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95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0
一种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包括机架;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与机架的上部固定;导轨,设在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的上方;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设在机架上且向上伸展到导轨的下方;一组周转筐和一组与周转筐的数量相等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一组物件接应机构,配设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特点:还包括有一组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其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构成滚动副;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与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连接,周转筐背板与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连接。优点:确保周转筐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降低噪声;避免周转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倾或晃摆情形;简化结构,方便制造与装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轻工产品流水线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轻工产品主要指服饰,但并非绝对限于服饰,例如可以是鞋帽、箱包、人偶玩具,甚至可以是电子电气产品,等等。
[0003]以前述的服饰为例,如业界所知,一件服饰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裁剪、缝制、开钮扣洞、钉钮扣(简称“钉扣”)、装袋片、装衣领、装袖子、装门襟和熨烫等若干个工序,这些工序往往以分工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讲,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流水线作业方式的长处在于:能将本来分散工作的员工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降低品质批量问题,同时能使跟班的班组长保持对每个工位的管理与跟踪,及时处理生产线异常问题;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线有效管理,可提升员工士气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工位上的员工的潜能,将瓶颈工序及隐蔽资源目视化,使团队所有员工共同关注瓶颈工序,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依靠团队力量相互督导并彼此协助,方便管理者管理好生产线,最终在轻松愉快的工作乐趣中提高效率;能将产量、品质、个人实际完成的时间数据适时传输到电脑,并依需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软件分析而得以了解每个员工实际完成的时间,使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了解实际生产状况,帮助管理者管理好员工并调整员工的分工,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
[0004]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大量见诸与轻工产品特别是与服饰生产循环传输装置相关的技术信息,例如CN107814133B(一种单、双线互换智能节拍流水线系统)、CN201721962U(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102807061B(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202585159U(一种控制开关和采用该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86U(一种设有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91U(一种设有感应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3728035U(一种流水线装置)、CN104139962B(一种带式循环传感装置)、CN204096561U(一种带毛刷的带式循环传输装置)、CN202296226U(单件节拍式流水槽)、CN108584295A(节能降噪循环传输装置等等)。
[0005]典型如CN112875173A(一种单、双线互换流水线)、CN112875174A(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CN112875175A(一种单、双线互换循环传输装置)和CN112896970A(工位可选择的物件循环传输装置),等等。
[0006]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上述专利文献特别是对CN112875175A以及CN112896970A的阅读可知:普遍是将前述的周转筐的背壁(即“背板”,以下同)在与导轨构成滚动副的状态下再与链条直接连接的,具体是在周转筐的背壁上通过位于同一纵轴线上的上、中、下三个滚轮在以导轨形成滚动副的同时再通过周转筐连接板与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连接。这种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周转筐的背壁(即“周转筐背板”,以下同)与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连接,因而周转筐的重心既不在导轨上,也不在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上,于是在周
转筐运行传输链条带动周转筐运行的过程中易出现摇摆晃动之类的情形,从而影响周转筐的运行平稳效果,一方面容易损及周转筐,另一方面不利于对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的保护,再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噪声;其二,为了满足使前述的上、中、下三个滚轮与导轨构成滚动副的要求,因而需要使用上下对应的并且形状和大小相一致的导轨,于是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而且给制造与装配造成麻烦并且有失经济性;其三,由于相对于一个周转筐而言使用了上、中、下三个滚轮,在将周转筐通过前述三个滚轮与一对导轨配合时,配合效果是难以保障的,特别是中间的滚轮与上部的一根导轨的下表面的接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确保周转筐在运行过程中的理想的平稳性而得以避免损及链条及周转筐并且避免产生噪声污染、有利于使周转筐的背壁与导轨形成良好的滚动副、有益于使导轨由两根变为一根而得以减少导轨的数量以及简化结构并且体现良好的经济性的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
[0008]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一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该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与所述机架的上部固定;一导轨,该导轨设置在所述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该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向上伸展到对应于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下方;一组周转筐和一组与周转筐的数量相等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一组周转筐的周转筐底板朝向一组周转筐的周转筐背板的一侧与周转筐背板的下边沿形成铰接关系,而周转筐底板远离周转筐背板的一侧形成对周转筐的周转筐腔底部开启或关闭的自由侧并且由所述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托持或解除托持,一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在对应于周转筐底板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上;一组物件接应机构,该组物件接应机构分别配设在所述机架的前侧和后侧;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一组周转筐的数量相等的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该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且与导轨构成滚动副;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的周转筐背板与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机架左支座、机架右支座、机架左立柱、机架右立柱、机架前横梁和机架后横梁,机架左支座与机架右支座彼此左右对应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机架左立柱通过机架左立柱支撑座与机架左支座的右侧上部固定,机架右立柱与机架左立柱相对应并且该机架右立柱通过机架右立柱支撑座与机架右支座的左侧上部固定,机架前横梁以及机架后横梁彼此前后平行,机架前横梁的左端在对应于机架左立柱的前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左立柱支撑座的上部固定,而机架前横梁的右端在对应于机架右立柱的前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右立柱支撑座的上部固定,机架后横梁的左端在对应于机架左立柱的后方的位置与机架左立柱支撑座的上部固定,而机架后横梁的右端在对应于机架右立柱的后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右立柱支撑座的上部固定,机架前横梁的中部由机架前横梁支承腿支承于地坪上,而机架后横梁的中部由机架后横梁支承腿支承于地坪上;所述的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同时与机架左立柱以及机架右立柱的上
部固定;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机架左支座以及所述机架的机架右支座上;在所述一组周转筐的周转筐背板上各开设有用于将周转筐背板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连接的周转筐背板固定螺钉孔,在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带动与所述导轨构成滚动副的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循着导轨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的一组周转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一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该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与所述机架(1)的上部固定;一导轨(3),该导轨(3)设置在所述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该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向上伸展到对应于所述导轨(3)的长度方向的下方;一组周转筐(5)和一组与周转筐(5)的数量相等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6),一组周转筐(5)的周转筐底板(51)朝向一组周转筐(5)的周转筐背板(52)的一侧与周转筐背板(52)的下边沿形成铰接关系,而周转筐底板(51)远离周转筐背板(52)的一侧形成对周转筐(5)的周转筐腔底部开启或关闭的自由侧并且由所述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6)托持或解除托持,一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周转筐底板(51)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上;一组物件接应机构(7),该组物件接应机构(7)分别配设在所述机架(1)的前侧和后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一组周转筐(5)的数量相等的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该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设置在所述导轨(3)上并且与导轨(3)构成滚动副;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连接,所述的周转筐背板(52)与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机架左支座(11)、机架右支座(12)、机架左立柱(13)、机架右立柱(14)、机架前横梁(15a)和机架后横梁(15b),机架左支座(11)与机架右支座(12)彼此左右对应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机架左立柱(13)通过机架左立柱支撑座(131)与机架左支座(11)的右侧上部固定,机架右立柱(14)与机架左立柱(13)相对应并且该机架右立柱(14)通过机架右立柱支撑座(141)与机架右支座(12)的左侧上部固定,机架前横梁(15a)以及机架后横梁(15b)彼此前后平行,机架前横梁(15a)的左端在对应于机架左立柱(13)的前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左立柱支撑座(131)的上部固定,而机架前横梁(15a)的右端在对应于机架右立柱(14)的前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右立柱支撑座(141)的上部固定,机架后横梁(15b)的左端在对应于机架左立柱(13)的后方的位置与机架左立柱支撑座(131)的上部固定,而机架后横梁(15b)的右端在对应于机架右立柱(14)的后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右立柱支撑座(141)的上部固定,机架前横梁(15a)的中部由机架前横梁支承腿(15c)支承于地坪上,而机架后横梁(15b)的中部由机架后横梁支承腿(15d)支承于地坪上;所述的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同时与机架左立柱(13)以及机架右立柱(14)的上部固定;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机架左支座(11)以及所述机架(1)的机架右支座(12)上;在所述一组周转筐(5)的周转筐背板(52)上各开设有用于将周转筐背板(52)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连接的周转筐背板固定螺钉孔(521),在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带动与所述导轨(3)构成滚动副的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循着导轨(3)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的一组周转筐(5);所述一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周转筐底板(51)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的长度方向的前侧以及后侧;所述物件接应机构(7)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横梁(15a)的前侧以及机架后横梁(15b)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转筐翻转底板托护支承机构(2)包括周转筐底板左托臂(21)、周转筐底板右托臂
(22)、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和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周转筐底板左托臂(21)的形状呈C字形并且该周转筐底板左托臂(21)的中部同时与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的左端以及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左端固定;周转筐底板右托臂(22)的形状呈)字形并且该周转筐底板右托臂(22)的中部同时与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的右端以及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右端固定,在所述一组周转筐(5)途经所述周转筐底板左托臂(21)以及周转筐底板右托臂(22)时所述周转筐底板(51)处于关闭状态,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以及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彼此在长度方向保持平行,在该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和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之间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机架左立柱(13)的上部以及所述机架右立柱(14)的上部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周转筐底板托臂连结支承板(25),对应于机架左立柱(13)的周转筐底板托臂连结支承板(25)与机架左立柱(13)的上部固定,而对应于机架右立柱(14)的周转筐底板托臂连结支承板(25)与机架右立柱(14)固定,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与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长度方向的相向一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周转筐底板托臂横梁空间(26),并且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的中部通过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支承柱(231)支承在所述机架前横梁(15a)上,而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中部通过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支承柱(241)支承在所述机架后横梁(15b)上;所述导轨(3)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以及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各通过导轨腾空支承柱(31)支承在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与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朝向上的一侧,并且该导轨(3)的长度方向的下方与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以及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之间保持有导轨腾空支承柱(31)的高度程度的导轨腾空空间(3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机架左支座(11)以及机架(1)的机架右支座(12)上的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向上伸展到对应于所述导轨(3)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的所述导轨腾空空间(32)内;在开设于所述一组周转筐(5)的周转筐背板(52)上的所述周转筐背板固定螺钉孔(521)上配设有用于将周转筐背板(52)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连接的周转筐背板固定螺钉(5211),所述的一组周转筐翻转底板启闭控制机构(6)分别设置在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的前侧以及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固定座(42)、电机固定座调整装置(43)、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44)、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45)、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46)、滚轮架连接板(47)、从动轮轴支承座(48)和从动轮轴支承座调整装置(49),电机(41)以纵向悬臂状态与电机固定座(42)固定并且由电机固定座(42)连同电机(41)左右调整地设置在电机固定座调整装置(43)上,该电机固定座调整装置(43)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机架左支座(11)上,所述电机(41)的电机轴(411)由下向上伸展到电机固定座(42)的上方并且通过电机轴轴承(4111)与电机固定座(42)转动配合,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44)位于所述导轨腾空空间(32)内并且对应于所述导轨(3)的左端下方,该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44)的中央位置固定在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轴(441)的上端,而该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轴(441)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横梁空间(26)的左端的位置向下伸展并且通过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轴联轴节(4411)与所述的电机轴(411)传动连接,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45)位于所述导轨腾空空间(32)内并且对应于所述导轨(3)的右端下方,该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45)的中央位置固定在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轴(451)的上端,该周转筐运行传
输从动轮轴(451)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横梁空间(26)的右端的位置向下伸展并且通过从动轮轴下轴承(4511)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轮轴支承座(48)上,该从动轮轴支承座(48)左右调整地设置在从动轮轴支承座调整装置(49)上,而该从动轮轴支承座调整装置(49)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机架右支座(12)上,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46)的左端套置在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44)上,而右端套置在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45)上,滚轮架连接板(47)的数量与所述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的数量相等并且与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连接,在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链条(46)运行时,由滚轮架连接板(47)带动周转筐背板过渡连接机构(8)在与所述导轨(3)构成滚动副的状态下连同所述周转筐(5)运行;在所述机架左立柱(13)上设置有一主动轮轴左右位移调整装置(132),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主动轮轴(441)在对应于该主动轮轴左右位移调整装置(132)的位置配设有一主动轮轴轴承(4412);在所述机架右立柱(14)上设置有一从动轮轴左右位移调整装置(142),所述周转筐运行传输从动轮轴(451)在对应于该从动轮轴左右位移调整装置(142)的位置配设有一从动轮轴上轴承(4512);在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2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周转筐底板托臂前横梁槽(232),在所述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24)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周转筐底板托臂后横梁槽(2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筐运行稳定的轻工产品生产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轴支承座调整装置(49)的结构是与所述电机固定座调整装置(43)相同的,该电机固定座调整装置(43)包括电机固定座前调整导轨(431)、电机固定座后调整导轨(432)、电机固定座前调整螺杆(433)和电机固定座后调整螺杆(434),电机固定座前调整导轨(431)以及电机固定座后调整导轨(432)以彼此前后平行并且相互间隔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机架左支座(11)的上部,电机固定座前调整导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术超贾利鸽曹许生陈斌邓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