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静雄专利>正文

组合式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84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外壳两端形成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外壳中形成空室贯穿出第一、二端部,空室具有十字型交错的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顶、底端分别设置上导槽及下导槽,外壳上、下端面设置相对的穿孔贯穿入上导槽及下导槽中; 一插头基座,它具有夹壳,夹壳宽度略小于外壳空室的第二容置空间而可插入其中,夹壳中形成空室及桥接部,空室内部两侧设置倒扣部,夹壳后端设置后板,后板中设置穿孔贯穿入空室中,夹壳的桥接部中设置二导电片,二导电片前端穿出夹壳,至少一导电片后侧形成凸片,凸片向上穿出桥接部,以及导电片末端形成抵压部伸入空室中; 一衔接块,其中段部位两侧设置横向的缺槽,衔接块中设置数个纵向相对的穿孔,缺槽位于纵向相对的穿孔交接处,穿孔贯穿入缺槽,形成纵向相对相通状,衔接块可置入插头基座的空室中,衔接块的高度略小于外壳空室的第一容置空间高度; 一定位块,可由插头基座的后板穿孔处插入插头基座的空室中,并推抵衔接块朝前移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一种组合式插头。(2)
技术介绍
电线传送电力,可提供电器产品所需要的电源能量,一般的电器产品即是通过电线及插头的插设,使电力能进入电器产品中加以使用,另外,一般电器产品电线的插头结构,是如图5所示的传统型的插头70,具有可相对盖合的底座71、外壳72,且于其中设置导电片73,并以螺丝74锁设电线75的裸线76,使电线75与导电片73形成接续,而可将插头70插设在电源供应的插座中,使电源能提供电器产品加以使用。上述插头70的使用,因为电线76与导电片73的接续设置,是以螺丝74锁设电线75的裸线76,而电线75进入插头70中并没有任何的夹持定位,所以,当电线75遭到外力拉址,尤其在插头70插设于插座,而仅用手捉住电线75拔出插头70时,最容易造成电线75的裸线76与导电片73锁设处脱落、断裂,造成电源无法连通。又有一种插头结构,是如公告号为226798专利技术名称为「导线组合式插头」的台湾专利,它主要包括外壳、内座、二插片及电源线,其中,嵌设于内座的二插片中段、向内相对处折设的阻舌是嵌入电源线的裸线端连接导电性端子座内,该端子座与插片阻舌的套合可使电源导通,且可卡止定位于内座的定位凹槽中,从而简化插头插片与电源线的组合程序。此一插头组合结构,虽可将插片阻舌套在电源线的裸线端的端子座使电源导通,然而,电源线进入内座中亦仅为随意置放,不具有稳定夹持作用,而当电源线遭外力拉址时,电源线的裸线端子座依然容易与插片阻舌的接合处产生脱离或断裂。(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稳固地夹持电线、有效地抵减小外力拉址作用,以达到确保稳定接续的组合式插头。本技术的组合式插头,它包括外壳、插头基座、衔接块、定位块及盖板,其中,外壳两端形成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外壳中形成空室贯穿出第一、二端部,空室具有十字型交错的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顶、底端分别设置上导槽及下导槽,外壳上、下端面设置相对的穿孔贯穿入上导槽及下导槽中,插头基座具有夹壳,夹壳宽度略小于外壳空室的第二容置空间而可插入其中,夹壳中形成空室及桥接部,空室内部两侧设置倒扣部,夹壳后端设置后板,后板中设置穿孔贯穿入空室中,夹壳的桥接部中设置二导电片,二导电片前端穿出夹壳,且至少一导电片后侧形成凸片,凸片向上穿出桥接部,以及导电片末端形成抵压部伸入空室中,衔接块中段部位两侧设置横向的缺槽,衔接块中设置数个纵向相对的穿孔,缺槽位于纵向相对的穿孔交接处,穿孔贯穿入缺槽,形成纵向相对相通状,衔接块可置入插头基座的空室中,衔接块的高度略小于外壳空室的第一容置空间高度,定位块可由插头基座的后板穿孔处插入插头基座的空室中,并推抵衔接块朝前移动。采用上述设计,当电线插入衔接块且经由定位块推移后,可使电线形成二道转折加上导槽的定位夹持,而使电线的裸线能与导电片稳固接续,可防止电线遭外力拉址而脱落。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式插头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5是传统型插头的立体分解图。(5)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它们分别为本技术的组合式插头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它包括外壳10、插头基座20、衔接块30、定位块40、盖板26及设置于插头基座20的保险丝50,其中外壳10两端形成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2,外壳10中形成空室13贯穿出第一、二端部11、12,空室13具有十字型交错的第一容置空间14及第二容置空间15,第一容置空间14为横向,第二容置空间15为纵向,并于第二端部12后端形成凹室16,而在空室13的第一容置空间14顶、底端分别设置上导槽141及下导槽142,并于第一容置空间14上缘两侧设置滑道143。所述的外壳10上、下端面设置相对而不同孔径的穿孔111、112,上端穿孔111贯穿入上导槽141中,以及下端穿孔112贯穿入下导槽142中,外壳10上侧靠近第一端部11处设置一开口17贯穿入空室13中,而前述的滑道143前端则穿入开口17。插头基座20具有夹壳22,夹壳22中形成空室23及桥接部24,空室23内部两侧设置倒扣部231,夹壳22后端设置后板21,后板21中设置穿孔210贯穿入空室23中,夹壳22的桥接部24中设置二导电片25,二导电片25前端穿出夹壳22,且至少一导电片25后侧形成凸片251,凸片251向上穿出桥接部24,以及导电片25末端形成抵压部252伸入空室23中。衔接块30,其中段部位两侧设置横向的缺槽31,衔接块30中设置数个纵向相对的穿孔32、33,穿孔32、33可为不等孔径,且缺槽31位于纵向相对的穿孔32、33交接处,该穿孔32、33贯穿入缺槽31,形成纵向相对相通状。定位块40,其后端两侧形成凸边41,且于定位块40两侧设置卡钩42,定位块40可由插头基座20后板21的穿孔210后方插入空室23,使卡钩42能与倒扣部231相互扣结加以定位,而凸边41则可封闭在穿孔210后方的后板21处。盖板26,其后侧顶端形成凸缘261,凸缘261前侧设置凹槽262,盖板26两侧下缘内凹而可插入外壳10的第一容置空间14上缘两侧所设置的滑道143中,并移至开口17下侧将开口17封闭。上述插头基座20的桥接部24上方设置保险丝50,上述衔接块30可插入插头基座20的空室23中,衔接块30的高度略小于外壳10空室13的第一容置空间14高度,以及插头基座20的夹壳22宽度略小于外壳10空室13的第二容置空间15,插头基座20可由外壳10第二端部12处的空室13后方朝前插入空室23中,使插头基座20的夹壳22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5,以及衔接块30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4中。前述定位块40可由插头基座20后板21的穿孔210后方插入穿孔210,定位块40插入穿孔210且进入空室23中可推抵衔接块30朝前移动。本技术的组合式插头在接设电线时,可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其中,线径较大的电线60可由外壳10底端的穿孔112向上插入外壳10,并由衔接块30下侧的穿孔33插入,且让电线60的裸线61插入衔接块30上侧的穿孔32中,此时,可推动定位块40,使定位块40朝前推动衔接块30,而让衔接块30中段部位的缺槽31能横移至导电片25后端,且使导电片25后端抵压部252可插入缺槽31并抵压住裸线61。而由于外壳10的第一容置空间14底端设置下导槽142,以及穿孔112贯穿下导槽142,所以,当定位块40推动衔接块30位移时,插入穿孔112、33中的电线60,将随着衔接块30位移,而在穿孔112与下导槽142及下导槽142与穿孔33交接处形成二道转折,因此,在使用上若有外力拉扯电线60,将因为电线60被双重转折夹持,使外力大部份施予转折抵靠处,而能大幅抵消外力对于裸线61与导电片25末端抵压部252接合处作用,以确保该处不被拉址中断,使电力传送能常保顺畅。如图4所示,则为小线径的电线62装设,是由外壳10顶端穿孔111插入,及由衔接块30顶端穿孔32插入,而当定位块40受力横移去推动衔接块30时,衔接块30位移,可使导电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静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