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1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框体内均匀转动连接有排料辊,排料辊包括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排料辊一后端在壳体二内露出,排料辊一后端设有齿轮一,壳体二左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一,传动杆一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一,轴承一左侧设有齿轮二,壳体二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一,壳体二内右端设有电机一,排料辊二前端在壳体一内露出,排料辊二前端设有齿轮三,壳体一右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二,传动杆二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二,轴承二右侧设有齿轮四,壳体一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二,壳体一内左端设有电机二,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上均设有排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排料结束后不会有残留、排料量大小可调。排料量大小可调。排料量大小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逆流式冷却器
,具体是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已有技术中,冷却颗粒饲料的逆流式冷却器有推拉式排料机构和翻板式排料机构二种排料形式。在采用推拉式排料机构时,活动栅格推拉过程中与固定栅格之间的相对运动容易造成部分颗粒饲料受到挤压而破碎。在排料结束时,活动栅格和固定栅格顶部平面处会有少量残留不易排净,需人工清理。而且排料时的流量不可调节,只能采用控制间隙排料时间长短方式来控制排料量。翻板式排料机构虽然在排料结束时不会有残留存在,但是在排料时同样也不能调节排料量的大小,也需频繁的启停排料机构来控制排料量,造成排料时有时无,波动很大,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料结束后不会有残留、排料量大小可调的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均匀转动连接有排料辊,所述排料辊包括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所述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间隔分布,所述框体正反两面上分别设有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排料辊一后端在壳体二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一后端设有齿轮一,所述壳体二左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左侧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轴承一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一,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一的活塞杆通过传动片一与轴承一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内右端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传动杆一连接,所述排料辊二前端在壳体一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二前端设有齿轮三,所述壳体一右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二,所述传动杆二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右侧设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与轴承二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一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二,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二的活塞杆通过传动片二与轴承二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一内左端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传动杆二连接,所述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上均设有排料板。
[0005]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二右侧面上设有散热口一,所述散热口一内设有防尘网一,所述壳体一左侧面上设有散热口二,所述散热口二内设有防尘网二。散热口一和散热口二保证电机一和电机二的散热,防尘网一和防尘网二避免灰尘的进入。
[0006]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上均设有限位条,所述轴承一和轴承二与限位条滑动连接。限位条避免轴承一和轴承二在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上空转。
[0007]作为改进,所述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上均设有四块排料板,四块所述排料板均匀分布。保证排料效果。
[0008]作为改进,所述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和齿轮四均采用锥形齿轮。保证传动效果。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电机一转动
带动传动杆一转动,传动杆一通过轴承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排料辊一转动,电机二转动带动传动杆二转动,传动杆二通过轴承二带动齿轮四转动,齿轮四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三转动,齿轮三带动排料辊二转动,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相向转动,通过排料板进行排料,排料完全,排料速度根据电机一和电机二的转速进行调节;推拉式电磁铁一和推拉式电磁铁二的活塞杆带动轴承一和轴承二在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上运动,轴承一和轴承二带动齿轮二和齿轮四运动,控制齿轮二与齿轮一、齿轮四与齿轮三的啮合,进而控制转动的排料辊一和排料辊二的数量,进一步控制排料速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的俯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的轴承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框体;2、排料辊一;3、排料辊二;4、壳体一,5、壳体二;6、齿轮一; 7、传动杆一;8、轴承一;9、齿轮二;10、推拉式电磁铁一;11、传动片一;12、电机一; 13、齿轮三;14、传动杆二;15、轴承二;16、齿轮四;17、推拉式电磁铁二;18、传动片二;19、电机二;20、排料板;21、散热口一;22、防尘网一;23、散热口二;24、防尘网二;25、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1,所述排料辊包括排料辊一2和排料辊二3,所述排料辊一2和排料辊二3间隔分布,所述框体1正反两面上分别设有壳体一4和壳体二5,所述排料辊一2后端在壳体二5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一2后端设有齿轮一6,所述壳体二5左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一7,所述传动杆一7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一8,所述轴承一8左侧设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二 9与轴承一8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5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一10,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一10 的活塞杆通过传动片一11与轴承一8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5内右端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的输出端与传动杆一7连接。电机一12转动带动传动杆一7转动,传动杆一7 通过轴承一8带动齿轮二9转动,齿轮二9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一6转动,齿轮一6带动排料辊一5转动,推拉式电磁铁一10的活塞杆带动轴承一8在传动杆一7上运动,轴承一8带动齿轮二9运动,控制齿轮二9与齿轮一6的啮合,进而控制转动的排料辊一2的数量,通过电机一12的转速和排料辊一2的转动数量控制排料速度。
[0015]结合附图1,所述排料辊二3前端在壳体一4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二3前端设有齿轮三 13,所述壳体一4右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二14,所述传动杆二14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二 15,所述轴承二15右侧设有齿轮四16,所述齿轮四16与轴承二15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一4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二17,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二17的活塞杆通过传动片二18与轴承二 15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一4内左端设有电机二19,所述电机二19的输出端与传动杆二14 连接。电机二19转动带动传动杆二14转动,传动杆二14通过轴承二15带动齿轮四16转动,齿轮四16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三13转动,齿轮三13带动排料辊二3转动,推拉式电磁铁二 17的活塞杆带动轴承二15在传动杆二14上运动,轴承二15带动齿轮四16运动,控制齿轮四16与齿轮三13的啮合,进而控制转动的排料辊二3的数量,通过电机二19的转速和排料辊二3的转动数量控制排料速度。
[0016]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述传动杆一7和传动杆二14上均设有限位条25,所述轴承一8 和轴承二15与限位条25滑动连接。限位条25避免轴承一8和轴承二15在传动杆一7和传动杆二14上空转。
[0017]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冷却器排料机构,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内均匀转动连接有排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辊包括排料辊一(2)和排料辊二(3),所述排料辊一(2)和排料辊二(3)间隔分布,所述框体(1)正反两面上分别设有壳体一(4)和壳体二(5),所述排料辊一(2)后端在壳体二(5)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一(2)后端设有齿轮一(6),所述壳体二(5)左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一(7),所述传动杆一(7)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一(8),所述轴承一(8)左侧设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二(9)与轴承一(8)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5)内设有推拉式电磁铁一(10),所述推拉式电磁铁一(10)的活塞杆通过传动片一(11)与轴承一(8)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二(5)内右端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的输出端与传动杆一(7)连接,所述排料辊二(3)前端在壳体一(4)内露出,所述排料辊二(3)前端设有齿轮三(13),所述壳体一(4)右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二(14),所述传动杆二(14)上滑动连接有轴承二(15),所述轴承二(15)右侧设有齿轮四(16),所述齿轮四(16)与轴承二(15)的外圈连接,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健高少梅吕清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台农合众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