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电池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88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电池扣,它包括一绝缘片、两导电铆钉、一公扣柱、一母扣柱及一包覆座,其特征在于,导电铆钉穿越绝缘片的极孔后,与公扣柱、母扣柱铆合固定,电线一端与钉突缘冲压固定,另一端则自侧孔伸出再插入中孔内,并自侧方的缺口伸出;将组合后的电池扣容纳于座槽,电线经缺口再经由座孔导出,座壁高度高于公扣柱及母扣柱,使扣柱不致外露,以加强安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安全效果的电池扣,尤指一种将裸露在外的公扣与母扣置于包覆座内,以避免公、母扣裸露在外的潜在危险;且利用导电铆钉与公扣与母扣铆合,并与电线紧密结合,以消除传统的焊接方式所造成的脱落、接触不良及重金属伤害等缺陷。在目前人们生活中,使用干电池的场合多有所见,凡是轻便的电器、玩具,均有可能使用。所以,干电池已成为电源之一。人们皆知,电子或电器产品的品质,往往取决于零组件的设计及各零组件之间连接上的优劣,于是乎,用以连接电池以供导电的电池扣(BatterySnap)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公知的电池扣,其与接线间的连接以焊接(锡焊)为多,而这种方式除了加工慢且质量不一致外,经日久使用,常因其焊接不良而导致脱落及接触不良,进而影响电子或电器产品的品质。尤其若所使用的锡条质量欠佳,常会氧化变黑并影响导电率,且锡条内含有锡、铅等重金属,容易造成重金属中毒。为此近来世界各国对于电子零件产品均要求其含铅量降至最低,甚至不允许含铅。鉴于公知电池扣的公扣与母扣均为金属薄片一体冲压而成,故其周缘易有锋利的毛边,若使用者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割伤。同时亦不排除有使用者会将电池扣变更其原有的用途,而将裸露在外的公、母扣变更他用;或者将电池扣连接电池后,由于其公、母扣裸露在外,若使用不慎与导体接触时,除会消耗电池的电能,进而使电池发烫,甚至造成危险;或者在使用时,公、母扣不慎触及电源,轻微的,会造成电器用品的短路损坏;严重的,会对于人身与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的结果,因此世界各国鉴于上述缺陷,均对电池扣或电池的安全加以规范,以保护消费者。申请人所申请的第93211734.1号中国专利,是由一绝缘片1,两导电铆钉2,一公扣柱3及一母扣柱4所组合而成。在绝缘片1上开设距离对应电池两极的极孔11,并将两导电铆钉2穿越极孔11后,再将公扣柱3的公柱孔34及母扣柱4的母柱孔42嵌插于钉柱22上,藉冲压步骤使导电铆钉2的钉柱22变形并反摺于柱翼33及柱底41周缘,即把绝缘片1、导电铆钉2、公扣柱3及母扣柱4结合成一电池扣。在实际实施时,需要加置一软质的包覆片5,且该包覆片由绝缘材料组成,并开设中孔51以对应极孔11,且其上片是介于绝缘片1与公扣柱3及母扣柱4间,下片则一体反摺,周缘经熔接形成封闭的片缘52,且有一缘孔53供电线的穿出,并遮蔽绝缘片1、钉突缘24及钉座21,使整个电池扣的裸露部份为包覆片5上的公扣柱3及母扣柱4,以便与电池嵌接。有鉴于公知电池扣的诸多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电池扣,这种电池扣包括一种安全电池扣,包括一绝缘片、两导电铆钉、一公扣柱、一母扣柱及一包覆座,其特征在于,导电铆钉穿越绝缘片的极孔后,与公扣柱、母扣柱铆合固定,电线一端与钉突缘冲压固定,另一端则自侧孔伸出再插入中孔内,并自侧方的缺口伸出;将组合后的电池扣置于座槽内,电线经缺口再经由座孔导出,座壁高度高于公扣柱及母扣柱,使扣柱不致外露。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是由一绝缘片1、两导电铆钉2、一公扣柱3及一母扣柱4及一硬质材料的包覆座6所组合而成。其中,绝缘片1系为一体成型的绝缘材料所制成的扁平板,其对应电池两极处,开有两极孔11,供导电铆钉2穿越,且其中央开有一孔径较大的中孔12,并于中孔12的两侧分别开设侧孔13,在导电铆钉2嵌入极孔11后,该导电铆钉2的电线分别穿越伸出侧孔13,再一同穿入中孔12内,并自侧方的缺口14导出。导电铆钉2穿越极孔11后,其中空筒状的钉柱22分别经冲压而铆合于公、母扣柱3、4的内缘,另藉钉突缘24扣紧电线的导电铜线,而为紧密结合。包覆座6,其为一体成形的三方封闭的座体,其上方开有一个与绝缘片1形状对应的座槽61,使组合后的电池扣可容纳于其间,而座槽61的周缘则为座壁62,其高度以超过容纳在座槽61内的公扣柱3、母扣柱4的高度为佳,以使公、母扣柱3、4不致裸露及高出于座槽61外,且座壁62的周缘均经过倒角,以消除其锐度并增加安全性;同时包覆座6对应于缺口14处,则开设一座孔63,使公扣柱3、母扣柱4的电线可经座孔63伸出。此外,为使绝缘片1得以固定于座槽61内,在座槽61内的座壁62周缘,设若干座榫64,使绝缘片1向座槽61嵌入后,以座榫64为挡块,使其不致脱落。请再参阅附图,本技术的实施例首先将导电铆钉2穿越极孔11,进而与公扣柱4、母扣柱4铆接,使导电铆钉2电线自侧孔13伸出再插入中孔12内,并将电线自片缺口14伸出,然后将整个组合后的电池扣的电线自座孔63导出,并将整个电池扣置于座槽61内,并以座榫64为挡块,即完成本技术的具有安全效果的电池扣。由于本技术的座壁62高于公、母扣柱3、4,故此可使公、母扣柱3、4不致外露,防止割伤或电源的误接触,且导电铆钉2与公扣柱3、母扣柱4及电线匀以铆合方式固定配合,除避免焊接的重金属中毒外,并可增加产品合格率,同时更符合世界各国的安全规格。本技术所揭示的,仅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均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综上所述,本技术无论就目的,手段与功效,完全显示其不同于公知技术的特征,且其首先创作合于实用,亦都符合新型的专利要求,恳请审查员早日授予专利。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电池扣,包括一绝缘片、两导电铆钉、一公扣柱、一母扣柱及一包覆座,其特征在于,导电铆钉穿越绝缘片的极孔后,与公扣柱、母扣柱铆合固定,电线一端与钉突缘冲压固定,另一端则自侧孔伸出再插入中孔内,并自侧方的缺口伸出;将组合后的电池扣置于座槽内,电线经缺口再经由座孔导出,座壁高度高于公扣柱及母扣柱的高度,使所述扣柱不致外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扣,其特征在于在座槽内的座壁周缘,设置若干的座榫,使绝缘片嵌入座槽内,以其为挡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安全电池扣,它包括一绝缘片、两导电铆钉、一公扣柱、一母扣柱及一包覆座,其特征在于,导电铆钉穿越绝缘片的极孔后,与公扣柱、母扣柱铆合固定,电线一端与钉突缘冲压固定,另一端则自侧孔伸出再插入中孔内,并自侧方的缺口伸出;将组合后的电池扣容纳于座槽,电线经缺口再经由座孔导出,座壁高度高于公扣柱及母扣柱,使扣柱不致外露,以加强安全。文档编号H01M2/10GK2198667SQ94224019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黄汉锡 申请人:常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电池扣,包括一绝缘片、两导电铆钉、一公扣柱、一母扣柱及一包覆座,其特征在于,导电铆钉穿越绝缘片的极孔后,与公扣柱、母扣柱铆合固定,电线一端与钉突缘冲压固定,另一端则自侧孔伸出再插入中孔内,并自侧方的缺口伸出;将组合后的电池扣置于座槽内,电线经缺口再经由座孔导出,座壁高度高于公扣柱及母扣柱的高度,使所述扣柱不致外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锡
申请(专利权)人:常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