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窑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48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属于工业炉窑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油管的中空壳体,导热油管的进油口及出油口设于壳体两端外部,壳体中部通过分隔板将壳体内腔分割为水冷腔体及风冷腔体,水冷腔体进水口与冷水管连通,风冷腔体进风口与冷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冷风管内的冷空气在风冷腔体内对导热油进行初步降温,再利用冷水管内冷却水在水冷腔体内对导热油进一步降温,实现对导热油冷却降温的目的;导热油依次经过风冷及水冷,可在导热油降温的同时对空气预热及预热进水,高温导热油对空气预热后再输送至燃烧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燃烧的热效率;水经导热油预热后可进入余热锅炉生产蒸汽,进一步降低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窑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炉窑附属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工业炉窑的导热油系统是用来冷却燃烧装置的,燃烧装置与导热油进行热交换后降温冷却,使燃烧装置维持正常工作温度,而高温导热油则需要通过专用散热器对其进行冷却降温,然后再进入工业窑的冷却系统中循环使用。目前,上述循环冷却工艺中的散热器采用的冷却部件是轴流式风机,采用轴流式风机进行降温工作时噪音大,冷却的效果差,基本达不到理想的冷却效果,且轴流式风机的耗电量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冷却导热油存在冷却效果差、耗电量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油管的中空壳体,所述导热油管的进油口及出油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外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分隔板,用于将壳体的内腔分割为水冷腔体及风冷腔体,所述水冷腔体的进水口与冷水管连通,所述风冷腔体的进风口与冷风管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管自上而下设置于壳体内、且中部贯穿分隔板,所述导热油管的进油口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出油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风冷腔体设置于分隔板的上方,所述风冷腔体的侧壁底部进风口与冷风管相连,所述风冷腔体的侧壁顶部与出风管相连;所述水冷腔体设置于分隔板的下方,所述水冷腔体的侧壁底部进水口与冷水管相连,所述水冷腔体的侧壁顶部与出水管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出风管与空气预热管相连,用于预热燃烧装置的助燃空气;所述冷风管上设有风机。
[0009]优选的,所述冷水管为软水管,所述出水管与余热锅炉连通,用于生成饱和蒸汽。
[0010]优选的,所述风冷腔体及水冷腔体内均设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壳体内壁间设有间隙,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的端部间隙交错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管为螺旋状盘管,所述风冷腔体及水冷腔体内的导热油管管壁上均设有翅片。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导热油管连续折弯呈多排水平并列分布于壳体内,多排导热油管且分两组分布于风冷腔体及水冷腔体内,每组导热油管的两端折弯部分别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包裹隔热套。
[0014]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管的出油口设有过滤器,用于过滤导热油。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分隔板将容纳导热油管的壳体分割为水冷腔体及风冷腔体,利用冷风管内的冷空气在风冷腔体内对导热油进行初步降温,再利用冷水管内冷却水在水冷腔体内对导热油进一步降温,实现对导热油冷却降温的目的;导热油依次经过风冷及水冷,可在导热油降温的同时对空气预热及预热进水,高温导热油对空气预热后再输送至燃烧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燃烧的热效率;水经导热油预热后可进入余热锅炉生产蒸汽,进一步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具体应用图;
[0019]图中:1

导热油管,2

壳体,3

进油口,4

出油口,5

分隔板,6

水冷腔体,7

风冷腔体,8

冷水管,9

冷风管,10

出风管,11

出水管,12

折流板,13

循环泵,14

过滤器,15

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油管1的中空壳体2,所述导热油管1的进油口3及出油口4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两端外部,所述壳体2的中部设有分隔板5,用于将壳体2的内腔分割为水冷腔体6及风冷腔体7,所述水冷腔体6的进水口与冷水管8连通,所述风冷腔体7的进风口与冷风管9连通。其中,所述导热油管1自上而下设置于壳体2内、且中部贯穿分隔板5,所述导热油管1的进油口3设置于壳体2的顶部、出油口4设置于壳体2的底部。导热油自上而下流经壳体,依次经过风冷及水冷的冷却降温,能够确保降温效果,同时有利于实现导热油的余热利用。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腔体7设置于分隔板5的上方,所述风冷腔体7的侧壁底部进风口与冷风管9相连,所述风冷腔体7的侧壁顶部与出风管10相连;所述水冷腔体6设置于分隔板5的下方,所述水冷腔体6的侧壁底部进水口与冷水管9相连,所述水冷腔体6的侧壁顶部与出水管11相连。其中,所述出风管10与空气预热管相连,用于预热燃烧装置的助燃空气;所述冷风管9上设有风机15。高温导热油在风冷腔体首先对空气进行预热,可使预热后的空气进入燃烧装置进行助燃,有效提高燃烧装置的燃烧效率,减少热损失。
[0023]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冷水管8为软水管,所述出水管与余热锅炉连通,用于生成饱和蒸汽。导热油对空气预热后进入水冷腔体,利用导热油的余热对软水管内的软水进一步进行预热,可使其在余热锅炉内快速升温生成水蒸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0024]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风冷腔体7及水冷腔体6内均设有若干个折流板12,所述折流板12的一端固定于壳体2内壁上、另一端与壳体2内壁间设有间隙,且
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12的端部间隙交错设置。图1中风冷腔体及水冷腔体内折流板边缘的单箭头曲线表示气流及水流的流动方向。采用该结构可使风冷腔体内的气流及水冷腔体内的水流呈S形曲折向上流动,延长气流及水流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油与空气及水之间的热交换率,确保导热油的降温效果。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油管1为螺旋状盘管,所述风冷腔体7及水冷腔体6内的导热油管1管壁上均设有翅片。利用翅片能够增加导热油与空气及水之间的热交换面积。
[0026]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为长方体,所述导热油管1连续折弯呈多排水平并列分布于壳体2内,多排导热油管1且分两组分布于风冷腔体7及水冷腔体6内,每组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油管的中空壳体,所述导热油管的进油口及出油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外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分隔板,用于将壳体的内腔分割为水冷腔体及风冷腔体,所述水冷腔体的进水口与冷水管连通,所述风冷腔体的进风口与冷风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管自上而下设置于壳体内、且中部贯穿分隔板,所述导热油管的进油口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出油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腔体设置于分隔板的上方,所述风冷腔体的侧壁底部进风口与冷风管相连,所述风冷腔体的侧壁顶部与出风管相连;所述水冷腔体设置于分隔板的下方,所述水冷腔体的侧壁底部进水口与冷水管相连,所述水冷腔体的侧壁顶部与出水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与空气预热管相连,用于预热燃烧装置的助燃空气;所述冷风管上设有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窑散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黎明齐占为李振兴张惠赵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携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