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85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安装在制冷组件上的保温组件,以及安装在保温组件上的连接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空冷器、制冷机组、十硝换冷器、旁路阀、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根据外界温度选择是否运行空冷器和制冷机组,确保冷媒温度满足十硝换冷器的使用要求,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可用于新建项目或旧项目改造,可缓解制冷机组制冷量不足的问题;结构简单,无易损件,维修方便,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在寒冷地区,效果明显,可大大降低制冷装置的高耗能问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可大大延长了制冷机组制冷剂氟利昂的使用时间,有客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客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客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排放
,具体为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很多地区的煤化工废水已经实现零排放。其他地区的煤化工、石油化工废水要求进行零排放,也势在必行。而零排放中分盐结晶中,为了确保硫酸钠品质,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冷冻结晶是首选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硫酸钠分盐的冷冻机组存在以下问题:
[0003]1、进料温度一般在100℃以上,需要降至5摄氏度,能耗高;
[0004]2、设备复杂,高负荷工况下,检维修频繁;
[0005]3、采用的制冷剂一般为氟利昂,对环境污染大。
[0006]为此,提出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安装在制冷组件上的保温组件,以及安装在保温组件上的连接组件;
[0009]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空冷器、制冷机组、十硝换冷器、旁路阀、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
[0010]所述空冷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体与制冷机组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体与十硝换冷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旁路阀安装于第二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十硝换冷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体与空冷器的进水口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半圆板体、第一连接板、隔热板和保温板;
[0013]所述半圆板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板体套设于第四管体的外侧,所述半圆板体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连接板。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管体的外侧且位于半圆板体的内部套设有保温板。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热板套设于保温板的外侧,所述隔热板位于半圆板体的内部。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插接杆、凹槽、第一通孔、插接槽、凸起部和第二通孔;
[0017]一个所述半圆板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另一个所述半圆板体的下表面均匀一体成型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凹槽的内部。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半圆板体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插入有插接杆,两个相邻所述插接杆的一端焊接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凹槽连通,所述凹槽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接槽。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
[0020]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根据外界温度选择是否运行空冷器和制冷机组,确保冷媒温度满足十硝换冷器的使用要求,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可用于新建项目或旧项目改造,可缓解制冷机组制冷量不足的问题;结构简单,无易损件,维修方便,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在寒冷地区,效果明显,可大大降低制冷装置的高耗能问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可大大延长了制冷机组制冷剂氟利昂的使用时间,有客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第四管体与半圆板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第四管体与半圆板体连接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插接杆与凸起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图3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制冷组件;11、空冷器;12、制冷机组;13、十硝换冷器;14、旁路阀;15、第一管体;16、第二管体;17、第三管体;18、第四管体;20、保温组件;21、半圆板体;22、第一连接板;23、隔热板;24、保温板;30、连接组件;31、第二连接板;32、插接杆;33、凹槽;34、第一通孔;35、插接槽;36、凸起部;3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10,安装在制冷组件10上的保温组件20,以及安装在保温组件20上的连接组件30;
[0031]制冷组件10包括空冷器11、制冷机组12、十硝换冷器13、旁路阀14、第一管体15、第二管体16、第三管体17和第四管体18;
[0032]空冷器1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体15与制冷机组12的进水口连通,制冷机组12的出
水口通过第三管体17与十硝换冷器13的进水口连通,旁路阀14安装于第二管体16的外侧,第二管体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15和第三管体17连通。
[003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十硝换冷器13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体18与空冷器11的进水口连通。
[00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保温组件20包括半圆板体21、第一连接板22、隔热板23和保温板24;
[0035]半圆板体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半圆板体21套设于第四管体18的外侧,半圆板体2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2;四个第一连接板22配合,将两个半圆板体21连接。
[003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四管体18的外侧且位于半圆板体21的内部套设有保温板24;保温板24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树脂,用以保持第四管体18内的温度。
[003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隔热板23套设于保温板24的外侧,隔热板23位于半圆板体21的内部;通过以上设置,隔热板23的材质为气凝胶毡,用于隔绝外界温度。
[003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连接板31、插接杆32、凹槽33、第一通孔34、插接槽35、凸起部36和第二通孔37;
[0039]一个半圆板体2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33,另一个半圆板体21的下表面均匀一体成型有凸起部36,凸起部36插入凹槽33的内部;通过以上设置,凸起部36插入凹槽33内,为连接相贴附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2作定位准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组件(10),安装在制冷组件(10)上的保温组件(20),以及安装在保温组件(20)上的连接组件(30);所述制冷组件(10)包括空冷器(11)、制冷机组(12)、十硝换冷器(13)、旁路阀(14)、第一管体(15)、第二管体(16)、第三管体(17)和第四管体(18);所述空冷器(1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体(15)与制冷机组(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制冷机组(12)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体(17)与十硝换冷器(1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旁路阀(14)安装于第二管体(16)的外侧,所述第二管体(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15)和第三管体(1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硝换冷器(13)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体(18)与空冷器(11)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用复合动力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20)包括半圆板体(21)、第一连接板(22)、隔热板(23)和保温板(24);所述半圆板体(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板体(21)套设于第四管体(18)的外侧,所述半圆板体(2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克范贾月林梁国利段二平李霞赵学雷张显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