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91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包括:模芯;绕制在模芯上形成线圈结构的薄膜导线;填充于绕制的薄膜导线之间的浸渍漆层;半叠包绕制于线圈结构上的云母带层;半叠包绕制于云母带层的外表面的薄膜带层;设于薄膜带层的外表面的浸渍树脂层和绝缘灌封树脂层。本申请中采用薄膜导线作为绕制线圈结构的导线,在高频率的供电条件下,满足耐电晕的要求;利用浸渍漆层、云母带层以及薄膜带层较好的绝缘性能提升整个线圈的绝缘性能且提升整个线圈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薄膜带层外表面设置浸渍树脂层和灌封树脂层,进一步提升磁悬浮电磁铁线圈整体的绝缘性能,从而延长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有利于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广泛应用。铁线圈的广泛应用。铁线圈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磁悬浮
,特别是涉及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磁悬浮线圈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轴承等依据磁悬浮技术设计形成的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以磁悬浮列车为例,磁悬浮列车因穿行距离远跨越地域广,往往需要在多种不同地域环境中工作。同样的对于其他利用磁悬浮线圈工作的工业设备和器件,往往也需要适应于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相应的对磁悬浮线圈的耐候性要求也就相对较高。
[0003]但目前常规的磁悬浮线圈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都不可避免的容易出现鼓包、开裂及分层等现象,对使用磁悬浮线圈的器件和设备都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线圈的绝缘性和整体结构强度,延长线圈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包括:
[0006]模芯;
[0007]绕制在所述模芯上形成线圈结构的薄膜导线;
[0008]填充于绕制的薄膜导线之间的浸渍漆层;
[0009]半叠包绕制于所述线圈结构上的云母带层;
[0010]半叠包绕制于所述云母带层的外表面的薄膜带层;
[0011]设于所述薄膜带层的外表面的浸渍树脂层和绝缘灌封树脂层。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导线包括导线和绕包烧结于所述导线表面的薄膜层。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层厚度为0.105mm~0.12mm。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云母带层的厚度为0.2mm~0.4mm。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带层为厚度为0.025mm~0.05mm的绝缘薄膜带。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灌封树脂层的厚度为0.75mm~1.25mm。
[00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灌封树脂层为阻燃树脂层。
[001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薄膜带层和所述浸渍树脂层之间的无碱玻璃丝带。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包括:模芯;绕制在模芯上形成线圈结构的薄膜导线;填充于绕制的薄膜导线之间的浸渍漆层;半叠包绕制于线圈结构上的云母带层;半叠包绕制于云母带层的外表面的薄膜带层;设于薄膜带层的外表面的浸渍树脂层和灌封树脂层。
[0020]本申请中采用薄膜导线作为绕制线圈结构的导线,相对于普通的漆包线结构而
言,能够在高频率的供电条件下,满足耐电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填充于薄膜导线之间的浸渍漆层、绕制于薄膜导线外表面的云母带层、薄膜带层相结合,提升线圈整体的绝缘性能的同时增强线圈整体的结构强度;还利用浸渍树脂层和灌封树脂层进一步增强线圈整体的绝缘性,使得磁悬浮电磁铁线圈整体的绝缘性能和结构强度均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从而延长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目前常规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中的线圈一般都通过漆包线绕制而成,对于漆包线作为导线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在磁悬浮列车等通过斩波器供电的设备中,在斩波器30kHz左右的脉冲供电条件下,普通漆包线不能满足耐电晕使用要求,会导致绝缘提前失效,进而影响整个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正常使用,并严重影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使用寿命。
[0025]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电源是直流电,现有技术方案认为其波形为连续波形,对线圈绝缘未加重视,本申请中考虑到在电源为高频斩波供电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为一系列脉冲,应当重视电磁铁线圈的匝间绝缘,并考虑电晕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使用耐电晕薄膜导线代替普通漆包线作为线圈导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使用寿命。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可以包括:
[0028]模芯1;
[0029]绕制在模芯1上形成线圈结构的薄膜导线2;
[0030]填充于绕制的薄膜导线2之间的浸渍漆层3;
[0031]半叠包绕制于线圈结构上的云母带层4;
[0032]半叠包绕制于云母带层4的外表面的薄膜带层5;
[0033]设于薄膜带层5的外表面的浸渍树脂层6和灌封树脂层7。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薄膜导线2可以采用薄膜层和导线通过高温绕包烧
结于一体的耐电晕的导线结构。该薄膜层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较好绝缘性能且能够耐电晕的材料形成的膜层,薄膜层的单边厚度可以为0.105mm~0.120mm。
[0035]薄膜层与导线为一体化结构使得薄膜导线2的绝缘层连续性好,耐电压冲击性能好,尤其在斩波器30kHz左右的脉冲供电条件下,能够满足普通漆包线所不能满足的耐电晕使用要求。且相对于普通的漆包线而言,薄膜导线2还具有表面的薄膜层韧性好,工艺操作过程不易损伤等优点。
[0036]显然,薄膜导线2绕制于模芯1上,一般需要绕制多层薄膜导线2,形成多匝线圈绕组,而相邻层或者相邻匝的薄膜导线2之间显然并不能毫无间隙的贴合。为此保证相邻层或者相邻匝的薄膜导线2之间的绝缘性能,可以在薄膜导线2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浸渍漆层3。
[0037]在实际生产制备中,可以每绕制完成一层薄膜导线2,即可在薄膜导线2上间涂刷浸渍漆进行匝间固化,使得浸渍漆层3充分填充薄膜导线2之间的间隙。显然该浸渍漆层3可以是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漆层,在薄膜导线2之间的间隙中填充该浸渍漆层3,既能够使得薄膜导线2间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又能够增强薄膜导线2绕制成的线圈结构一体化结构强度。
[0038]在薄膜导线2完全绕制完成,并完成匝间固化之后即可形成完整的线圈结构。对线圈结构整体采用云母带进行半叠包绕制从而使得线圈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绕制在所述模芯上形成线圈结构的薄膜导线;填充于绕制的薄膜导线之间的浸渍漆层;半叠包绕制于所述线圈结构上的云母带层;半叠包绕制于所述云母带层的外表面的薄膜带层;设于所述薄膜带层的外表面的浸渍树脂层和灌封树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导线包括导线和绕包烧结于所述导线表面的薄膜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浮电磁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105mm~0.1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陈健寇铁山曹扬周建容
申请(专利权)人: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