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12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端子座,由多个独立之连接座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上具有可使各个独立连接座相互连结组扣之组接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对连接器端子座的改进,尤指一种可以模组化方式组装之连接器端子座。以往此类之连接器端子座,在进行组装作业时,时常会发生端子顺序组装错误的情况,而解决之方法即是将端子退出连接器端子座之孔道A,再重新组装乙次,然当组装人员进行将端子退出连接器端子座孔道A除错作业时,常会导致连接器端子座之损坏,因要将端子退出时,需使用尖锐的物品,自压板D与顶面B间之空间E伸入于孔道A,再施力将端子反向自孔道A中退出,而于退出之同时,常会造成压板D之损坏,而需更换新品的连接器端子座,再行组装,因此此种之连接器端子座于组装工作发生问题时,不但会增加组装之工时,更会造成零件成本的增加,十分不符合经济效益。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减少组装错误、缩短除错作业时间及组装工时、降低损耗的连接器端子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座,由多个独立之连接座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上具有可使各个独立连接座相互连结组扣之组接部。图2是本技术之外观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之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组合状态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之组合状态示意图二。图6是现有连接器端子座示意图。图号说明连接座——1 前端口——11后端口——12 开口——13斜面——14压盖片——15对准区——16、16’对位件——17、17’组接部——2 嵌槽——21卡止区——211 嵌合部——22卡凸部——221 斜导面——222五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技术不同视角之外观立体示意图一、二,及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之连接器端子座,由复数个独立之连接座1组合而成,该连接座1上具有可使各个独立连接座1相互连结组扣之组接部2,且该连接座1为中空之管体,且二端部并形成有前端口11及后端口12之二开口,而该组接部2即设于后端口12处。上述之组接部2则至少包括有一设于连接座1一侧之嵌槽21,及一设于嵌槽21对侧并与嵌槽21相匹配之嵌合部22;其中该嵌槽21为一端开口之嵌槽21,且于该嵌槽21上适当位置处,再形成有一卡止区211,该卡止区211自嵌槽21之二侧内缘再向内凹入一空间,而与嵌槽21之内边缘形成有一适当距离之断差。另,该嵌合部22上亦具有与该卡止区211相匹配之卡凸部221,且该卡凸部221面对于前端口11之该端,向前延伸且高度渐减而形成为一斜导面222。此外,于该连接座1上具有嵌槽21之一侧且近前端口11处,再设有一开口13;又或于该连接座1近嵌槽21之内周缘处,更可再形成有一斜面14。除此之外,上述之开口13上,再盖置有一自开口13侧缘延伸之压盖片15,该压盖片15之宽度并略小于连接座1之内缘宽度。而使压盖片15与二侧壁于连接座1二边端上共同形成有对准区16、16’;另于该连接座1上具有嵌合部22之一侧,约相对于对准区16、16’位置处,再设有可匹配于对准区16、16’之对位件17、17’。请参阅图4、图5所示,是本技术之组合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技术之复数个独立连接座1欲相互连结为一体时,首先(为方便叙述在此将复数个连接座称之为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此类推),将第一连接座1之嵌合部22对准于第二连接座1之嵌槽21插入,在此同时,第一连接座1之对位件17、17’恰进入第二连接座1之对准区16、16’中,藉此,经由第一连接座1之对位件17、17’,与第二连接座1之对准区16、16’的相互定位,及第一连接座1嵌合部22前端斜导面222之设计,可便于第一连接座1嵌合部22自第二连接座1之后端口12进入于第二连接座1之嵌槽21内,以利各个独立连接座1间之组配工作。而当第一连接座1之嵌合部22进入于第二连接座1之嵌槽21后,直至该嵌合部22之卡凸部221与嵌槽21之卡止区211相互卡抵时,该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1二者即完成组固,此时,藉由该嵌合部22及嵌槽21之相互卡合,即可防止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1之径向分离,而藉由该卡凸部221之后端即和卡止区211上与嵌槽21之内边缘表成适当距离之断差相互抵制,即可使第一连接座1无法自行自第二连接座1中轴向脱出,藉此,以达到完全组固之目的,并成为一完整之连接器端子座。除此之外,该第一连接座1之对位件17、17’与第二连接座1之对准区16、16’除具有相互定位之效用外,更具有防止各个连接座1组合后前端晃动之目的,当各连接座1组固完成时,其对位件17、17’则会呈一夹持之态样夹固于压盖片15之二侧,而使各个连接座1之前段保持固定,以达避免晃动之目的,让连接器端子座整体效能保持最佳。当本技术实际应用时,更可将各连接座1以各种不同颜色作为区分,如此第一连接座为红色、第二连接座为黄色、第三连接座为绿色、第四连接座为蓝色……等而组装成一连接器端子座,以便于组装人员或使用者区分端子之顺序,而便于组装或使用。当组装人员欲组装端子于连接座内时,藉由该连接座1内之斜面14可利于端子自后端口12进入,更顺利地向前端口11推进,当其到达定位后,亦可藉由压盖片15之压制,而让端子可稳固地组配于连接座1内;另,若组装人员于组装时不小心将端子之组装顺序错乱了,亦不需费力地将端子自连接座内退出,只需调整各连接座之组装顺序,即可将端子之顺序回复至正确之顺序,如此,除可有效降低除错时间,更可缩短组装工时,及减少连接座于组装错误时之损耗。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端子座,由多个独立之连接座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上具有可使各个独立连接座相互连结组扣之组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为中空之管体,且二端部并形成有前端口及后端口之二开口,且该组接部即设于后端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之组接部至少包括有一设于连接座一侧之嵌槽,及一设于嵌槽对侧与嵌槽相匹配之嵌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嵌槽为一端开口之嵌槽,且于该嵌槽上适当位置处,再形成有一卡止区,而该卡止区并与嵌槽之内缘形成有一适当距离之断差,另该嵌合部上亦再具有与该卡止区相匹配之卡凸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上具有嵌槽之一侧且近前端口处,再设有一开口,且于该开口上再盖置有一自开口侧缘延伸之压盖片,该压盖片之宽度并略小于连接座之内缘宽度,而使压盖片与二侧壁于连接座二边端上共同形成有对准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近嵌槽之内周缘处,具有一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卡凸部面对于前端口之该端,向前延伸且高度渐减而形成为一斜导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连接器端子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上具有嵌合部之一侧上,约相对于对准区位置处,亦设有可匹配于对准区之对位件。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端子座,由数个独立之连接座组合而成,该连接座上具有可使各个独立连接座相互连结组扣之组接部,而使各个连接座经组装后,可成为一连接器端子座,藉此,以缩短组装所需工时,并有效减少连接器端子座于组装错误时所产生之损耗。文档编号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任许长新童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