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内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6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内架体,包括一中央本体,该中央本体二侧设有容许端子插设的二插孔,各该插孔周边形成一内侧孔缘以及相望的外侧孔缘,该内侧孔缘与该外侧孔缘之间连接一后侧孔缘,且该各插孔一侧形成缺口,且该各外侧孔缘邻近该缺口的部位朝内向该插孔突伸一勾体,各该插孔周边设有一高于该后侧孔缘的凸高体,相对令该后侧孔缘为一凹陷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端子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内架体可更为稳固的夹制,以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头内架体与该端子接触平面,使该端子组装后较稳固而较不易脱落,且有利于后制程的操作。

Plug inne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内架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半成品,尤指一种插头内架体。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在制作插头时,主要是通过一设有第一、第二,甚至第三穿孔的插头内架体,对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个别穿设一火线插头端子、及一水线插头端子,并将该地线插头端子穿设于该第三穿孔内,接着,再以塑胶射出令该插头内架体而形成半成品,然后于该半成品的外部形成插头的外壳。因此插头端子与该插头内架体的稳定攸关插头成形后的稳固与安全。(本说明书中以及权利请求中的将该火线插头端子、水线插头端子与地线插头端子合称为插头端子,若未指出特定插头端子,则可视为任一端子;另将第一至第三穿孔合称为穿孔,若未指出特定穿孔,则可视为对应该任一插头端子的对应穿孔)。目前的插头端子插设于插头内架体的穿孔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扶托与抓着,因此往往容易于加工过程与搬运过程容易松动与脱落,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率以及施工的繁琐与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人认为应有一种改善的构造,为此设计一种插头内架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内架体,包括一中央本体,该中央本体二侧设有容许端子插设的二插孔,各该插孔周边形成一内侧孔缘以及相望的外侧孔缘,该内侧孔缘与该外侧孔缘之间连接一后侧孔缘,且该各插孔一侧形成缺口,且该各外侧孔缘邻近该缺口的部位朝内向该插孔突伸一勾体,其特征在于:各该插孔周边设有一高于该后侧孔缘的凸高体,相对令该后侧孔缘为一凹陷平台。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沿该各插孔的内侧孔缘、外侧孔缘以及该后侧孔缘局部外边设置而为一n形。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在顶部还凸高形成沿该n形的凸高n形体,且该凸高n形体的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各形成一相对的凹陷平台。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的该二平行对望侧的各外侧形成一相对凹陷平台。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还在该二平行对望侧各向上凸设一第一矗立柱。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还在该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向上凸设一第二矗立柱。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设于该内侧孔缘顶部,且该凸高体顶部向上凸设一第三矗立柱,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三矗立柱的第四矗立柱,且该外侧孔缘顶部设一第五矗立柱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五矗立柱的第六矗立柱。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沿该内侧孔缘与该外侧孔缘顶部形成两处平行。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各勾体在邻近于该缺口的角,以及与该角成对望的内侧孔缘的角,各形成一弧缘或斜缘。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各勾体的角在顶部形成弧缘或斜缘。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凸高体在朝向该缺口的外端部位的顶面形成一斜面或弧面,且该中央本体朝向该缺口的外侧顶缘形成一斜面或弧面,该中央本体的斜面或弧面能够与该凸高体的斜面或弧面顺利衔接。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外侧孔缘在朝向该缺口的外端部位的顶面形成一斜面或弧面,且该中央本体朝向该缺口的外侧顶缘形成一斜面或弧面,该中央本体的斜面或弧面能够与该外侧孔缘的斜面或弧面顺利衔接。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各外侧孔缘底面在朝向该缺口的外端部位同该勾体底面形成一斜面或弧面。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中央本体反向于该二缺口的一侧形成二个相间隔的凹弧缘。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中:该勾体的顶缘形成一凹弧勾缘。本技术可以提供端子插入本技术插头内架体可更为稳固的夹制,以增加本技术的插头内架体与该端子接触平面,使该端子组装后较稳固而较不易脱落,且有利于后制程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8是本技术的图1的前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端子插设状态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央本体;11-插孔;12-内侧孔缘;121-角;13-外侧孔缘;14-后侧孔缘;15-缺口;16-勾体;160-凹弧勾缘;161-角;162-顶部;17-凸高体;17A-凸高体;17B-凸高体;17C-凸高体;17D-凸高体;17E-凸高体;17F-凸高体;17G-顶面;17H-顶面;171-凸高n形体;172-凹陷平台;173-凹陷平台;174-第一矗立柱;175-第一矗立柱;176-第二矗立柱;177-第三矗立柱;178-第四矗立柱;179-第五矗立柱;170-第六矗立柱;18-外侧顶缘;A-斜面或弧面;19-凹弧缘;2-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凭借图式的配合,说明本技术的构造、特点以及实施例,俾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插头内架体,包括一中央本体1,该中央本体1二侧设有容许如图10所示的端子2插设的二插孔11,该各插孔11周边形成一内侧孔缘12以及相望的外侧孔缘13,该内侧孔缘12与该外侧孔缘13之间连接一后侧孔缘14,且该各插孔11一侧形成缺口15,且该各外侧孔缘13邻近该缺口15的部位,朝内向该插孔11突伸一勾体16,本技术的特色在于该各插孔11周边设有一高于该后侧孔缘14的凸高体17,相对令该后侧孔缘14为一凹陷平台。以下以各种图式显示该凸高体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沿该各插孔11的内侧孔缘12、外侧孔缘13以及该后侧孔缘14局部外边而为一n形。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A于顶部更凸高形成沿该n形的凸高n形体171,且该凸高n形体171的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各形成一相对的凹陷平台172。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B的该n形二平行对望侧的各外侧形成一相对凹陷平台173。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C更于该n形二平行对望侧各向上凸设一第一矗立柱174、175。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D更于该n形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向上凸设一第二矗立柱176。请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E设于该内侧孔缘12顶部,且该凸高体17E顶部向上凸设一第三矗立柱177,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三矗立柱177的第四矗立柱178,且该外侧孔缘13顶部设一第五矗立柱179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五矗立柱179的第六矗立柱170。请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显示该凸高体17F沿该内侧孔缘12与该外侧孔缘13顶部形成二平行。以上为多样可供选择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可更为稳固的夹制,以增加本技术的插头内架体与该端子2接触平面,使该端子2组装后较稳固而较不易脱落,且有利于后制程的操作。请参阅图1所示,该各勾体16于邻近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内架体,包括一中央本体,该中央本体二侧设有容许端子插设的二插孔,各该插孔周边形成一内侧孔缘以及相望的外侧孔缘,该内侧孔缘与该外侧孔缘之间连接一后侧孔缘,且该各插孔一侧形成缺口,且该各外侧孔缘邻近该缺口的部位朝内向该插孔突伸一勾体,其特征在于:各该插孔周边设有一高于该后侧孔缘的凸高体,相对令该后侧孔缘为一凹陷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内架体,包括一中央本体,该中央本体二侧设有容许端子插设的二插孔,各该插孔周边形成一内侧孔缘以及相望的外侧孔缘,该内侧孔缘与该外侧孔缘之间连接一后侧孔缘,且该各插孔一侧形成缺口,且该各外侧孔缘邻近该缺口的部位朝内向该插孔突伸一勾体,其特征在于:各该插孔周边设有一高于该后侧孔缘的凸高体,相对令该后侧孔缘为一凹陷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高体沿该各插孔的内侧孔缘、外侧孔缘以及该后侧孔缘局部外边设置而为一n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高体在顶部还凸高形成沿该n形的凸高n形体,且该凸高n形体的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各形成一相对的凹陷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高体还在该二平行对望侧各向上凸设一第一矗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高体还在该二平行对望侧的外侧向上凸设一第二矗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内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高体设于该内侧孔缘顶部,且该凸高体顶部向上凸设一第三矗立柱,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三矗立柱的第四矗立柱,且该外侧孔缘顶部设一第五矗立柱以及相间隔于该第五矗立柱的第六矗立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敦礼
申请(专利权)人:建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