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61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包括接收洞门,还包括矿山法二衬、超前小导管、玻璃纤维墙以及环框梁;矿山法二衬为接头的前部结构,超前小导管设置在接收洞门四周,玻璃纤维墙为接收洞门的主体结构,环框梁与矿山法二衬端部内侧相连。该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设计合理,为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提供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施工环境,提高了在矿山法隧道下盾构接收施工的安全性。收施工的安全性。收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交通建设蓬勃发展;随着盾构机施工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盾构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对底层及周边环境影响小、人员工作环境好等优点,盾构施工法成为城市地下交通建设的首选工法。但由于受限于城市既有建筑环境影响,盾构机到达接受端的接收方式受到很大的限制,盾构机很难实现竖井直接接收,而更多的采用洞内接收,这就对接收端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其提高了在矿山法隧道下盾构接收施工的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该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包括接收洞门,还包括矿山法二衬、超前小导管、玻璃纤维墙以及环框梁;矿山法二衬为接头的前部结构,超前小导管设置在接收洞门四周,玻璃纤维墙为接收洞门的主体结构,环框梁与矿山法二衬端部内侧相连。
[0006]进一步的:
[0007]所述矿山法二衬中设有二衬钢筋,所述环框梁与二衬钢筋相连接。
[0008]所述接收洞门处设有洞门钢环,洞门钢环上设有止水密封结构。
[0009]还包括矿山法初支,所述矿山法二衬设在矿山法初支的内侧。
[0010]所述超前小导管的顶部为双排导管加固结构,超前小导管的其它部分为单排导管加固结构。
[0011]所述玻璃纤维墙的轮廓与矿山法初支的轮廓一致。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该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设计合理,为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提供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施工环境,提高了在矿山法隧道下盾构接收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接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沿图1中A

A截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沿图1中B

B截面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
矿山法初支、2

矿山法二衬、3

环框梁、4

玻璃纤维墙、5

超前小导管、6

洞门钢
环、7

预埋注浆管、8

盾构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该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包括接收洞门、矿山法初支1、矿山法二衬2、超前小导管5、玻璃纤维墙4以及环框梁3。
[0022]矿山法二衬2设在矿山法初支1的内侧,矿山法二衬2为接头的前部结构,超前小导管设置在接收洞门四周,玻璃纤维墙4为接收洞门的主体结构,环框梁3与矿山法二衬端部内侧相连,结构稳定可靠。
[0023]矿山法二衬2中设有二衬钢筋,环框梁与二衬钢筋相连接;接收洞门处设有洞门钢环6,洞门钢环6上设有止水密封结构,可以为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提供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施工环境。
[0024]玻璃纤维墙4的轮廓与矿山法初支1的轮廓一致;超前小导管的顶部为双排导管加固结构,超前小导管的其它部分为单排导管加固结构。
[0025]具体实例为,超前小导管拱顶以上120
°
,采用双排超前小导管加固结构,拱顶以下240
°
,采用单排超前小导管加固结构,加固长度L=6m,环距0.4m,结构稳定可靠。
[0026]为满足盾构机壳体8出洞要求,在矿山法与盾构法隧道接口位置,矿山法隧道需在原开挖面基础再往下开挖,放坡45
°
,空推段二衬浇筑距离环框梁内径径向距离不得小于15cm。
[0027]本技术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设计合理,为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提供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施工环境,提高了在矿山法隧道下盾构接收施工的安全性。
[0028]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城市地铁施工中征地拆迁困难、施工工期紧张等一系列施工难题,提供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接收的接头结构,提高了在矿山法隧道下盾构接收施工的安全性。
[0029]当矿山法隧道先完成施工时,盾构推进进入矿山法隧道,为了确保掌子面土体稳定,防止地下水涌入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掌子面完成后,对矿山法隧道与盾构隧道接头4.5m范围内采用超前小导管对土体进行水平注浆加固,提高土体的强度和自立性。加固范围见矿山法隧道端墙加固如图3所示。
[0030]为满足盾构机出洞要求,在矿山法与盾构法隧道接口位置,矿山法隧道需在原开挖面基础再往下开挖750mm,在环框梁1.95m处开始放坡下挖,放坡45
°
,空推段二衬浇筑距离环框梁内径径向距离不得小于15cm。
[0031]矿山法隧道开挖完成后,在端头墙位置水平放置玻璃纤维筋格栅(不可采用钢管,防止盾构机进出洞时对掌子面扰动过大,盾构机螺旋机被卡),玻璃纤维筋格栅随隧道端头最后两榀密排格栅钢架同步架设,且玻璃纤维筋格栅与钢筋格栅搭接部分采用铅丝绑扎牢固,并采取适当辅助连接措施,确保玻璃纤维筋格栅伸入钢筋格栅长度不小于300mm,绑扎牢固的同时喷混凝土密实。掌子面开挖后立即初喷50mm厚C25混凝土,防止局部坍塌,且要求喷射混凝土与隧道最后三榀密排格栅的喷射混凝土同步施工,水平格栅及纤维筋网绑扎
好后及时喷射混凝土,隧道两端墙全断面采用C25素混凝土封堵,喷射厚度为200mm。
[0032]环框梁与空推段二衬钢筋连接,同时施工浇筑,环框梁内侧预埋洞门钢环,做好内部支撑,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对钢环尺寸有影响;预埋钢环预留预埋注浆管口,预埋注浆管7采用直径42X5mm无缝钢管,每个预埋钢环预埋环向布置十二根注浆管,并用油脂封堵,注浆管口需安装球阀。
[0033]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
[00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包括接收洞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矿山法二衬、超前小导管、玻璃纤维墙以及环框梁;矿山法二衬为接头的前部结构,超前小导管设置在接收洞门四周,玻璃纤维墙为接收洞门的主体结构,环框梁与矿山法二衬端部内侧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法二衬中设有二衬钢筋,所述环框梁与二衬钢筋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盾构机在矿山法隧道内接收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啸峰谭竹青潘真余以明闫鑫雨石福龙周志鹏磨卫俊马立山谢磊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