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4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该上盘平针棱角块中,通过对棱角块的结构进行设计,使第一平针限位件和第二平针限位件相配合,对织针的运动轨迹进行引导,使织针稳定运动,有效保持纱线的形状。另外,在沿出针方向上,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出端位于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通过将导出轨道的导出端设置于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可以进一步保持纱线的形状,尤其是保持纱线成圈弧线的稳定外形,有效避免出现线圈松散的问题,提高面料的品质。提高面料的品质。提高面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

技术介绍

[0002]平针是纺织过程中的一个较为常用的针织阶段,在平针阶段,织针主要起到勾住纱线并保持纱线的形状,以促进针织的顺利进行。目前,虽然平针针织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基本满足纺织过程对平针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平针过程中,由于织针棱角块的结构设计制约,纱线形状的稳定性欠佳,容易出现线圈松散的问题,进而导致面料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所述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线圈松散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包括平针基座、第一平针限位件和第二平针限位件;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均凸出于所述平针基座,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形成供织针通过的织针轨道;
[0006]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平针导入部和第一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平针导入部和第二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入轨道,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出轨道;
[0007]在沿出针方向上,所述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出端位于所述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具有第一平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一平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具有第一平针导出曲面,所述第一平针导出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具有第二平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二平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具有第二平针导出曲面,所述第二平针导出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一平针导出曲面与所述第二平针导出曲面平行。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针导出曲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平针导出曲面为圆弧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的远离所述织针轨道的一侧具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安装压纱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织针轨道的外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导入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针导入曲面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入曲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在导入口的位置呈八字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棱角块以用于安装所述出针棱角块。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织针轨道错位设置。
[0016]一种针织圆机棱角座,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盘平针棱角块。
[0017]上述上盘平针棱角块中,通过对棱角块的结构进行设计,使第一平针限位件和第二平针限位件相配合,对织针的运动轨迹进行引导,使织针稳定运动,有效保持纱线的形状。具体地,第一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平针导入部和第一平针导出部,第二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平针导入部和第二平针导出部;第一平针导入部和第二平针导入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入轨道,第一平针导出部和第二平针导出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出轨道。织针在导入轨道和导出轨道内稳定运动,保持纱线的形状。另外,在沿出针方向上,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出端位于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通过将导出轨道的导出端设置于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可以进一步保持纱线的形状,尤其是保持纱线成圈弧线的稳定外形,有效避免出现线圈松散的问题,提高面料的品质。
[0018]进一步地,在上述上盘平针棱角块中,将上盘平针棱角集成为整块棱角块,能够进一步保持织针运行的流畅性,进一步提高纱线形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面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集圈压纱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成圈压纱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含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含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平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棱角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主视图;
[0029]图11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俯视图;
[0030]图12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13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4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5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盘的配合示意图;
[0034]图16为“三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为“五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标记说明:
[0037]10、集圈压纱片;11、集圈压纱部;1101、集圈压纱平面;1102、端面;12、集圈导入部;1201、集圈导入曲面;13、集圈压纱片安装部;1301、通孔。
[0038]20、成圈压纱片;21、成圈压纱部;2101、第一子压纱平面;2102、过渡曲面;2103、第二子压纱平面;2104、端面;22、成圈压纱片安装部;2201、通孔;23、成圈导入部;2301、成圈导入曲面。
[0039]30、压纱装置;31、压纱片基座;32、第一子基座;33、第二子基座;34、第三子基座;35、第四子基座。
[0040]40、含针棱角块;41、含针基座;42、第一含针限位件;4201、第一含针导入部;42011、第一含针导入曲面;4202、第一含针导出部;42021、第一含针导出平面;4203、第一含针过渡部;42031、第一含针过渡曲面;43、第二含针限位件;4301、第二含针导入部;43011、第二含针导入曲面;4302、第二含针导出部;43021、第二含针导出平面;4303、第二含针过渡部;43031、第二含针过渡曲面;44、织针轨道;45、安装孔。
[0041]50、出针棱角块;51、出针基座;52、第一出针限位件;5201、第一出针导入部;5202、第一出针抬升部;5203、第一出针平缓部;5204、第一出针再升部;5205、第一出针下降部;53、第二出针限位件;5301、第二出针导入部;5302、第二出针抬升部;5303、第二出针平缓部;5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针基座、第一平针限位件和第二平针限位件;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均凸出于所述平针基座,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形成供织针通过的织针轨道;所述第一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平针导入部和第一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二平针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平针导入部和第二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入轨道,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和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配合形成平针导出轨道;在沿出针方向上,所述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出端位于所述平针导出轨道的导入端的前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机上盘平针棱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具有第一平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一平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具有第一平针导出曲面,所述第一平针导出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二平针导入部具有第二平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二平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平针导入部;所述第二平针导出部具有第二平针导出曲面,所述第二平针导出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平针导出部;所述第一平针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国张华宋彦关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