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80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指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其装设于电子卡连接器的旁侧适当位置上,且包括有固定件及活动件等构造,其中该固定件包括基座及金属壳体,该活动件包括承接外力以提供驱动作用的推杆,以及随推杆运动并能在设于基座上的心形导引槽的导引下产生分段式滑移的滑动件。另外,于固定件上设有一控制件,其可在退卡完成后而未再次插入电子卡之前将推杆抵止于定位上,以防止发生因外力误压而使推杆弹出的不良现象。(*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尤其是一种能在电子卡未插入该电子卡连接器中时将退卡机构的推杆定位于被收置遮掩的保护状态下的退卡机构。随着记忆卡、电子卡等各类卡式电子元件在不同的电子装置的运用日益广泛,能随时收容载有不同资料内容的卡式电子元件并达成这些卡式电子元件与电子装置间的电讯传递的电子卡连接器也就更加重要。常见的电子卡或记忆卡由于接点数相当多且大部分收置于电子装置的内部,因此其与电子卡连接器对接后,通常需要电子卡连接器上所设的退卡机构配合,方能容易而便利地退出电子卡连接器外。早期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是一段式构造,即退卡动作经过推动一次推杆即可完成,并在电子卡重新插入后即会使推杆回到预备退卡的初始位置,相关的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第83215629号、第85107204号等案所揭示。然而,在电子卡插入时,由于此类一段式退卡机构必须使其推杆末端延伸出电脑外壳外相当长度,很容易受不当外力的触碰而折断损坏,因此,为改善此一现象,以一段式退卡机构为基础产生了所谓“两段式”退卡机构的设计,相关前案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第83111731号所揭示,这些退卡机构的退卡动作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即退卡阶段及复位阶段,如此,在退卡阶段及复位阶段之间,退卡机构的推杆大部分收容在电脑外壳以内,而能免除遭触碰折断的风险。由于两段式退卡机构具有节省操作空间及操作便利等特点,目前已有广泛采用之势。如附图说明图1及图2所示是一种现有两段式退卡机构的设计,该退卡机构6包括有推杆610、基板611、滑块612、连动杆620等构件。当推杆610受外力推顶而相对于基座运动时,其可带动滑块612沿设于基板611上的心形导引槽6110的走向滑移,并借由该滑块612滑移过程中使滑块612与连动杆620的抵触端6200相抵顶,使连动杆620随的滑移并带动退卡件(未图示)产生退卡动作。然而,这些两段式退卡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在退卡机构6完成退卡阶段后,推杆610最为理想的状态即停留在该中间位置而不是经由复位阶段回到起始位置,以使推杆610露出于电脑机壳的长度较小,而当再次插入电子卡并需要进行退卡动作时,才按压推杆610经由复位阶段回到起始位置,再经由退卡阶段而将电子卡退出。然而,由于现有退卡机构6并未设有特殊的锁固装置以提供推杆610于完成退卡阶段而停留在中间位置的正确定位,所以,推杆610将有可能因不当按压而弹出并经复位阶段而回到起始位置,如此将因为推杆露出电脑主机壳的长度较长而无法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两段式退卡机构优于一段式退卡机构的特点将无法实现。另外,当推杆遭到误压而弹至起始位置时,若电子卡连接器中已插有电子卡(未图示)且处于工作状态下,露出于电脑机壳以外太长的推杆610极易受到不当的外力触碰而产生意外退卡的不良现象。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电子卡未插入该电子卡连接器中时将退卡机构的推杆定位于适当位置,并借电子卡的插入与否控制退卡机构的推杆定位,使其露出于电脑机壳的长度较短,以防止推杆遭外力触碰而损坏,且可避免因误压推杆而导致意外退卡等不良现象的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达到上述目的,该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装设于电子卡连接器的旁侧适当位置上,包括固定件及活动件等构件,其中该固定件包括基座及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的边缘设有数个干涉片以将整个退卡机构组固于电子卡连接器旁侧的安装定位上,而该活动件包括承接外力以提供驱动作用的推杆,以及随推杆运动并能在设于基座上的心形导引槽的导引下产生分段式滑移的滑动件,而借该两部件的配合以提供分段式的退卡动作。其特征在于固定件上设有一控制件,其可在退卡完成后而尚未再次插入电子卡的情形下将推杆抵止于定位,以防止发生因外力误压而使推杆弹出的不良现象。依据上述特征,在该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的金属壳体及推杆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及抵槽,而控制件一端固定于固定件上,其另一端则设有相互呈垂直布设状的抵持端及导引端,且该抵持端延伸至金属壳体的通孔内,而导引端朝向电子卡连接器内部方向延伸一适当长度。依据上述特征,当推杆完成退卡动作且尚未再次于电连接器中插入电子卡的情形下,该抵持端收容于金属壳体的通孔内并经由该通孔而抵止于推杆的抵槽中,使推杆无法继续作动。而当电子卡插入时,控制件的导引端会被电子卡向上顶起并带动抵持端脱离与抵槽的抵持位置,从而退卡机构可再次进行退卡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使推杆在不需要进行退卡动作的常态下始终保持露出于电脑机壳的长度较短,而不易发生因误碰产生损坏或意外退卡的现象,而且其制造简单,操作也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完成退卡动作后其各构件相关位置示意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件抵住推杆的局部构造剖视的立体图。图6、图7分别是退卡机构基座及其上所设的导引槽的上视图及其展开后的侧剖视图。图8、图9分别是本技术处于中间位置时电子卡连接器中未插电子卡及插有电子卡时各构件位置关系局部构造的侧剖视图。请参照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装设于电子卡连接器用以遮蔽绝缘本体20及其端子22,以及滑接于其中的电子卡(未图示)的金属基体2侧边上,其包括有活动部3与固定部4等构造,该活动部3包括推杆30、滑动件32、弹性件33、连动杆34、杠杆35及退卡件36等构件,而该固定部4包括基座40、金属壳体41及控制件42等构件。其中该基座40一端设有挡止部401,推杆30抵靠在基座40设有挡止部401的同一侧面上滑动,在基座40与推杆30相接触的侧面上设有心形导引槽402。该导引槽402具有第一位置4020及第二位置4021(如图6所示),且于第一位置4020和第二位置4021间的导引槽面设有适当配置成不同深度的阶梯构造(如图7所示),以作为推杆产生两段式作动的依据。而推杆30包括施力端301及导引端302,在推杆30与基座40接触侧面的相邻侧面设为接触面304,其可在适当的作动行程下与连动杆34相接触(容后详述)。导引端302的延伸末端上设有端部3020,且于远离导引端302接触面304的推杆相对另一侧端面上凸设有与导引端302相平行设置的定位柱3021,该定位柱3021可用于装设弹性件33,以配合控制推杆30的运动及行程(容后详述)。而且,在导引端302和施力端301之间且于推杆30与基座40相接触的侧面上凹设有具相当深度的收容槽303,该收容槽303的槽口是朝向基座40而开设,且其槽底部装设有一弹片3030,而且于该收容槽303朝向接触面304的一侧开设有通连至接触面304的凹口3031。滑动件32装设于该收容槽303内,并具有可自凹口3031凸露于推杆30接触面304的外的顶推端321。而且,该滑动件32靠近顶推端321的侧表面上设有一导引柱320,其可在基座40的导引槽402内滑移并配合弹性件33定止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上,以相对提供推杆30在起始位置及中间位置上的定位(容后详述)。该弹性件3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压缩弹簧,其一端装设于推杆30的定位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装设于电子卡连接器基体的旁侧适当位置上,其包括活动部及固定部,其中该活动部由承接外力以提供驱动作用的推杆以及借推杆阶段式滑移运动的驱动而达成退卡动作的退卡件等部分组成,而固定部包括提供推杆运动轨迹的依据的基座及一控制件,该控制件一端固定于固定部上,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的另一端设有相互呈垂直关系延伸的抵持端及导引端,且该抵持端末端经适当弯折而朝向推杆延伸,该导引端沿远离控制件的垂直走向凸伸而出,并延伸至电子卡连接器基体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友久余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