间为1小时,每隔20分钟翻锅一次。
[0028](4)采用炒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0℃
±
2℃时,加入煮制好的角瓜籽,炒锅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炒制时间为2小时左右。
[0029]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酸性蛋白酶5%、中性蛋白酶5%、果胶酶5%、纤维素酶20%、半纤维素酶10%、角质酶1%和麦芽糊精54%。
[0030]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以原料质量计,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质量占比为0.1%。
[0031]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调节pH至4.0;酶解的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
4h;搅拌转速为100rpm。具体效果见图3试验1及图4试验1。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角瓜籽精选,将原料中杂质进行去除;
[0035](2)浸泡去表皮:按照料液比1∶4,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4h;
[0036](3)煮制:煮制时间为1小时,每隔20分钟翻锅一次。
[0037](4)采用炒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0℃
±
2℃时,加入煮制好的角瓜籽,炒锅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炒制时间为2小时左右。
[0038]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酸性蛋白酶10%、中性蛋白酶10%、果胶酶10%、纤维素酶40%、半纤维素酶20%、角质酶5%和麦芽糊精5%。
[0039]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以原料质量计,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质量占比为0.1%。
[0040]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调节pH至6.0;酶解的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5h;搅拌转速为120rpm。具体效果见图3试验2及图4第三个图。
[004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瓜籽利用复合酶制剂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角瓜籽精选:将原料中杂质进行去除;(2)浸泡去表皮:按照料液比1∶4,在温度为30

50℃、pH值为4.0

8.0的环境,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4h;(3)煮制:煮制时间为1小时,每隔20分钟翻锅一次。(4)炒制:采用炒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0℃
±
2℃时,加入煮制好的角瓜籽,炒锅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炒制时间为2小时左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酸性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乐沈涛程伟杜新园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夏盛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