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41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型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在实际应用中,该电连接器还需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使用。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电连接器也必须相应减小其体积,另外要求其性能更加优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铆接部分相应位置冲出凸包的电连接器,利用冲出凸包时的材料变形,实现铆接两部分间的干涉,防止出现铆接时相互铆接的两部分边界处发生翘曲进而影响电连接器平面度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型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过去,个人电脑的外部介面规格十分复杂,例如键盘要接AT或PS/2的介面, 滑鼠要接COM或PS/2介面,Modem要接另一个COM介面、印表机要接Parallel Port(并行接口 ),而摇杆则要跟MIDI装置共抢Game/MIDI介面,每个外接设备 设都是单独与电脑连接,如果绕到电脑背后,则可看到许多线缆纠结在一起。 此外,除了线路紊乱与安装模糊混淆外,这些线路都不可以随意插拔,必须在 开机前装好才能正常使用,如果在电脑工作期间插上或拔出,虽然有时电脑还 是可以继续工作,但大多数时候会停止回应,或是插入的装置无法工作,甚至 死机,严重的还会烧坏主板介面。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厂商便达成了建立一 种新规格的外接串联接口,以取代现有的各种外接设备介面,如是通用串行总 线(USB)便应运而生。从1994年初步制定USB规范到现在为止,USB规范不断 更新,其标准也不断提高,而小、轻、薄也成为USB发展的趋势。如图l所示为一种最新结构的Micro USB,其产品小、轻、薄代表了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该等电连接器ioo,包括绝缘本体r、容设于绝缘本体r内的端子2,,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3',该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3,通常设有 铆接部332',该铆接部332,铆接时,通常相接触的一部分区域内由于铆接时受力 的缘故而结合在一起,然而,铆接部332,的其他部分尤其是离铆合施力点较远的 部分会发生翘曲的现象,影响该金属壳体3,的平面度,而这是当今USB产品要求 良好的产品性能所不能容许的。鉴于以上缺失,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性能良好的电连接器,其可克服上述存在的金属壳体 平面度不良的缺失。本技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以及围设 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在离其施加铆 接力处较远的位置设有凸包,通过形成凸包时周围材料的变形使得相互铆接的 两部分发生干涉,从而达到改善铆接部处在远离铆接施力点处发生翘曲现象的 目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形成凸包时的标。附图说明图l是
技术介绍
中电连接器改善前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其包括绝缘本体l、容 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3。请参阅图4,其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分解图,详细揭示了本实 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组成各个部分。绝缘本体1由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部12组成。基部11主体 呈长方体,其包括上顶面lll及与其相对的下底面112、左端面113及与其相对 的右端面114、前侧面115及与其相对的后側面116,上述舌部12即于前側面 115处向前延伸。上顶面111自其中间位置向上凸伸一个凸台1111,紧邻该凸 台1111两侧向下凹陷一对扣槽1112,该扣槽1112外侧的适当位置处又向下凹 陷一对卡槽1113,而该卡槽1113的外侧则为基部11的左右两端。上顶面lll 两侧分别连接有凹面117,该凹面117另一側则连接着上述左、右端面113、 114。 该凹面117内适当分布有若干个凸点1171,借助于该凸点1171于金属壳体3之 间的干涉,使得金属壳体3与绝缘本体1间处于过盈配合状态,防止金属壳体3 与绝缘本体1间存在间隙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平面度不良。该绝缘本体1设有若干前后向的端子收容槽121。端子2为前后走向,在其后端适当位置有一高度差,这样的端子2大致分 为与相应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21,邻接该接触部21的连接部22,以及 顺次连接下来的焊接部23,该焊接部23可与印刷电路板或者相应的电缆等相连 接而实现该端子2的电性导通功能。金属壳体3为金属片一体成型而成,其大致包括上板31、邻接于该上板31 的侧板32及邻接于侧板32且与上板31相对的下板33。上板31在其前段适当 位置向后延伸有上弹臂311,该上板31于其后端设有相对的一对折片312,该 折片312为上板31后端的一段金属片向下冲剪形成,该一对折片312对应于扣 槽1112中间并夹持着上述绝缘本体1基部11的凸台1111。该折片312外侧不 远处则向下折弯有弯片313。上述折片312与弯片313区别之处在于,折片312 在于其厚度方向横截面抵着绝缘本体1,而弯片313在于其折弯的长度或宽度方 向的横截面抵着绝缘本体1,两种抵接方式相结合更牢固地保持金属壳体3与绝 缘本体l的结合状态。上述侧板32自上板31两侧向下延伸,经一个弯折310 后继续向下延伸。利用该弯折310与绝缘本体1的凹面117相配合进一步达到 稳定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3稳定结合的效果。该侧板32向下翻折有翻折片321 , 该翻折片321可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相应的孔或槽内以达到稳定该电连接器100 的作用,该侧板32还向外弯折有焊接片322,该焊接片322可焊接于印刷电路 板中的相应区域。该侧板32于其后端进一步弯折有肋片323,该肋片323从绝 缘本体1下面包覆并卡持绝缘本体1。请参阅图3,邻接侧板32且与上板31相 对的下板33在其适当位置向后延伸有下弹臂331 ,下板33左右向中间位置为一 体成型金属片结合的部分,而位于其中部的则为铆接部332,该铆接部332分铆 接扣3321和与铆接扣3321相配合的铆接槽3322两部分,在上述铆接部332的 适当位置设有铆接施力点3323,而在离该铆接施力点3323较远的部分则设有若 干凸包3324,利用形成该凸包3324时的材料变形,使相对应的凸包3324间铆 接扣3321和铆接槽3322的邻接处发生干涉使之不容易发生翘曲。下面介绍该电连接器100的具体组装过程。将注塑成型完毕的绝缘本体1 置于适当位置,通过自动机或手工将端子2插置其间,将端子2折弯呈图4中 所表达的形状,进一步折弯形成焊接部23。然后,从后向前将组装端子2后的 绝缘本体1插入金属壳体3的中空部分,此时,将折片312折弯卡持于绝缘本 体1的扣槽1112中,将弯片313弯曲卡持于卡槽1113中,进一步将肋片323 折弯包覆于绝缘本体1下面,这样折片312与弯片313抵接于绝缘本体1后部, 实现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3间的稳定结合。接着,将金属壳体3的铆接部332 处的铆接扣3321与铆接槽3322于铆接施力点3323处施力以将两者铆接在一起, 另外在铆接扣3321与铆接槽3322相对应的位置冲出若干凸包3324,借助形成 凸包3324时的力将翘曲的部分压平并利用材料变形时产生的干涉稳定两者间的 结合。至此,整个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毕,在实际的使用中,还需将翻折片321 插入与该电连接器100对应的印刷电路板中,将焊接片322焊接于印刷电路板 上相对应的区域,将端子2的焊接部23焊接于印刷电^各板或者电缆以实现端子 2的电性导通功能。在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中,利用远离铆接施力点处沖出凸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有铆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设有若干凸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方龙际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