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12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4
一种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属于轻工产品流水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机架,在该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机架台;一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该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台上;一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该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上;一组周转筐,该组周转筐以腾空于所述机架台的上方的状态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连接,并且该组周转筐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与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构成滚动副;一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该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端的下部并且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传动连接。减小功率消耗;操作省力;不会出现物件掉落的情形;增进对整机的观瞻效果;方便操作与装配。作与装配。作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轻工产品流水线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也可称“周转筐单循环传输装置”,上面提及的轻工产品主要指服饰,但并非限于服饰,例如可以是鞋帽、箱包、电子电气产品、人偶玩具,等等。
[0003]以服装生产厂商为例,一件服装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裁剪、缝制、开钮扣洞、钉钮扣(简称“钉扣”)、装袋片、装衣领、装袖子、装门襟和熨烫等若干个工序,这些工序往往以分工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讲,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流水线作业方式的长处在于:能将本来分散工作的员工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降低品质批量问题,同时能使跟班的班组长保持对每个工位的管理与跟踪,及时处理生产线异常问题;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线有效管理,可提升员工士气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工位上的员工的潜能,将瓶颈工序及隐蔽资源目视化,使团队所有员工共同关注瓶颈工序,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依靠团队力量相互督导并彼此协助,方便管理者管理好生产线,最终在轻松愉快的工作乐趣中提高效率;能将产量、品质、个人实际完成的时间数据适时传输到电脑,并依需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软件分析而得以了解每个员工实际完成的时间,使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了解实际生产状况,帮助管理者管理好员工并调整员工的分工,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
[0004]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不乏见诸针对服饰加工的并且与上述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有所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7814133B推荐的“一种单、双线互换智能节拍流水线系统”,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客观上能兑现在其说明书第0013段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该专利对单、双线之间的转换是通过A线滚筒电磁离合器、B线滚筒电磁离合器以及A线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来保障的,而电磁离合器存在诸如空转力矩大、衔铁盘卡死或动作失灵、摩擦片易磨损需及时更换、线圈可靠性相对低、间隙调整繁琐、易打滑发热乃至线圈短路而无法启动之类的问题,因而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并且增加了流水线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增大了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检护工作量;另外,前述CN107814133B还存在如下欠缺:当处于单线运行或称单线运转时,由于流水线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两传送带(A线物料传送带和B线物料传送带),使两条传送带必须处于相同的方向运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依据工艺要求使两传送带的运行方式相反,以体现犹如U字形的运转模式,所谓的U字形的运转模式(即为U字形流水槽的运行模式),对此可参见CN201721962U(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102807061B(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202585159U(一种控制开关和采用该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86U(一种设有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91U(一种设有感应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3728035U(一种流水线装置)、CN104139962B(一种带式循环传输装置)、CN204096561U(一种带毛刷的带式循环传输装
置)、CN202296226U(单件节拍式流水槽)、CN108584295A(节能降噪循环传输装置)、DE4140576A1、EP0623530A1、US4050575A、US4697693A、US4548315A、FR2237822A和JP2000

219309A,等等。
[0005]CN111573159A推荐的“单、双线互换流水线”由于摒弃了电磁离合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良好地弥补了上述CN107814133B的欠缺,并且客观地兑现了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样中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CN111573159A仍然存在如下欠缺:其一,由于相邻工位之间的空间是由传送带工位分隔板直接在相对较宽即需要满足一定宽度的并且为无端点的传送带上分隔形成的,因而传送带驱动机构带动传动带主从动轮轴运动并由传送带主从动轮轴带动套置于传送带主从动轮轴之间的前述传送带连同前述传送带工位分隔板运动的电能能耗是较大的,也就是说传送带驱动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传送带驱动电机因功率大而导致电能消耗大,这对于使用该种设备生产产品的厂商而言不利于合理节省成本;其二,由于相邻工位之间的空间由间隔分布在传送带上的传送带工位分隔板分隔而成,该相邻工位之间的空间实质上替代了周转筐,具体而言,由围护板的内侧、两相邻工位之间的空间以及传送带的表面协同形成了相当于一个周转筐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是以传送带的表面为依托的,因而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物件置于远低于围护板的上平面的传送带上,于是给操作者的取放带来不便,易使操作人员感到疲劳,例如操作者的手需要频繁翻越围护板才得以探入前述空间内取放工件;其三,如前述,由于由围护板的内壁、两相邻的传送带工位分隔板以及传送带表面协同配合而形成的空间替代了先有技术中的周转筐,因而当传送带连同以其为载体设置的传送带工位分隔板在运动至拐弯处(即“改向处”)如传送带主动轮轴并在经过拐弯处由先前朝向上的状态演变为朝向下的状态时,如果未能及时将位于传送带工位分隔板之间的工件取离,那么必然会掉落至镂空的机架底部,一方面捡拾麻烦,另一方面容易脏及工件,再一方面如果不及时捡离,则存在干涉传送带连同传送带工位分隔板正常运行之虞;其四,由于采用了传送带工位分隔板,因而需要在围护框的两端各留出供传送带工位分隔板改向时通过的并且能由上向下直接观察到毫无遮掩的整个传送带驱动机构以及地坪的镂空空间,于是一方面或式或少对观瞻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会使在线操作人员尤其是位于两端工位处的操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其五,由于整体结构相对复杂,因此不仅制造及安装相对麻烦,而且既有失经济性,又会在日常使用中增加检护工作量,例如采用两幅帘式的传送带、驱使两幅帘式的传送带运动的两个传送带驱动机构(专利称“前、后传送带驱动机构”)、依据对传送带的涨紧度调整的四个传动带涨紧调整装置、满足单线与双线转换要求的单线运行升降隔板及其升降机构,等等,满足这些相对复杂部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要求是相对严苛的。鉴于前述状况,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小驱使周转筐节拍式传送机构运行的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的功率而得以节省电能消耗、有利于在线作业人员方便地向周转筐取放工件而得以体现操作省力、有便于使周转筐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于同一水平状态而得以杜绝工件掉落至地坪的情形发生、有助于将围护框的围护框腔底板整体封闭而得以消除镂空空间并且既可增进观瞻效果又能消除恐惧感、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制
造与装配并且得以节省使用者的设备投资成本以及体现使用中的便利性并且减少检护工作量的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
[0007]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包括一机架,在该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机架台;一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该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台上;一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该周转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包括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上部设置有一机架台(11);一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该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设置在所述机架台(11)上;一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该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设置在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上;一组周转筐(4),该组周转筐(4)以腾空于所述机架台(11)的上方的状态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连接,并且该组周转筐(4)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与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构成滚动副;一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该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一端的下部并且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台(11)具有一围护框(111),该围护框(111)与机架台(11)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并且高起于机架台(11)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位于围护框(111)内的空间构成为围护框腔(1111);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在对应于围护框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传动连接的所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右端的下部;所述的一组周转筐(4)在对应于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围护框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的所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包括纵立柱(21)、上导轨固定横梁(22)、下导轨固定横梁(23)、上导轨(24)和下导轨(25),纵立柱(21)的数量有自左向右间隔分布于所述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的一组,该纵立柱(21)的底部与机架台(11)固定,而纵立柱(21)的上部朝着远离机架台(11)的方向向上伸展,上导轨固定横梁(22)与纵立柱(21)的上部固定,下导轨固定横梁(23)对应于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下方并且与纵立柱(21)的下部固定,上导轨(24)构成有一上导轨腔(241),该上导轨腔(241)的腔壁与纵立柱(21)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上导轨腔(241)的左端以及右端分别与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固定,下导轨(25)构成有一下导轨腔(251),该下导轨腔(251)的腔壁与纵立柱(21)的下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下导轨腔(251)的左端以及右端分别与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固定;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与所述上导轨固定横梁(22)以及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左端连接并且还与上导轨固定横梁(22)以及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右端连接;所述的一组周转筐(4)与所述上导轨(24)以及下导轨(25)构成滚动副;所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下导轨腔(251)的右端的位置隔着所述机架台(11)安装在机架(1)的右端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转筐单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包括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和周转筐连接链条(33),主动链轮(31)在对应于所述上导轨(24)与下导轨(25)的右端之间的位置固定在主动链轮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术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