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90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其于母座的壳体上成型有定位部,于公座的连接部上成型有与定位部相配合的凹槽,使壳体与连接部的端面分别形成一两侧较宽、中间较窄的开口,因定位部与凹槽形状的限制,公座上的连接部仅可以一固定角度由母座的插入口插入,不会因斜向插入而造成公座连接部的边角尖端处撞击并破坏母座内部的端子座及端子,且当公、母座相互穿设时,母座形成有定位部的端面会抵靠在公座凹槽的底部,可避免公座因插入太深而撞击并破坏母座内部的端子座及端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于母座上成型有定位 部,于公座上成型有与定位部相配合的凹槽,使两者可相互套合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项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相关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且不断朝更 加轻薄短小的目标改进,以期带给使用者更便利好用的产品。该等产品用以充电或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的连接器,随着机体的縮小,也设计得益加袖珍,参见图4所示, 一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其包括一母座 30及一公座40,母座30主要设置于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内部,其壳体 31相对两侧面上分别成型有可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相互固设连接的卡榫 311与焊接部312,另外尚有一微向壳体31内部突伸的弹片310,母座30 内部则设置一具有数根端子的端子座33,使端子一端位于壳体31内部,另 一端突伸出壳体31 —端面的开口,以便与电子设备电路板上的电路相接, 而壳体31的另一端面的开口则成型为一插入口 32;公座40主要设置于传输设备(图中未示)的一端,其包括一具有数根 端子410的端子座41,以及一包覆于端子410外周围的连接部42,此连接 部42两侧面的前端分别设有一卡扣片420,以此连接部42由母座30的插 入口 32穿设入母座30内部,当连接部42两侧面上的卡扣片420通过壳体 31两侧面上的弹片310时,可提醒使用者此处为一适当的插入深度,让公 座40内部的端子410与母座30内部的端子相接,达到连接电子及传输设 备的目的。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其中壳体31及连接部42的上、下两平面皆分别 成型为无凹凸起伏的表面,所以公座40的连接部42可能因使用者操作不 当而斜向由母座30的插入口 32穿设入其中,造成连接部42的边角尖端处 撞击并破坏母座30内部的端子座33及端子,另外,公座40与母座30间 仅以卡扣片420及弹片310的配合,以提醒使用者该处为一适当的插入深度,但施力不当的使用者仍有可能使公座40的连接部42插入过深,而撞 击并破坏了母座30内部的端子座33及端子,故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确有其 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的连接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引 导公座插入母座的方向,且可避免插入过深的连接器。为达到前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有一母座及一公座,其特征在于该母座包含一壳体及一端子座,壳体成型为一中空的筒体,其两端面 分别成型为一开口,端子座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一开口为一插入口,壳 体的两平面片体上,至少于其中一片体的平面上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该定位部是由壳体设有插入口的端面向壳体的平面的中间突出延伸;该公座包含一端子座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覆于端子座的外周围, 且由连接部的一端面向平面中间延伸成型有至少一凹槽。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连接器,其于母座的壳体的平面上成型有定 位部,于公座的连接部的平面上成型有与母座的壳体形状相配合的凹槽, 定位部与凹槽皆由其端面向该平面的中间延伸。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母座与公座分别于其平面上成型有定位部 与凹槽,使其相互穿设的端面形成为中间较窄、两侧较宽的开口,因此当 公座斜向插入母座时,因公座的端面的两侧较宽,无法由开口中央插入母 座中,是故公座仅能由一方向插入母座中,且因受到定位部与凹槽形状的 限制,母座的定位部的端面会抵靠于公座的凹槽的底部,如此可避免因施 力不当而插入过深,达到避免公座撞击并破坏母座内部端子座及端子的目 的。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母座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2所示,本技术连接器包括有一母座10及一公座20,其中母座10主要设于电子设备内部,包含有一壳体11及一端子座14;该壳体ll成型为一中空的筒体,其两端面分别成型为一开口,其中一开口为一插入口 12,于其两侧面上分别成型有一中间微向壳体11内部突伸 的弹片110,两侧面上靠近两端面处分别成型有一向下延伸的卡榫111以及 一焊接部112,以卡榫lll穿设一电路板或基板(图中未示),再将焊接部 112焊于电路板上以固定母座10于电路板上的位置,壳体11相对的两平面 片体上,至少于其中一片体的平面上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13,该定位部13 是由壳体11设有插入口 12的端面向壳体11的平面的中间突出延伸,使得 插入口 12成型为一中间较窄、两侧较宽的开口;该端子座14设置于壳体11内部,其由绝缘材料制成,且成型为一矩 形块体,端子座14上设有数根相互平行的端子,使该端子的一端位于壳体 11内部靠近插入口 12处,另一端由壳体11的另一开口突伸出壳体11外部, 以便与电子设备电路板上的电路相接;参见图3所示,母座10的另一实施例,由其壳体lla的片体端面向一 平面的中间突出延伸成型有二定位部13a,使该插入口 12a成型为一中间及 两侧较宽、设有定位部13a处则较窄的开口;公座20主要设于传输设备(图中未示)的一端,用以与设于电子设备 内部的母座10相接,以为该电子设备充电,或输出、入其中的资料,此公 座20包含一端子座21及一连接部22;该端子座2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成型为一矩形块体,且于其上设有数 根相互平行的端子210,使得当公座20穿设入母座10内部时,可以此端子 210与母座10内部的端子相接触,借此连接该传输设备与该电子设备;该连接部22包覆于端子210的外周围,于其两侧面上靠近端面处设有 一卡扣片220,连接部22配合母座10的定位部13的形状,亦由其一端面 向平面中间延伸成型有至少一凹槽23,凹槽23与连接部22之端面平行的 一边为一挡止部230。当公座20的连接部22由母座10的插入口 12穿设于其中时,因定位部13与凹槽23的形状的限制,故公座20上的连接部22仅可以一固定角 度由母座10的插入口 12插入,若使用者因操作不当而将公座20以一斜向 角度插向母座10,公座20的端面的两侧会因宽度大于母座10插入口 12中 间的宽度而无法进入,且除了当公座20侧面的卡扣片220通过母座10侧 面的弹片110时,可提醒使用者此处为一适当的插入深度外,母座10的定 位部13的开口端亦会抵靠于公座20的凹槽23的挡止部230上,可避免公 座20因施力不当而插入过深,达到防止母座10内端子座14及端子遭到撞 击而破坏的目的。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10a母座 110弹片 112焊接部 13、 13a定位部 20公座 210端子 220卡扣片 230挡止部 31壳体 311卡榫 32插入口 40公座 410端子 420卡扣片11、 lla壳体 111卡榫12、 12a插入口 14端子座21端子座 22连接部 23凹槽 30母座 310弹片 312焊接部 33端子座 41端子座 42连接部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包括有一母座及一公座,其特征在于该母座包含一壳体及一端子座,壳体成型为一中空的筒体,其两端面分别成型为一开口,端子座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一开口为一插入口,壳体的两平面片体上,至少于其中一片体的平面上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该定位部是由壳体设有插入口的端面向壳体的平面的中间突出延伸;该公座包含一端子座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覆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有一母座及一公座,其特征在于:    该母座包含一壳体及一端子座,壳体成型为一中空的筒体,其两端面分别成型为一开口,端子座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一开口为一插入口,壳体的两平面片体上,至少于其中一片体的平面上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该定位部是由壳体设有插入口的端面向壳体的平面的中间突出延伸;    该公座包含一端子座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覆于端子座的外周围,且由连接部的一端面向平面中间延伸成型有至少一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惠耀
申请(专利权)人: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