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34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该电连接器是由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所组成,两组件是以一卡扣装置卡设固定,该卡扣装置具有一旋转臂,于该旋转臂的一端两侧各突起形成一圆柱状的旋转轴,旋转轴用于套设第一组件的一侧从而将整个卡扣装置固定于第一组件中,且在旋转臂两侧面设有若干卡持块,其中之一的卡持块与第一组件的扣部形成对应,另外的卡持块则与第二组件的扣部形成对应,利用卡扣装置能确保连接器组件之间的稳固连接,于使用时保持电性讯号传递的顺畅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裝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由多个组件相结 合而成的连接器之卡扣装置。技术背景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及信息产品的应用也越趋普及'计算器系 统及其相关外围产业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计算器的大量普及及加上网络技术 的快速发展,经由网络可以快速的获取所需的资料,更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 服务,计算器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人类更为便捷与舒适的生活环境。现今的因特网持续的快速发展,且应用网络来传输的技术也越来越进步。 为了方便传递信息,藉由各类记忆卡为媒介的方式不断被开发出来,这些与信 息设备互相连接的传输设备,都需要用连接器来与相关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 为因应各式不同结构的连接方式,有些连接器需要是相关组件的结合才可以完 成电性连接"但若缺乏一卡扣装置将相关组件互相固定的话,容易因记忆卡的 插拔作用力与结合方向垂直面受力容易发生移动,使组件间产生松动,而影响 到端子间电性接触的紧密度。为了改善有相连組件连接器所存在的缺点,本案技术人特研发一种用 于相连組件间的卡扣装置,用以解决組件间的连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裝置,利用卡扣裝置可将 连接器相连的組件稳固扣抵,同时达到了持久耐用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该卡扣裝置采用多 组卡持块设计,可将每一组件予以稳固结合。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 用新型连接器卡扣装置中该连接器是由第一組件及第二组件所組成,该第一组 件具有第一绝缘本体,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一端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容置空间, 该等容置空间上下内表面凹陷形成一导引槽,于导引槽的一端设有贯穿第一绝 缘本体的固定孔,用于卡扣结合连接器组件的卡扣裝置组裝于上述的容置空间中;该卡扣裝置具有一旋转臂,该旋转臂一端为一倾斜状便于组装后'灵活旋转, 靠近该倾斜端的两侧面个具有一对称的旋转轴,旋转轴靠近旋转臂前端为一倾 斜面,该倾斜面便于将整个卡扣裝置沿着导引槽组裝于容置空间中,从而将旋 转轴卡设于固定孔中,旋转臂两側具有若干对称的卡持块,当第一组件与第二 组件结合后,旋转卡扣装置将其中靠近旋转轴的一組卡持坱卡设于导引槽中。 第二组件具有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两側各具有一与卡扣装置 卡设结合的凹槽,该等凹槽为一阶梯状,该等阶梯状凹槽与卡扣裝置结合后从 而将第一组件与第二組件结合固定,于凹槽两侧面各具有一卡持槽,该卡持槽 与远离旋转轴的一組卡扣块相卡扣结合,使该卡扣裝置与第二組件于第一组件 与第二組件的结合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具有一稳定固定效果,从而将该连接器组件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其间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通过卡扣裝置旋转臂所具有的卡持块分别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卡持结 合,使该连接器组件之间结合紧密牢固,从而其间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且卡 扣裝置经过多次的扣合与分离仍具有稳固连接器組件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之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之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第一绝缘本体之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卡扣裝置之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绝缘本体之立体图;及 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绝缘本体之另一立体视图。100—连接器组件,2—第一组件,21—绝缘本体组,22—第一绝缘本体,221— 主体部,222—固定臂,223—容置空间,224~导引槽,225—固定孔, 226~对接槽,23—卡扣装置,231—旋转臂,232—旋转轴, 233—倾斜面,234—卡持块,235—卡扣部,236~扳动部,3—第二組件,31— 第二绝缘本体,311—对接凸台,312—凹槽,313_卡持槽.具体实施方式现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连接器卡扣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该连 接器组件100包括有一第一組件2 、一第二組件3及卡扣裝置23 ,该第一组件2 具有一绝缘本体組21 ,该绝缘本体組21具有一第一绝缘本体22 ,卡扣装置23 组裝于第一绝缘本体22 —端的两侧,该卡扣装置23用于将第一組件2与第二 组件3稳固结合。 -请结合图2、3所示,该第一绝缘本体22具有一收容导电端子(未标号) 的主体部221及从主体部221两侧延伸形成的固定臂222 ,两固定臂222靠近主 体部221 —端两侧各具有一容置空间223 ,该等容置空间223上下内表面凹陷形 成一导引槽224 ,该等导引槽224 —端具有贯穿第一绝缘本体22的固定孔225 , 且固定臂222设有容置空间223的一端延伸突出主体部221对接面形成一对接 槽226 ,该对接槽226可防止第一组件2与第二组件3組裝后因受力量而发生移 动近而影响电性接触。请结合图2 、5与6所示,第二组件3具有一第二绝缘本体31 ,该第二绝缘 本体31的对接端延伸形成一对接凸台311 ,该对接凸台3U与第一绝缘本体22的对接槽226结合后防止第一組件2与第二组件3因受力而移动;第二绝缘本 体31的两側各具有一与卡扣裝置23卡设结合的凹槽312 ,该凹槽312为一阶梯 状,该阶梯状凹槽312与卡扣裝置23结合后从而将第一组件2与第二组件3于 结合方向卡扣固定,凹槽312两侧面各具有一卡持槽313 ,该等卡持槽313可与 卡扣装置23中远离旋转轴232的一組卡扣块234卡扣结合。用于卡扣结合连接器組件100的卡扣装置23组裝于上述的容置空间223中, 如图4所示,该卡扣裝置23具有一旋转臂231 ,该旋转臂231 —端为一倾斜端 便于組装后可灵活旋转,靠近该倾斜端的两側面各具有一旋转轴232 ,且该等旋 转轴232的结构偏向一侧,以便在组装时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该旋转轴232 靠近旋转臂231前端具有一倾斜面233 ,该倾斜面233便于将整个卡扣裝置23 沿着导引槽224組裝于容置空间223中,且将旋转轴232卡设于固定孔225中' 旋转臂231两侧设有两组互相对称的卡持块234 ,其中靠近旋转轴232的一组卡 持坱234与第一绝缘本体22的导引槽224配合卡设;而远离旋转轴232的另一 組卡扣块234则与第二绝缘本体31的卡持槽313相卡扣结合,使该卡扣装置23 与第二組件3结合更加紧密牢固,从而将该连接器组件100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使其间具有良好的电性接触。而该旋转臂231远离旋转轴232 —端的两侧面延 伸形成一卡扣第二組件3的卡扣部235谅卡扣部235用于卡设固定第二組件3 , 大致与卡扣部235延伸方向垂直的两侧面各延伸形成一扳动部236 ,积压或拉动 该扳动部236便于卡扣结合或分离连接器组件100。在本实施例中,卡扣坱234的数目为两组,但这并不对技术在实施时 有其它限制,在其它实施态样中卡扣块234的数目可依连接器的结构加以改变。将卡扣裝置23組裝于第一绝缘本体22中,具体如下首先将旋转轴232 收容于导引槽224中,推动该旋转臂231将旋转轴232固定于固定孔225中,从而将整个卡扣裝置23组裝于第一绝缘本体22中;将该连接器組件100结合 时,首先将第一组件2与第二組件3对齐结合,这时第一绝缘本体22的对接槽 226与第二绝缘本体31的对接凸台311套设,然后推动扳动部236将两组卡持 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卡扣装置,该连接器为第一组件(2)及第二组件(3)所组成的连接器组件(100),第一组件(2)及第二组件(3)藉由一卡扣装置(23)加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卡扣装置(23)具有一旋转臂(231),该旋转臂(231)的两侧面各具有一组旋转轴(232)及若干个卡持块(234),靠近旋转轴(232)的一组卡持块(234)卡持于第一组件(2)的导引槽(224)中,另一组卡持块(234)卡设于第二组件(3)的卡持槽(313)中,从而达到稳固该连接器组件(100)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鸿张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