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窝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872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冲窝工装。其中冲窝工装包括压杆、冲头和底座。所述压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冲压头;冲头安装于所述压杆的底端;所述压杆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待加工电缆能够定位安装于所述定位部,所述待加工电缆的冲窝位置位于所述冲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弹簧部件的装配不良导致的产品失效,点火失败问题,同时提升产品装配效率及装配一致性,实现了提高待加工电缆的冲窝位置精度,以及实现了精准控制冲头的冲窝深度,进而提高了待加工电缆的冲窝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窝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冲窝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弹簧部件是航空电缆的重要部件之一,弹簧部件在航空电缆使用过程中,起到紧压功能,保证航空电缆与航空点火器的紧密接触,导通良好。如图1所示,电缆上设置的第一衬套10,弹簧部件20包括第二衬套201和弹簧202,第二衬套201插接于第一衬套10内,第二衬套201插接于第一衬套10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2011,背离第一衬套10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缘2022,弹簧202套设于第二衬套201,且一端抵接于第一衬套10,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衬套201外壁的第二凸缘2022。对第一衬套10进行冲窝,冲窝点为第一凸缘2011提供限位,以使弹簧部件20与第一衬套10连接。
[0003]目前,传统工艺采用手工冲窝的方式,但是,冲窝深度不可控、冲窝位置不可控,冲窝过深或者冲窝位置过大,导致弹簧部件20可移动性差,冲窝过浅则导致弹簧部件20脱落,均无法保证航空电缆与航空点火器的有效连接,导致点火失败。此外,手工作业的方式要求技能较高,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窝工装,配合端子机对待加工电缆进行冲窝,所述端子机包括冲压头,所述待加工电缆包括第一衬套(10)和弹簧部件(20),所述弹簧部件(20)包括第二衬套(201)和弹簧(202),所述第二衬套(201)插接于所述第一衬套(10)内,所述第二衬套(201)插接于所述第一衬套(10)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2011),背离所述第一衬套(10)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凸缘(2022);所述弹簧(202)套设于所述第二衬套(201),且一端抵接于第一衬套(1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衬套(201)外壁的所述第二凸缘(20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窝工装包括:压杆(1),所述压杆(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冲压头;冲头(2),安装于所述压杆(1)的底端;底座(3),所述压杆(1)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3),所述底座(3)设置有定位部(31),所述待加工电缆能够定位安装于所述定位部(31),所述待加工电缆的冲窝位置位于所述冲头(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窝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1)包括连通的半圆槽(311)和方槽(312),所述第一衬套(10)的外壁呈阶梯状,所述第一衬套(10)的小径段(102)能够搭接于所述半圆槽(311),所述第一衬套(10)的大径段(101)位于所述方槽(312)内;所述弹簧部件(20)能够放置于所述方槽(312)内,所述弹簧(202)驱动所述第一衬套(10)的所述大径段(101)抵接于所述方槽(312)的第一侧壁,驱动所述第二衬套(201)远离所述第一衬套(10)一端抵接于所述方槽(312)的第二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窝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组件(4),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定位轴(41)和限位件(42),所述限位件(42)固定于所述定位轴(41),所述定位轴(41)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衬套(201)的内径相同,所述定位轴(41)插接于所述第二衬套(201)的内孔,且所述限位件(42)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衬套(201)远离所述第一衬套(10)一端,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方槽(312)的所述第二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窝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2)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筋(421),所述限位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王耀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