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096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用于维持凝汽器真空状态的抽真空系统本体,所述抽真空系统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喷射器系统、管式冷凝器及真空泵系统,所述喷射器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蒸汽喷射器,两蒸汽喷射器分别与凝汽器的高、低压侧对应连接,蒸汽喷射器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并由管式冷凝器对蒸汽喷射器排出的混合蒸汽进行冷凝,所述管式冷凝器上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道及疏水排出管道,所述真空泵系统通过不凝气体排出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以将管式冷凝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并排出系统外,所述疏水排出管道用于将管式冷凝器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凝汽器疏水扩容器或进行冷凝水排空。或进行冷凝水排空。或进行冷凝水排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凝汽器是汽轮机组的重要辅机,其真空状态对整个火电厂安全和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而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作用就是维持凝汽器良好的真空状态,除去凝汽器空气区积聚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确保机组高效运转。目前火电机组中抽凝汽器真空设备大多采用水环真空泵,但在水环式真空泵运转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和冷却水温的升高,叶轮表面汽蚀现象加重,极限抽吸能力下降,导致凝汽器真空变差,造成机组经济性降低;且机组长时间运行周期下,极易导致叶片断裂,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运行模式灵活、有效节约除盐水消耗和厂用电的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用于维持凝汽器真空状态的抽真空系统本体,所述抽真空系统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喷射器系统、管式冷凝器及真空泵系统,所述喷射器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蒸汽喷射器,两蒸汽喷射器分别与凝汽器的高、低压侧对应连接,蒸汽喷射器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并由管式冷凝器对蒸汽喷射器排出的混合蒸汽进行冷凝,所述管式冷凝器上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道及疏水排出管道,所述真空泵系统通过不凝气体排出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以将管式冷凝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并排出系统外,所述疏水排出管道用于将管式冷凝器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凝汽器疏水扩容器或进行冷凝水排空。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的高、低压侧还设置有与真空泵系统连接的抽真空旁路。
[0006]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喷射器上设置有动力蒸汽管道,该动力蒸汽管道上设置有稳压罐,动力蒸汽管道的进汽端与汽轮机的辅助蒸汽管道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三组水环式真空泵。
[000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两组蒸汽喷射器并联布置方式的优点,可保证两个凝汽器壳体的汽侧相互独立,压力互不干扰,多背压凝汽器的功率收益能得到保证;在机组启动时,三台真空泵一起投入运行;在正常运行时,只需两台蒸汽喷射器和一台真空泵投入运行,其余两台真空泵作为备用,从而节省了厂用电。同时该方案还减少了投资,蒸汽喷射器不设备用,也不需设置启动蒸汽喷射器。此外,本技术所述的抽真空系统采用凝结水作为管式冷凝器的冷却介质,用于回收动力蒸汽冷凝热量。运行模式能方便灵活地保证凝汽器正常运行时的背压要求以及在启动时建立起所需要的真空度,特
别在夏季工况,可有效提高凝汽器真空。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火电厂凝汽器原真空系统所普遍存在的汽蚀问题,降低震动和噪音;节约除盐水消耗和厂用电,提高设备安全性和机组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所述抽真空系统本体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用于维持凝汽器真空状态的抽真空系统本体,所述抽真空系统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喷射器系统1、管式冷凝器2及真空泵系统3,所述喷射器系统1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蒸汽喷射器11,两蒸汽喷射器11分别与凝汽器的高、低压侧对应连接,高、低压侧布置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高、低压侧凝汽器的不同真空度要求,保证两个凝汽器壳体的汽侧相互独立,压力互不干扰,多背压凝汽器的功率收益得到保证。蒸汽喷射器11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管式冷凝器2连接,并由管式冷凝器2对蒸汽喷射器11排出的混合蒸汽进行冷凝,所述管式冷凝器2上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道21及疏水排出管道22。凝结水作为管式冷凝器的冷却介质,供水从轴封冷却器入口前接处,回水从轴封冷却器出口后接入,回收动力蒸汽冷凝热量。
[0013]所述真空泵系统3通过不凝气体排出管道21与管式冷凝器2连接以将管式冷凝器2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并排出系统外,所述疏水排出管道22用于将管式冷凝器2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凝汽器疏水扩容器或进行冷凝水排空。所述真空泵系统3包括并联设置的三组水环式真空泵31。常规的抽真空系统以在机组启动阶段快速建立真空为选型依据,因此在设计选型时裕量较大,导致真空泵电耗大。本方案将常规的三套50%容量水环式真空泵组优化为两台50%容量蒸汽喷射器和3套35%容量的真空泵组。在机组启动时,三台水环式真空泵一起投入运行;在正常运行时,只需两台蒸汽喷射器和一台真空泵投入运行,其余两台真空泵作为备用,从而节省了厂用电。同时该方案还减少了投资,蒸汽喷射器不设备用,也不需设置启动蒸汽喷射器。抽真空系统本体由蒸汽喷射器与水环真空泵接力维持机组真空,抽气性能更好,特别在夏季工况,可有效提高凝汽器真空;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火电厂凝汽器原真空系统所普遍存在的汽蚀问题,降低震动和噪音;节约除盐水消耗和厂用电,提高设备安全性和机组经济性。
[0014]参照图1所示,所述凝汽器的高、低压侧还设置有与真空泵系统3连接的抽真空旁路4,该抽真空旁路可4以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可实现“真空泵系统”单一运行模式和“喷射器系统+真空泵系统”的联合运行模式。所述蒸汽喷射器11上设置有动力蒸汽
管道12,该动力蒸汽管道12上设置有稳压罐13,动力蒸汽管道12的进汽端与汽轮机的辅助蒸汽管道连接。动力蒸汽通过蒸汽喷射器喷嘴时以超音速射流,从而产生真空,使得凝汽器中的不凝性气体流入蒸汽喷射器。
[0015]实施例:
[0016]以神华国华永州发电厂一期(2
×
1000MW)工程超超临界双背压机组为例,将原3x50%的水环式真空泵系统,优化为两台50%容量蒸汽喷射器和3x35%的水环式真空泵的配置。在机组启动时,三台真空泵一起投入运行;在正常运行时,只需两台蒸汽喷射器和一台真空泵投入运行,其余两台真空泵作为备用;当其中任何一台蒸汽喷射器故障时,两台蒸汽喷射器均退出运行,三台真空泵作为备用一起投入运行。这三种运行模式能方便灵活地保证凝汽器正常运行时的背压要求以及在启动时建立起所需要的真空度。该方案特别在夏季工况,可有效提高凝汽器真空;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火电厂凝汽器原真空系统所普遍存在的汽蚀问题,降低震动和噪音;节约除盐水消耗和厂用电,提高设备安全性和机组经济性。相比常规型的3x50%水环式真空泵抽真空系统,蒸汽喷射器与水环式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喷射器和水环式真空泵联合应用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用于维持凝汽器真空状态的抽真空系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喷射器系统、管式冷凝器及真空泵系统,所述喷射器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蒸汽喷射器,两蒸汽喷射器分别与凝汽器的高、低压侧对应连接,蒸汽喷射器的出汽端通过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并由管式冷凝器对蒸汽喷射器排出的混合蒸汽进行冷凝,所述管式冷凝器上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道及疏水排出管道,所述真空泵系统通过不凝气体排出管道与管式冷凝器连接以将管式冷凝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并排出系统外,所述疏水排出管道用于将管式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徐红波李琪王飞任渊源吴骅鸣马炜晨刘炳俊郭凯凯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