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1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包括放电车辆和充电车辆,放电车辆用于为充电车辆充电;还包括放电车主客户端、充电车主客户端,放电车主在放电车主客户端发布放电信息,所述放电信息包括放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充电车主在充电车主客户端发布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结构及运营系统,来实现电动汽车为其他电动汽车进行交流充电,从技术和实际推广层面全面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多的充电解决方案,降低电动汽车在通过充电桩充电期间对电网产生的冲击,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储能功能,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多的充电选择。的充电选择。的充电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放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正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也在急速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使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会逐渐变得更加常见。目前超过90%的电动汽车是通过充电桩来进行电能补给。充电桩从所属角度划分,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对于私家电动汽车车主来言,私人充电桩的使用便利性和电池友好性都要远优于公共充电桩。但受限于私家电动汽车车主没有固定停车位、小区电力容量不足以及小区物业反对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只有约30%的私家电动汽车车主能够安装私人充电桩,剩余70%的私家电动汽车车主只能通过公共充电桩来完成车辆的电能补给,使用公共充电桩需要较长的充电等待,同时如果局部地区车桩配比不合理,会带来较长的充电排队现象,另外公共充电桩本身的质量和充电兼容性的参差不齐,也会带来电动汽车车主在公共充电桩上体验的大幅下降。另外,过多的电动汽车在白天使用公共充电桩充电,也会给电网带来更大的冲击,提高用电峰谷差,增加电能浪费。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会选择购买电动汽车,以上的问题将越发严峻。
[0003]虽然随着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推动私人充电桩的建设,但受限于部分小区不设立固定停车位和电力容量升级困难等短期难以解决的物理限制。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私家电动汽车车主成功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概率不会超过50%,也就是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超过一半的私家电动汽车车主都必须通过公共充电桩来进行车辆的电能补给,充电等待、充电排队和电池不友好等影响电动汽车使用体验的情况将长期存在。而且对电网的冲击及用电峰谷差的增加也难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为改善电动汽车的整体使用体验,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多的充电解决方案,降低电动汽车在通过充电桩充电期间对电网产生的冲击,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储能功能,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多的充电选择,同时放电车辆充入夜间便宜的谷电,在白天给需要充电车辆提供更便宜的电,这样就可以实现放电车主赚取额外收入、充电车主减少充电花费、电动汽车有更多充电选择、充电地点更为灵活的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并做到削峰填谷。最终实现多赢,更好的促进电动汽车推广,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整体的节能减排。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包括放电车辆和充电车辆,放电车辆用于为充电车辆充电;
[0007]还包括放电车主客户端、充电车主客户端,放电车主在放电车主客户端发布放电
信息,所述放电信息包括放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充电车主在充电车主客户端发布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
[0008]通过运营服务器分析放电信息和充电信息后,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
[0009]进一步的,运营服务器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电量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的电量契合度为A,充电车辆充电电量需求为N,放电车辆可放电电量为S,首先放电电量S宜大于或等于充电电量需求N,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则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需求N越接近则电量契合度A越高,如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需求N完全一致则最为契合,如充电车辆周围没有放电电量S大于充电电流N的放电车辆,则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N越接近电量契合度A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N更接近的匹配车辆。
[0010]进一步的,运营服务器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功率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的功率契合度为P,充电车辆额度充电功率为M,放电车辆可放电功率为W,首先放电功率W宜大于或等于充电功率需求M,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则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需求M越接近则契合度P越高,如充电车辆周围没有放电功率W大于等于充电电流M的放电车辆,则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M越接近契合度P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M更接近的匹配车辆。
[0011]进一步的,运营服务器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时长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的时长契合度为T,充电车辆额度充电用时为X,放电车辆可放电时长为Y,首先放电时长Y宜大于或等于充电用时需求X,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则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需求X越接近则契合度T越高,如充电车辆周围没有放电时长Y大于等于充电电流X的放电车辆,则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X越接近契合度T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X更接近的匹配车辆。
[0012]进一步的,运营服务器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综合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的综合契合度为G,基于充放电电量、充放电功率和充放电时长多角度对充放电车辆契合度进行整体衡量,需将电量契合度A、功率契合度P和时长契合度T;
[0013]将上述的三个数值进行整合,最终得出充放电车辆综合契合度G,通过如下公式来得出公共直流充电桩充电服务水平的整体评价G:
[0014]G=A*P*T
[0015]其中,G数值越高则说明充放电车辆综合契合度越高。
[0016]进一步的,运营服务器将充电车辆与放电车辆进行匹配时,通过运营服务器将充电需求信息推送给附近合适的放电车辆的车主客户端,放电车主再通过放电车主客户端抢单后,运营服务器收到信息后停止向附近放电车主客户端推送此辆车的充电需求,并向接单的放电车主客户端发送此充电车辆的具体信息。
[0017]进一步的,包括放电车辆、充电车辆、双头交流枪线、运营服务器、放电车主客户端、充电车主客户端、车辆识别二维码和通信网络;
[0018]放电车辆包括放电车辆整车控制系统、放电车辆CAN总线、放电车辆通讯模块、放电车辆车载动力蓄电池、放电车辆电池管理系统、放电车辆车内充放电线束、放电控制导引装置、交流车载放电机、放电车辆插座;
[0019]充电车辆包括充电车辆整车控制系统、充电车辆CAN总线、充电车辆通讯模块、充电车辆车载动力蓄电池、充电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车辆内充电线束、车载充电机、充电车辆插座。
[0020]进一步的,放电车主首先通过放电车主客户端注册账号,账号信息包括:放电车辆整体照片、放电车辆型号、颜色、车牌号及放电车主身份证照片、行驶证;
[0021]放电车主完成注册后,运营平台生成一张唯一的放电车辆识别二维码,放电车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放电车辆可放电电量。
[0022]进一步的,充电车主通过充电车主客户端注册账号,账号信息包括:充电车辆整体照片、充电车辆型号、颜色、车牌号及充电车主身份证照片、行驶证;
[0023]充电车主完成注册后,运营平台生成一张唯一的充电车辆识别二维码,充电车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充电车辆需要充电电量。
[0024]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车辆(100)和充电车辆(200),放电车辆(100)用于为充电车辆(200)充电;还包括放电车主客户端(500)、充电车主客户端(600),放电车主在放电车主客户端(500)发布放电信息,所述放电信息包括放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充电车主在充电车主客户端(600)发布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充电需求信息和车辆实时位置;通过运营服务器(400)分析放电信息和充电信息后,将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进行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营服务器(400)将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电量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的电量契合度为A,充电车辆(200)充电电量需求为N,放电车辆(100)可放电电量为S,首先放电电量S宜大于或等于充电电量需求N,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100),则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需求N越接近则电量契合度A越高,如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需求N完全一致则最为契合,如充电车辆(200)周围没有放电电量S大于充电电流N的放电车辆(100),则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N越接近电量契合度A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电量S与充电电量N更接近的匹配车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营服务器(400)将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功率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的功率契合度为P,充电车辆(200)额度充电功率为M,放电车辆(100)可放电功率为W,首先放电功率W宜大于或等于充电功率需求M,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100),则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需求M越接近则契合度P越高,如充电车辆(200)周围没有放电功率W大于等于充电电流M的放电车辆(100),则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M越接近契合度P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功率W与充电功率M更接近的匹配车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营服务器(400)将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基于时长契合度的匹配方法:首先设充电车辆(200)与放电车辆(100)的时长契合度为T,充电车辆(200)额度充电用时为X,放电车辆(100)可放电时长为Y,首先放电时长Y宜大于或等于充电用时需求X,且为了更好的利用放电车辆(100),则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需求X越接近则契合度T越高,如充电车辆(200)周围没有放电时长Y大于等于充电电流X的放电车辆(100),则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X越接近契合度T越高,则应该推荐放电时长Y与充电用时X更接近的匹配车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V2V充放电技术的运营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营服务器(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王芳樊彬黄炘李川孔治国陈丽雪张宝强徐枭曹冬冬王朝晖李津王娇娇李晓陈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