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70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该出针棱角块中,通过第一出针限位件和第二出针限位件的配合,在沿织针运动方向上,依次形成出针导入轨道、出针抬升轨道、出针平缓轨道、出针再升轨道以及出针导出轨道。通过对出针棱角块的结构进行设计,在出针棱角块上形成多个高低不同的轨道,这样在针织过程中,在出针阶段,通过各轨道的配合,织针出针轨迹的调整能够有效改善纱线张力,有效降低面料表面出现针痕、漏丝等问题的风险,提高面料的表面品质。表面品质。表面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

技术介绍

[0002]针织空气层面料以手感舒适、蓬松柔软、排汗保暖以及吸湿透气等性能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而“五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针织空气层面料的使用性能,拓宽了针织空气面料的使用范围。尽管“五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在加工“五文治”型针织空气面料时,传统的针织设备得到的面料表面容易出现针痕、漏丝等问题,这样会导致面料的表面品质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以及棱角座,所述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能够有效降低面料表面出现针痕、漏丝等问题的风险,提高面料的表面品质。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包括出针基座、第一出针限位件以及第二出针限位件;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均凸出于所述出针基座,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形成供织针通过的织针轨道;
[0006]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一出针导入部、第一出针抬升部、第一出针平缓部、第一出针再升部以及第一出针下降部;
[0007]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二出针导入部、第二出针抬升部、第二出针平缓部、第二出针再升部以及第二出针下降部;
[0008]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配合形成出针导入轨道,所述第一出针抬升部和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配合形成出针抬升轨道,所述第一出针平缓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平缓部配合形成出针平缓轨道,所述第一出针再升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再升部配合形成出针再升轨道,所述第一出针下降部和所述第二出针下降部配合形成出针导出轨道。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具有第一出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一出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所述第一出针抬升部具有第一出针抬升曲面,所述第一出针抬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所述第一出针平缓部具有第一出针平缓平面,所述第一出针平缓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平缓部;所述第一出针再升部具有第一出针再升曲面,所述第一出针再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再升部;所述第一出针下降部具有第一出针下降曲面,所述第一出针下降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下降部;
[0010]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具有第二出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二出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具有第二出针抬升曲面,所述第二出针抬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抬升部;所述第二出针平缓部具有第二出针平缓平面,所述第二出针平缓平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平缓部;所述第二出针再升部具有第二出针再升曲面,所述第二出针
再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再升部;所述第二出针下降部具有第二出针下降曲面,所述第二出针下降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下降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导入方向上,所述第一出针导入曲面和所述第二出针导入曲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在导入口的位置呈八字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针抬升曲面与所述第二出针抬升曲面平行,所述第一出针平缓平面与所述第二出针平缓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出针再升曲面与所述第二出针再升曲面平行,所述第一出针下降曲面与所述第二出针下降曲面平行。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针下降曲面的导出端与所述第一出针平缓平面平齐,所述第二出针下降曲面的导出端与所述第二出针平缓平面平齐。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针再升曲面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高度差为4.5cm~5.5cm。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棱角块以用于安装所述出针棱角块。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织针轨道错位设置。
[0018]一种针织圆机棱角座,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针棱角块。
[0019]上述出针棱角块中,通过第一出针限位件和第二出针限位件的配合,在沿织针运动方向上,依次形成出针导入轨道、出针抬升轨道、出针平缓轨道、出针再升轨道以及出针导出轨道。通过对出针棱角块的结构进行设计,在出针棱角块上形成多个高低不同的轨道,这样在针织过程中,在出针阶段,通过各轨道的配合,织针出针轨迹的调整能够有效改善纱线张力,有效降低面料表面出现针痕、漏丝等问题的风险,提高面料的表面品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集圈压纱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成圈压纱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含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含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平针棱角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棱角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针织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主视图;
[0030]图11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俯视图;
[0031]图12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3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4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15为图9对应的针织圆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盘的配合示意图;
[0035]图16为“三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为“五文治”型针织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标记说明:
[0038]10、集圈压纱片;11、集圈压纱部;1101、集圈压纱平面;1102、端面;12、集圈导入部;1201、集圈导入曲面;13、集圈压纱片安装部;1301、通孔。
[0039]20、成圈压纱片;21、成圈压纱部;2101、第一子压纱平面;2102、过渡曲面;2103、第二子压纱平面;2104、端面;22、成圈压纱片安装部;2201、通孔;23、成圈导入部;2301、成圈导入曲面。
[0040]30、压纱装置;31、压纱片基座;32、第一子基座;33、第二子基座;34、第三子基座;35、第四子基座。
[0041]40、含针棱角块;41、含针基座;42、第一含针限位件;4201、第一含针导入部;42011、第一含针导入曲面;4202、第一含针导出部;42021、第一含针导出平面;4203、第一含针过渡部;42031、第一含针过渡曲面;43、第二含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针基座、第一出针限位件以及第二出针限位件;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均凸出于所述出针基座,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以用于形成供织针通过的织针轨道;所述第一出针限位件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一出针导入部、第一出针抬升部、第一出针平缓部、第一出针再升部以及第一出针下降部;所述第二出针限位件具有依次排布的第二出针导入部、第二出针抬升部、第二出针平缓部、第二出针再升部以及第二出针下降部;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配合形成出针导入轨道,所述第一出针抬升部和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配合形成出针抬升轨道,所述第一出针平缓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平缓部配合形成出针平缓轨道,所述第一出针再升部和所述第二出针再升部配合形成出针再升轨道,所述第一出针下降部和所述第二出针下降部配合形成出针导出轨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圆机出针棱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具有第一出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一出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所述第一出针抬升部具有第一出针抬升曲面,所述第一出针抬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所述第一出针平缓部具有第一出针平缓平面,所述第一出针平缓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平缓部;所述第一出针再升部具有第一出针再升曲面,所述第一出针再升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再升部;所述第一出针下降部具有第一出针下降曲面,所述第一出针下降曲面朝向所述第二出针下降部;所述第二出针导入部具有第二出针导入曲面,所述第二出针导入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出针导入部;所述第二出针抬升部具有第二出针抬升曲面,所述第二出针抬升曲面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国张华宋彦关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