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39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6
一种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包括机架;前、后环形导轨,彼此前后对应且与机架固定;周转筐左、右驱动机构,两者彼此传动连接;一组前周转筐、一组后周转筐、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和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特点:一组前周转筐朝向一组后周转筐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前周转筐背板,前周转筐背板的下部与一组前周转筐的前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且在前周转筐背板的下部有前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一组后周转筐朝向一组前周转筐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后周转筐背板,后周转筐背板的下部与一组后周转筐背板边沿铰接且在后周转筐背板的下部有后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优点:满足单、双线的互换要求,避免损坏服饰部件以及避免对传动部件产生不利影响;节省能耗。节省能耗。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


[0001]本技术属于轻工产品流水线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即为单线与双线可相互变换的节拍式生产流水线,上面提及的轻工产品主要指服饰,但并非限于服饰,例如可以是鞋帽、箱包、电子电气产品、人偶玩具,等等。
[0003]以服装生产厂商为例,一件服装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裁剪、缝制、开钮扣洞(即“开扣眼”)、锁眼钉钮扣(简称“锁眼钉扣”)、装袋片、装衣领、装袖子、装门襟、缝标识和熨烫等等若干个工序,这些工序往往以分工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讲,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流水线作业方式的长处在于:能将本来分散工作的员工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降低品质批量问题,同时能使跟班的班组长保持对每个工位的管理与跟踪,及时处理生产线异常问题;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线有效管理,可提升员工士气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工位上的员工的潜能,将瓶颈工序及隐蔽资源目视化,使团队所有员工共同关注瓶颈工序,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依靠团队力量相互督导并彼此协助,方便管理者管理好生产线,最终在轻松愉快的工作乐趣中提高效率;能将产量、品质、个人实际完成的时间数据适时传输到电脑,并依需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软件分析而得以了解每个员工实际完成相应工序的时间,使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了解实际生产状况,帮助管理者管理好员工并调整员工的分工,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
[0004]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针对服饰加工的并且与上述单、双线互换流水线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7814133B推荐的“一种单、双线互换智能节拍流水线系统”,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客观上能兑现在其说明书第0013段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该CN107814133B存在的欠缺由CN111573159A推荐的“单、双线互换流水线”的技术方案所弥补。
[0005]上述CN111573159A尽管既弥补了CN107814133B的欠缺,又客观上得以兑现在其说明书第0017段所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当由挡板升降驱动机构工作而使单线运行升降板向上升起时,则可满足前后两条流水线的单线运行要求,前传送带以及后传送带能各自满足相应的工艺要求,也就是既作为前、后两条流水线的前传送带以及后传送带可互不干涉地满足工人对两种不同款式的服饰产品的加工要求。当挡板升降驱动机构反向工作而使单线运行升降板向下位移,使原来的两条单线变为一条宽线,以应对工序多相对复杂的服饰加工要求,并且宽线运行时,前、后节拍式传送机构能使前、后传送带体现彼此步调一致的效果。但是,由于单线运行升降板向下位移,从而使先前两条流水线的前传送带与后传送带之间产生了单线运行升降板的厚度程度的缝隙(隙道),于是在前述一条宽线运行状态下,由于服饰相对柔顺,因而极易进入前、后传送带之间,即进入由原来的单线运行升降板下降而出现的槽之间,一方面会损及服饰部件,另一方面会使服饰部件
嵌入传动部件而引起停机乃至引发不希望出现的事故;其二,尽管可以省去周转筐,即利用前、后传送带工位分隔板在前、后传送带上分隔出工位腔(即工件腔),但是因需要由前、后传送带驱动机构整体地带动前、后传送带,因而需要由足够功率的动力机构驱动,于是不利于节省电能消耗;其三,前后输送带采用履带或皮带,只能单向运行,不能随意切换做到双向均可运行的效果,不便于生产线的流程布局,比如:前面流水线是从左到右运行,后面的流水线就只能从右到左运行,不能做到原材料统一从左到右出成品,影响流程布局,会出现流程倒流。鉴于前述,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将两条单线变为一条宽线使用时能将两条单线之间的周转筐底板隙道充分封闭而得以防止服饰部件嵌入周转筐底板隙道并且避免损坏服饰部件以及避免对传动部件产生不利影响乃至出现事故、有利于变传送带传动为由链条带动周转筐与周转筐导轨构成滚动副而得以显著减小动力驱动机构的驱动功率以体现节省电能消耗的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
[0007]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包括一机架;一前环形导轨和一后环形导轨,该前环形导轨和后环形导轨彼此前后对应并且与所述机架固定;一周转筐左驱动机构、一周转筐右驱动机构,周转筐左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端,周转筐右驱动机构在与周转筐左驱动机构相对应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右端,并且周转筐左驱动机构与周转筐右驱动机构彼此传动连接;一组前周转筐、一组后周转筐、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和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数量与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数量相等并且彼此保持前后对应的关系,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与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前环形导轨构成滚动副,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与所述周转筐右驱动机构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后环形导轨构成滚动副,一组前周转筐的数量与所述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数量相等并且固定在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的上部,一组后周转筐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的数量相等并且固定在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的上部,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前周转筐背板,该前周转筐背板的下部与一组前周转筐的前周转筐底板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的一侧的前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并且在该前周转筐背板的下部构成有一伸展到前周转筐底板的下方的前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朝向所述一组前周转筐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与所述前周转筐背板相对应的后周转筐背板,该后周转筐背板的下部与一组后周转筐的后周转筐底板朝向一组前周转筐的一侧的后周转筐背板边沿铰接并且在该后周转筐背板的下部延伸有一伸展到后周转筐底板的下方的后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当所述前周转筐背板以及后周转筐背板各自向上翻转转到趋向于竖起状态时,所述一组前周转筐以及一组后周转筐由所述前周转筐背板以及后周转筐背板分隔而使所述一组前周转筐以及一组后周转筐分别形成两条单线窄幅流水线;当所述前周转筐背板以及后周转筐背板各自向下翻转到分别趋向于与所述前周转筐底板以及后周转筐底板重叠的状态时,所述一组前周转筐以及一组后周转筐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彼此相通而共同形成一条宽幅流水线,并且在该状态下,由所述前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与后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共同地将形成于前
周转筐底板与后周转筐底板之间的周转筐底板隙道遮蔽。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各具有一前周转筐左壁板和一前周转筐右壁板,前周转筐左壁板与前周转筐右壁板彼此左右对应,并且在前周转筐左壁板朝向所述前周转筐背板的一侧向右折展有一前周转筐背板左贴靠折边,而在前周转筐右壁板朝向所述前周转筐背板的一侧向左折展有一前周转筐背板右贴靠折边;所述前周转筐背板的下部通过前周转筐背板铰链与一组前周转筐中的各前周转筐底板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的一侧的前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并且当前周转筐背板向上翻转到趋向于竖直状态的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包括一机架(1);一前环形导轨(2)和一后环形导轨(3),该前环形导轨(2)和后环形导轨(3)彼此前后对应并且与所述机架(1)固定;一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一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左端,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在与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相对应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右端,并且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与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彼此传动连接;一组前周转筐(6)、一组后周转筐(7)、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和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的数量与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的数量相等并且彼此保持前后对应的关系,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与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前环形导轨(2)构成滚动副,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与所述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连接并且同时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构成滚动副,一组前周转筐(6)的数量与所述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的数量相等并且固定在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的上部,一组后周转筐(7)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的数量相等并且固定在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6)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7)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前周转筐背板(61),该前周转筐背板(61)的下部与一组前周转筐(6)的前周转筐底板(62)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7)的一侧的前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并且在该前周转筐背板(61)的下部构成有一伸展到前周转筐底板(62)的下方的前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611),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7)朝向所述一组前周转筐(6)的一侧的板体构成为与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相对应的后周转筐背板(71),该后周转筐背板(71)的下部与一组后周转筐(7)的后周转筐底板(72)朝向一组前周转筐(6)的一侧的后周转筐背板边沿铰接并且在该后周转筐背板(71)的下部延伸有一伸展到后周转筐底板(72)的下方的后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711);当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以及后周转筐背板(71)各自向上翻转转到趋向于竖起状态时,所述一组前周转筐(6)以及一组后周转筐(7)由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以及后周转筐背板(71)分隔而使所述一组前周转筐(6)以及一组后周转筐(7)分别形成两条单线窄幅流水线;当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以及后周转筐背板(71)各自向下翻转到分别趋向于与所述前周转筐底板(62)以及后周转筐底板(72)重叠的状态时,所述一组前周转筐(6)以及一组后周转筐(7)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彼此相通而共同形成一条宽幅流水线,并且在该状态下,由所述前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611)与后周转筐背板遮缝扩展边(711)共同地将形成于前周转筐底板(62)与后周转筐底板(72)之间的周转筐底板隙道(10)遮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6)各具有一前周转筐左壁板(63)和一前周转筐右壁板(64),前周转筐左壁板(63)与前周转筐右壁板(64)彼此左右对应,并且在前周转筐左壁板(63)朝向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的一侧向右折展有一前周转筐背板左贴靠折边(631),而在前周转筐右壁板(64)朝向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的一侧向左折展有一前周转筐背板右贴靠折边(632);所述前周转筐背板(61)的下部通过前周转筐背板铰链(612)与一组前周转筐(6)中的各前周转筐底板(62)朝向所述一组后周转筐(7)的一侧的前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并且当前周转筐背板(61)向上翻转到趋向于竖直状态的程度时,该前周转筐背板(61)的左端后侧面与所述前周转筐背板左贴靠折边(631)的前侧面贴靠,而前周转筐背板(61)的右端后侧面与所述前周转筐背板右贴靠折边(632)的前侧面贴靠;所述一组后周转筐(7)各具有一后周转筐左壁板(73)和一后周转筐右壁板(74),后周转筐左壁板(73)与后周转筐右壁板(74)彼此左右对应,并且在后周
转筐左壁板(73)朝向所述后周转筐背板(71)的一侧向右折展有一后周转筐背板左贴靠折边(731),而在后周转筐右壁板(74)朝向所述后周转筐背板(71)的一侧向左折展有一后周转筐背板右贴靠折边(732);所述后周转筐背板(71)的下部通过后周转筐背板铰链与一组后周转筐(7)中的各后周转筐底板(72)朝向所述一组前周转筐(6)的一侧的后周转筐底板边沿铰接,并且当后周转筐背板(71)向上翻转到趋向于竖直状态的程度时,该后周转筐背板(71)的左端前侧面与所述后周转筐背板左贴靠折边(731)的后侧面贴靠,而后周转筐背板(71)的右端前侧面与所述后周转筐背板右贴靠折边(732)的后侧面贴靠;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右端的所述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连接并且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构成滚动副的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的结构是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左端的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连接并且与所述前环形导轨(2)构成滚动副的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的左端上部构成有一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并且在对应于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右侧的位置以平行于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状态构成有一周转筐左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2);在所述机架(1)的右端上部构成有一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并且在对应于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左侧的位置以平行于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状态构成有一周转筐右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4);在所述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前环形导轨左上支承柱(111),而在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后环形导轨左上支承柱(112),在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前环形导轨左下支承柱(113),而在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后端朝向下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后环形导轨左下支承柱(114);在所述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前环形导轨右上支承柱(131),在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后端朝向上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后环形导轨右上支承柱(132),而在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前环形导轨右下支承柱(133),在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的后端朝向下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后环形导轨右下支承柱(134);所述前环形导轨左上支承柱(111)的上端与所述前环形导轨(2)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前环形导轨左下支承柱(113)的下端与前环形导轨(2)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后环形导轨左上支承柱(112)的上端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后环形导轨左下支承柱(114)的下端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前环形导轨右上支承柱(131)的上端与所述前环形导轨(2)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前环形导轨右下支承柱(133)的下端与前环形导轨(2)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后环形导轨右上支承柱(132)的上端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后环形导轨右下支承柱(134)的下端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支承在所述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与周转筐左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2)之间;所述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支承在所述环形导轨右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3)与周转筐右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4)之间;所述的一组前周转筐引导机构(8)在同时与所述前环形导轨(2)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构成滚动副的状态下载着与其上部固定的所述一组前周转
筐(6)沿着前环形导轨(2)运动;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在同时与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构成滚动副的状态下载着与其上部固定的所述一组后周转筐(7)沿着后环形导轨(3)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双线可互换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4)包括左驱动电机(41)、左驱动减速箱(42)、左驱动主动齿轮(43)、左驱动传动链条(44)、左传动轮轴(45)、左传动轮轴主动链轮(46)、左传动轮轴从动链轮(47)、前周转筐引导机构牵引链条(48)、左传动轮轴前支承板(49a)和左传动轮轴后支承板(49b),左传动轮轴前支承板(49a)在对应于所述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前端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前环形导轨(2)的左端,左传动轮轴后支承板(49b)在对应于所述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的后端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后环形导轨(3)的左端,并且左传动轮轴前、后支承板(49a、49b)彼此前后对应,左驱动电机(41)在对应于所述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与所述周转筐左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2)之间的位置与左驱动减速箱(42)传动配合并且由左驱动减速箱(42)连同左驱动电机(41)与一对左驱动减速箱固定座(421)固定,而该对左驱动减速箱固定座(421)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分别与环形导轨左固定立柱支承横梁(11)以及周转筐左驱动机构固定横梁(12)固定,左驱动减速箱(42)的左驱动减速箱轴(422)朝向前,左驱动主动齿轮(43)固定在左驱动减速箱轴(422)上,左传动轮轴(45)的前端以及后端各通过左传动轴支承轴承座(451)分别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传动轮轴前支承板(49a)以及左传动轮轴后支承板(49b)上,在左传动轮轴(45)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左驱动主动齿轮(43)的左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左传动轮轴驱动齿轮(452),左驱动传动链条(44)的一端套置在左传动轮轴驱动齿轮(452)上,另一端套置在左驱动主动齿轮(43)上,左传动轮轴主动链轮(46)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左传动轮轴(45)的前端,左传动轮轴从动链轮(47)转动地设置在用于驱使所述的一组后周转筐引导机构(9)沿着所述后环形导轨(3)运动的所述周转筐右驱动机构(5)上,前周转筐引导机构牵引链条(48)的一端套置在左传动轮轴主动链轮(46)上,另一端套置在所述左传动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术超贾利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