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13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其主要包括一内架以及二导电端子,其中该内架是供该导电端子设置,该导电端子是由金属板片卷折所形成中空状,且该导电端子由前至后依序界定为一导电插接部、一主体段、一衔接段以及一置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是在该内架自前侧面延伸一绝缘层包覆该主体段,且该衔接段形成一抓着部,以于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对于该内架射出成形过程中的熔融塑料料形成强力抓着,以改进松脱旋转等现象发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该导电端子在内架中旋转松脱的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插头的制法主要是将黄铜条车制的导电端子及内架经塑料射出一体成形后,再与电源线铆合后,置放于一模具中经射出成形后制成一完整的插头构造;然而目前习用的黄铜条车制的导电端子,仍存在有下列问题一、习用的黄铜条车制的导电端子,由于是以车削方式生产,为利于车削,一般在黄铜材料中均含有2~5%以上的重金属铅,不符合即将施行的欧盟环保法规。二、电子电机产品是近年来一项快速兴起的产业,且由于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扩张,加速了产品汰换的时间,然而由于新的产品快速的汰换原有产品的情况下,造成大量的废电子电机产品流入废弃物处理市场,且由于目前多数的废电子电机产品都未经前处理即流入废弃物处理场,再加上多数的废弃物处理场对于废电子电机产品均未进一步处理即进行焚烧或掩埋,而此对于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及危害。根据欧盟的估计,于1998年大约有6百万吨废电子电机产品产出,而此值约占都市废弃物的百分之四,且电子电机产品每年生产量以3~5%的速率成长,12年后废电子电机产品的产出量将会加倍;欧盟为了因应废电子电机产品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自今年八月中旬起将陆续实施WEEE(废电机电子设备回收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Directive)及RoHS(危险物质限用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Directive),其中RoHS更强制要求在2006年7月1以后在德国市面上销售的电机电子设备中,必需严格限定铅、镉、汞、六价铬、聚溴联苯(PBBs)及聚溴二苯醚(PBDEs)等物质的含量,其中含铅的重量百分比不超过0.1%。三、习用的导电端子,由于是以车削方式生产,在生产速度上有所局限,无法快速生产,不利于市场的竞争;且由于是以黄铜条车制,属于实心结构,其所耗用的黄铜材料较多以及有重金属的污染,一方面增加材料成本,不利于市场的竞争,另方面耗用较多的地球资源,不符合环保意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分构造,其构造中的导电端子是以卷折加工制成,故不需要以含铅量较高的黄铜做为卷折加工的材料,反而是采用含铅重量百分比不超过0.1%的黄铜片卷折加工制成导电端子,使整个构造完全符合WEEE及RoHS等环保法规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其主要包括一内架以及二导电端子,其中该内架是供导电端子设置,该导电端子是由金属板片卷折所形成中空状,且该导电端子由前至后依序界定为一导电插接部、一主体段、一衔接段以及一置线座其中该内架自前侧面延伸一绝缘层包覆于主体段,且衔接段形成一抓着部,以于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对于内架射出成形过程中的熔融塑料料形成抓着。又,该导电端子是由金属导电材料(如黄铜片)卷折而成,其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电插接部,其为一圆筒形,端部卷折成半球面,其具有导引功能,使易于插接;第二部分为主体段,由第一部份内缩为较小直径,其腾出的空间以供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包覆塑料绝缘层,而在该较小直径的末端,设有一挡片及两侧挡片,用以将该较小直径的内孔稳固密封,以防止在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熔融塑料料溢入该端子内孔中空部位;第三部分为衔接段,用以衔接该主体段及置线座,其板状部位可为平板状置线座,U形状或带有凹槽的板状,其功能在于该部位的局部在后制程中被包覆在内架内,有效防止该导电端子在内架中旋转,以符合电器安全规范的要求;第四部分为置线座,用以与电线压合用。以下是基于上述内容,所提出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构造、特点及实施例,使之对本技术有进一步清楚地认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导电端子的板片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导电端子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衔接段设成一U状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衔接段设上设有一凹槽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导电端子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图9是本技术中导电端子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图10本技术经后制程射出成形后所制成的插头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内架;11隔离凸块;2导电端子;2A金属导电材料;21导电插接部;211绝缘层;22主体段;221挡片;222侧挡片;223凸肋;23衔接段;23A-U状体;23B-板状体;24置线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的附图为本技术一种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构造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包括一内架1二导电端子2该导电端子2是由金属导电材料2A卷折所形成中空状,由前至后依序界定为一导电插接部21、一主体段22、一衔接段23及一置线座24;其中该导电插接部21为一圆筒体,其一端卷折成中空弧状体,以导引使该导电插接部21易插入插座中。所述的主体段22是接续于该导电插接部21的另一端,其筒径是较小于该导电插接部21的筒径,且在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包覆一绝缘层211,该绝缘层211是自该内架的前侧面延伸至包覆于该主体段22(如图4及图5所示)。续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主体段22具有一挡片221及两侧挡片222,用以稳固密封该主体段22的一端开口,以防止在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熔融塑料料自该开口溢入至该主体段22的圆筒体中;再者,该主体段22近该档片221的筒内径上设有一圈的凸肋223,由该凸肋223的设计,使该挡片221抵贴于该凸肋223上,以抵挡射出成型时的压力,亦可避免熔融塑料料冲入至该主体段22的圆筒体内。再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该衔接段23形成一抓着部,以于后制程进行射出成形时,对于内架1射出成形过程中的熔融塑料料形成抓着。另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该衔接段23可设成一U状体23A或具有凹槽的板状体23B,以增加抓着力,以符合电器安全规范的要求。另该置线座24接续于该衔接段23的一端,其是用于与电线压合用。续请参阅图5所示,该导电端子2所使用的金属导电材料,其含铅的重量百分比不超过0.1%;再者,该导电端子2是朝该内架1中央倾斜一角度θ,以符合安规的要求;另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该内架1于该置线座24间的侧面设有一隔离凸块11。再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的是本技术中该导电端子2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该主体段22与该衔接段23接连的一端是设成一封密端,藉以防止射出成形时,熔融塑料料进入该主体段22中。续请参阅图10,所示的是本技术经射出成形后所制成如图所示的插头。本技术构造特色所产生的效果一、本技术是在该导电端子的衔接段上设置增加抓着力的构造设计,以去除习用构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松脱旋转等现象。二、本技术的构造上的导电端子是以卷折加工制成,因此可采用含铅的重量百分比不超过0.1%的铜片来卷折加工做成导电端子,使整个构造能完全符合WEEE及RoHS等环保法规的要求。三、本技术是以价格较低廉的铜片,做为导电端子加工的材料,完全无需再以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与内架结合的构造,其主要包括一内架以及至少二导电端子,其中该内架是供导电端子设置,该导电端子是由金属板片卷折所形成中空状,且该导电端子由前至后依序界定为一导电插接部、一主体段、一衔接段以及一置线座;其特征在于:    该内架自前侧面延伸一绝缘层包覆于主体段,而该主体段与该衔接段连接的一端为一封闭端,且该封闭端的外部设有二侧挡片,另该衔接段形成一抓着部,以于射出成形时,对于内架射出成形过程中的熔融塑料料形成抓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敦礼
申请(专利权)人: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