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03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在使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可将环氧丙烷气体通过进气管道送入蛇形冷凝管中,制冷系统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并用一号电水泵将冷却水泵入一号水冷管中,一号水冷管与蛇形冷凝管进行换热,环氧丙烷冷却凝结成液体流入集液箱,并最终从一号出液管送出主体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完成基本的冷凝功能,同时在冷却过程中,易有部分环氧丙烷气体来不及凝结就流入集液箱,若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环氧丙烷的逸散,因此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二号连接口和回气管道,将未能冷凝的环氧丙烷气体送回进气管道,进行二次冷凝,进一步保障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环氧丙烷,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原料,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丙烯类衍生物,环氧丙烷为无色醚味液体,低沸点、易燃,有手性,工业品一般为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水部分混溶,与乙醇、乙醚混溶。与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二氯甲烷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有毒,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可损伤眼角膜和结膜,引起呼吸系统疼痛,皮肤灼伤和肿胀,甚至组织坏死;由于环氧丙烷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因此在使用范围上十分广泛,但是由于其带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小心,同时在加工完成后,由于剩余的环氧丙烷依旧带有毒性,因此需要针对环氧丙烷进行回收处理,避免伤害到工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环氧丙烷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因此在使用范围上十分广泛,但是由于其带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小心,同时在加工完成后,由于剩余的环氧丙烷依旧带有毒性,因此需要针对环氧丙烷进行回收处理,避免伤害到工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侧表面的上端设有吸气风扇,所述吸气风扇的输入端设有进气管道,所述吸气风扇的输出端且在主体壳内部设有蛇形冷凝管,所述蛇形冷凝管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口,所述一号连接口的下端设有集液箱,所述主体壳的内部设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出端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一号电水泵,所述蛇形冷凝管上绕缠连接有一号水冷管,所述一号水冷管的首端伸入水箱内且与一号电水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号水冷管的末端与水箱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液箱的下表面设有电动液阀,所述集液箱侧壁的上端设有二号连接口,所述二号连接口的内部设有滤气止水膜,所述二号连接口的输出端设有回气管道的一端,所述回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出主体壳且与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电动液阀的输出端设有一号出液管的一端,所述一号出液管的一端伸出主体壳外。
[0005]优选的,所述主体壳的左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降温板,所述降温板的内部设有二号水冷管,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二号电水泵,所述二号电水泵的输出端与二号水冷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二号电水泵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环氧丙烷液桶槽,所述底座的侧表面设有缓坡。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壳的侧壁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位置与制冷系统相对应。
[0008]优选的,所述集液箱的前表面设有透明视窗。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其有益效果为:
[0010](1)该技术可完成基本的冷凝功能,同时在冷却过程中,易有部分环氧丙烷气体来不及凝结就流入集液箱,若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环氧丙烷的逸散,因此该技术增设二号连接口和回气管道,将未能冷凝的环氧丙烷气体送回进气管道,进行二次冷凝,进一步保障了该技术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0011](2)环氧丙烷的沸点为34℃,在较热的室温下也有可能挥发,因此增设降温板,在进行环氧丙烷收集时,可将料桶放在两个降温板之间,降温板对通过其内部的二号水冷管对料桶进行降温,可有效避免环氧丙烷在桶内进行挥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主体壳及其相关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底座及其相关结构的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主体壳、2

吸气风扇、3

进气管道、4

蛇形冷凝管、5

一号连接口、6

集液箱、7

制冷系统、8

水箱、9

一号电水泵、10

一号水冷管、11

电动液阀、12

二号连接口、13

滤气止水膜、14

回气管道、15

一号出液管、16

底座、17

降温板、18

二号水冷管、19

二号电水泵、20

环氧丙烷液桶槽、21

缓坡、22

散热板、23

透明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包括主体壳1,所述主体壳1侧表面的上端设有吸气风扇2,所述吸气风扇2的输入端设有进气管道3,所述吸气风扇2的输出端且在主体壳1内部设有蛇形冷凝管4,所述蛇形冷凝管4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口5,所述一号连接口5的下端设有集液箱6,所述主体壳1的内部设有制冷系统7,所述制冷系统7的输出端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内部设有一号电水泵9,所述蛇形冷凝管4上绕缠连接有一号水冷管10,所述一号水冷管10的首端伸入水箱8内且与一号电水泵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号水冷管10的末端与水箱8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液箱6的下表面设有电动液阀11,所述集液箱6侧壁的上端设有二号连接口12,所述二号连接口12的内部设有滤气止水膜13,所述二号连接口12的输出端设有回气管道14的一端,所述回气管道14的另一端伸出主体壳1且与进气管道3相连通,所述电动液阀11的输出端设有一号出液管15的一端,所述一号出液管15的一端伸出主体壳1外,在使用该技术时,可将环氧丙烷气体通过进气管道3送入蛇形冷凝管4中,制冷系统7对水箱8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并用一号电水泵9将冷却水泵入一号水冷管10中,一号水冷管10与蛇形冷凝管4进行换热,环氧丙烷冷却凝结成液体流入集液箱6,并最终从一号出液管15送出主体壳1,该技术可完成基本的冷凝功能,同时在冷却过程中,易有部分环氧丙烷气体来不及凝结就流入集液箱6,若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环氧丙烷的逸散,因此该技术增设二号连接口12和回气管道14,将未能冷凝的环氧丙烷气体送回进气管道3,进行二次冷凝,进一步保障了该技术的易用
性和安全性。
[0018]具体而言,所述主体壳1的左侧设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降温板17,所述降温板17的内部设有二号水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丙烷回收用冷凝器,包括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1)侧表面的上端设有吸气风扇(2),所述吸气风扇(2)的输入端设有进气管道(3),所述吸气风扇(2)的输出端且在主体壳(1)内部设有蛇形冷凝管(4),所述蛇形冷凝管(4)的末端设有一号连接口(5),所述一号连接口(5)的下端设有集液箱(6),所述主体壳(1)的内部设有制冷系统(7),所述制冷系统(7)的输出端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内部设有一号电水泵(9),所述蛇形冷凝管(4)上绕缠连接有一号水冷管(10),所述一号水冷管(10)的首端伸入水箱(8)内且与一号电水泵(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号水冷管(10)的末端与水箱(8)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液箱(6)的下表面设有电动液阀(11),所述集液箱(6)侧壁的上端设有二号连接口(12),所述二号连接口(12)的内部设有滤气止水膜(13),所述二号连接口(12)的输出端设有回气管道(14)的一端,所述回气管道(14)的另一端伸出主体壳(1)且与进气管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乾坤王建广王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