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720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包括两路滑动机构,分别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左踏板及右踏板的下方空间,其中每一路滑动机构均设有导轨以及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有电机,导轨的旁侧铺设有传送带,电机的输出轴具有齿轮与传送带齿接配合从而带动滑块沿导轨前后滑动实现模拟脚踏,控制系统MCU获取用户语音信息转化控制指令,并发出脉冲来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步正转、反转或者控制两路电机的转动圈数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老一代两轮平衡车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控制老一代两轮平衡车实施运动行为。老一代两轮平衡车实施运动行为。老一代两轮平衡车实施运动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机器人的研究领域之中,两轮平衡机器人是一种经典的研究类型,在电子、计算机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两轮小车作为移动机器人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其所占空间小且运动灵活多变,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在日常生活中更成为了一种新型便捷的代步工具。
[0003]目前对于新一代的两轮平衡车,一般集成有语音控制功能,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转化控制指令,实现两轮平衡车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实时控制,从而用于无法或无需进行人为操作的特殊场合,自主完成运动任务。对于老一代的两轮平衡车,由于此前无配置相应功能,因此无法实现,同时因厂家为实现市场控制将芯片完全封死而没有预留接口,外界也无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增语音识别以及相应传感器的形式进行改装升级,致使老一代两轮平衡车停留在原有设计水平,而有需求的用户被迫舍弃老一代两轮平衡车而购买新一代,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用于在老一代两轮平衡车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控制老一代两轮平衡车实施相应运动行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包括额外加装于两轮平衡车内腔的以下各部件:
[0007]控制系统MCU,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底盘;
[0008]语音识别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系统MCU通讯连接;
[0009]两路滑动机构,分别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左踏板及右踏板的下方空间,其中每一路滑动机构均设有一滑动方向与所述踏板前后翘动方向一致的导轨以及套设于所述导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有可正反转的电机,所述导轨的旁侧铺设有与导轨平行的传送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具有齿轮与所述传送带齿接配合从而带动所述滑块沿导轨前后滑动实现模拟脚踏,所述控制系统MCU经由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
[0010]还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所述控制系统MCU执行实现以下控制方法,包括:
[0011]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转化控制指令;
[0012]所述控制系统MCU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出脉冲来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步进行转动圈数相同的正转以驱动两轮平衡车进行向前直行运动,
[0013]或者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步进行转动圈数相同的反转以驱动两轮平衡车进行向后直行运动,
[0014]或者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的转动圈数不同以驱动轮平衡车进行侧向转弯运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2.3N
·
M的57步进电机。
[0016]进一步的,每一路滑动机构当中的所述导轨具有两个,两个导轨呈左右布置相互平行,每个导轨均套设一所述滑块,两个滑块同步滑动,每一路滑动机构还包括有两块与导轨垂直设置的装配板,其中一装配板固定于两个滑块的同向端口,另一装配板与两个滑块的另一端口,所述步进电机的外壳两侧壁被两块所述装配板夹持并固定,且所述装配板的长度与步进电机的外壳侧壁的长度相当。
[0017]进一步的,每一路滑动机构还包括一U形支架,滑动机构中的导轨、滑块、电机以及传送带均设于U形支架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滑动机构通过U形支架整体装配在两轮平衡车内腔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U形支架底部设有柱脚来将所述滑块撑起至离所述底盘设定的高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柱脚具有两个,两个柱脚以所述踏板的转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20]进一步的,每一路滑动机构中还包括有两个张紧轮,所述传送带为一环形带并环套设于两个张紧轮上,两个所述张紧轮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调整所述传输带行进的摩擦力度。
[002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MCU、语音识别模块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底盘的中间,两路滑动机构以控制系统MCU、语音识别模块为中心对称分布。
[002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MCU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出脉冲后进行滑块是否运动的检测,如果没有运动,则持续发送脉冲信号直到滑块运动。
[0023]相比于相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整体的控制机构简单,所需传感器安装便捷且易于处理数据,可将其应用于老一代两轮平衡车进行加装升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0025]2、使用双导轨及滑块置于平衡车上,给予了平衡车合适的重量保证其稳定性。
[0026]3、使用滑块前后移动来控制平衡车,有效模拟了人的脚掌前后倾的控制形式。
[0027]4、使用语音传感器接收用户语音,降低了用户的控制难度,同时使得用户可以不接触平衡车进行操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各功能模块机械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控制方式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电路框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双滑块12行走辅助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系统MCU、平衡车底盘、语音识别模块、两路滑动机构1。
[0034]其中平衡车底盘即常规平衡车的最下层运动机构,对其底部的两个车轮的控制进而能够保持直立平衡,即底盘自身具有维持平衡的功能。
[0035]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MCU使用STC89C51,语音识别模块使用LD3320,两者之间通过I/O通讯连接,并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底盘的中间位置避免影响两轮平衡车底盘的平衡能力。
[0036]本实施例中,两路滑动机构1分别设于常规两轮平衡车的左踏板及右踏板的下方空间,其中两路滑动机结构相同,此处仅对其中一处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其中每一路滑动机构1均设有一滑动方向与踏板前后翘动方向一致的导轨11以及套设于导轨11的滑块12,滑块12的底部固定有可正反转的电机13,由电机13的输出转子控制双滑块12的运动,同时电机13整体跟随滑块12同步运动。导轨11的旁侧铺设有与导轨11平行的传送带14,电机13的输出轴具有齿轮131与传送带14齿接配合从而带动滑块12沿导轨11前后滑动实现模拟脚踏,控制系统MCU经由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机13进行正转或反转。
[0037]上述中,电机13采用2.3N
·
M的57步进电机13以达到滑动位置的精准控制,同步的,电机13驱动器模块使用TB6600升级版驱动控制器进行适配驱动。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MCU通过信号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收发和处理数据并对各模块进行控制。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系统MCU信息,驱动两个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轮平衡车的双滑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额外加装于两轮平衡车内腔的以下各部件:控制系统MCU,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底盘;语音识别模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系统MCU通讯连接;两路滑动机构,分别设于两轮平衡车的左踏板及右踏板的下方空间,其中每一路滑动机构均设有一滑动方向与所述踏板前后翘动方向一致的导轨以及套设于所述导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有可正反转的电机,所述导轨的旁侧铺设有与导轨平行的传送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具有齿轮与所述传送带齿接配合从而带动所述滑块沿导轨前后滑动实现模拟脚踏,所述控制系统MCU经由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还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所述控制系统MCU执行实现以下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转化控制指令;所述控制系统MCU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出脉冲来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步进行转动圈数相同的正转以驱动两轮平衡车进行向前直行运动,或者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步进行转动圈数相同的反转以驱动两轮平衡车进行向后直行运动,或者控制两路滑动机构中的电机的转动圈数不同以驱动轮平衡车进行侧向转弯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采用2.3N
·
M的57步进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滑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路滑动机构当中的所述导轨具有两个,两个导轨呈左右布置相互平行,每个导轨均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