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香精及其发酵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33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酸奶香精及其发酵生产方法,其发酵原料中包含和乳化剂和碳酸氢铵。本申请使用独特配方的发酵原料改善了发酵产物的有机酸组成,改善体香和底香,为酸奶香料提供了更加协调的香气。提供了更加协调的香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奶香精及其发酵生产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食品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酸奶香精及其发酵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酸奶香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香气,其存在于多种食品,如饮料、乳品、冰激凌、烘焙食品、糖果中。而酸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香味成分不可避免要受到破坏和损失,因此上述食品中多要加入酸奶香精来补充香味。酸奶香精可以使用多种香原料调配制备,也可以使用微生物发酵或者辅以酶解制备。一般来说,调配型酸奶香精在香气协调性、口感方法相比发酵型酸奶香精有明显不足,发酵型酸奶香精更适合制备各种高档次食品。
[0003]国内市面上现有的酸奶香精种类并不丰富,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如何进一步提高发酵型酸奶香精的质量,特别是寻求更为协调、圆润、丰满的香气,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主要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从发酵物有机酸组成入手,尝试增加中长链有机酸含量,设计了一种酸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酸奶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原料与水混合;接入乳酸菌发酵;离心取上清作为酸奶香精底料;从底料制备酸奶香精。
[0006]进一步地,所述乳酸菌选自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所述乳酸菌为菌体重量比5:1:1的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菌体重量比3:3:2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或者菌体重量比5:1:5的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奶粉、葡萄糖、乳清粉和乳化剂。
[0009]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选自磷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或焦磷酸钠;乳化剂占奶粉、葡萄糖、乳清粉总质量0.3%

0.5%。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原料还包括碳酸氢铵。
[0011]进一步地,所述碳酸氢铵占奶粉、葡萄糖、乳清粉总质量0.05%

0.2%。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原料由质量比12:1:2的奶粉、葡萄糖、乳清粉,以及占奶粉、葡萄糖、乳清粉总质量0.3%的焦磷酸钠和0.1%碳酸氢铵组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向发酵原料加入发酵原料4

8倍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0.005

0.03%质量的乳酸菌,35

45摄氏度下发酵10

24小时;离心取上清,过滤,得酸奶香精底料;从酸奶香精底料制备酸奶香精。
[0014]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酸奶香精产品。
[0015]本申请中的菌种、各种发酵原料不限定具体菌种或厂家,市售或自由的产品均可用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主要试剂、仪器和方法
[0017]1发酵菌种:
[0018]以下发酵用菌种在CGMCC直接购买或从其他企业获得
[0019]嗜热链球菌:CGMCC 1.2718
[0020]保加利亚乳杆菌:CGMCC 1.2717(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0021]乳酸乳球菌:CGMCC 1.62
[0022]嗜酸乳杆菌:CGMCC 1.2919
[0023]植物乳杆菌:CGMCC 1.572
[0024]以上乳酸菌经过增菌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按照质量百分比配置以下发酵菌种(以下发酵菌种是经过申请人筛选、验证后发酵香料用效果较好的菌种组合):
[0025]混合型乳酸菌1: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为5:1:1;
[0026]混合型乳酸菌2: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为3:3:2;
[0027]混合型乳酸菌3: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5:1:5。
[0028]2发酵方法:
[0029]将脱脂奶粉(新西兰进口,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相同批次)、食品级葡萄糖和乳清粉(常规国产)以12:1:2的质量比例混合,加入混合物6倍质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0.01%质量的上述三种混合型乳酸菌40摄氏度下发酵15小时;离心取上清,经过过滤后用于下述GC/MS检测或者用作酸奶香精底料。
[0030]3 GC/MS检测方法:
[0031]气质联仪器:岛津GC2010

MS,色谱柱为SH

Rxi

5sil(30m
×
0.25mm
×
0.25μm);
[0032]气相条件:进样量1μL、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50:1、氦气载气、1mL/min;2℃/min升温至180℃、12℃/min升温至280℃、保持5min;
[0033]质谱条件:EI源头;电离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180℃,接口温度260℃,扫描质量范围28

40amu。
[0034]实施例2 不同乳酸菌发酵上清中的有机酸含量测定
[0035]使用不同乳酸菌发酵奶粉
[0036]表1三种混合型乳酸菌发酵上清中代表性有机酸含量(各取三批次发酵上清混合测定)
[0037][0038]虽然各种乳酸菌发酵上清中具体有机酸的百分含量差异可能很大,但是从整体看均存在低碳酸(1

6C)含量明显高于中碳酸(6

10C)和高碳酸(10C以上)的情况,百分比含量差距在5倍左右。这也是现有发酵酸奶香精头香突出而体香和底香欠缺的原因。
[0039]实施例3 发酵过程的改进
[0040]为了解决实施例2中的香气问题,我们尝试了改进发酵过程,在实施例1中记载方法的基础上,在脱脂奶粉、葡萄糖和乳清蛋白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按照占脱脂奶粉、葡萄糖和乳清蛋白总质量的百分数计,均购自国内正规食品添加剂企业)以促进脂肪降解。
[0041]表2加入乳化剂后发酵上清中代表性有机酸含量(使用混合型乳酸菌1发酵,各取三批次发酵上清混合测定)
[0042][0043][0044]结果表明,加入乳化剂明显改善了脂肪酸组成,特别是高碳酸含量,但对于在中碳酸体香方面仍有不足。
[0045]实施例4 发酵过程的进一步改进
[0046]基于中碳酸来源于脂肪降解的认识,我们尝试了使用脂肪酶辅助酶解,但发现脂肪酶酶解往往带来偏臭味的不良香气。随后我们从酸奶饼干的制备中获得启示,尝试在脱脂奶粉、葡萄糖和乳清蛋白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按照占脱脂奶粉、葡萄糖和乳清蛋白总质量的百分数计,购自国内正规食品添加剂企业)以进一步调节脂肪降解。
[0047]表3加入碳酸氢铵后发酵上清中代表性有机酸含量(使用混合型乳酸菌1发酵,各取三批次发酵上清混合测定)
[0048][0049]实施例3 香精香气评价
[0050]组织10人的感官评价小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奶香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发酵原料与水混合;接入乳酸菌发酵;离心取上清作为酸奶香精底料;从底料制备酸奶香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乳酸菌选自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乳酸菌为菌体重量比5:1:1的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菌体重量比3:3:2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或者菌体重量比5:1:5的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奶粉、葡萄糖、乳清粉和乳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剂选自磷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或焦磷酸钠;乳化剂占奶粉、葡萄糖、乳清粉总质量0.3%

0.5%。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剑鸣韩振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威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