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53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上方设有床垫板,所述床垫板包括靠背垫板、与靠背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坐垫板、与坐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大腿垫板及与大腿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小腿垫板,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床垫板绕竖直的轴线转动且与坐垫板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靠背垫板于坐垫板的一侧可自动上下翻转,所述大腿垫板和小腿垫板位于坐垫板的另一侧均可自动上下翻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床垫的翻转操作步骤较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便于使用,同时能对使用者臀部进行支撑,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推杆的设置等等特点。减少了推杆的设置等等特点。减少了推杆的设置等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护理床,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91009482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护理床,护理床的床板包括前床板、中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设有前部电动推杆,中床板设有中部电动推杆,后床板设有后部电动推杆,中床板搭配有旋转电机。当需要将护理床上的患者移动至轮椅或其它移动设备上时,前床板前端上翘,中床板后端上翘,后床板后端下翻,此时患者臀部位于前床板与中床板的连接处,患者舒适度较差;随后中床板自转,前床板继续上翘以使前床板竖向设置,中床板平放,后床板继续下翻以使后床板竖向设置,最后患者在其他人帮助下站立并移动至移动设备上。
[0003]上述护理床存在以下缺陷:

使用较为麻烦,操作步骤较多,需要设计的程序和控制按钮更多;

床板由平躺式转变为坐式的过程中,患者的使用舒适性较差;

床板转变为坐式时,中部电动推杆和后部电动推杆占用空间较多,使得床板与下方的床体支架间的距离更长,床板的支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步骤繁琐,且使用舒适性差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上方设有床垫板,所述床垫板包括靠背垫板、与靠背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坐垫板、与坐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大腿垫板及与大腿垫板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小腿垫板,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床垫板绕竖直的轴线转动且与坐垫板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靠背垫板于坐垫板的一侧可自动上下翻转,所述大腿垫板和小腿垫板位于坐垫板的另一侧均可自动上下翻转;本护理床可通过靠背垫板的翻转实现对患者背部的抬起,而大腿垫板及小腿垫板的翻转,使得患者可以在坐垫板支撑下,实现腿部的抬起,避免床尾板对患者自身的转动形成阻挡,从而可以通过坐垫板和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带动患者整体转动,使得患者呈现靠背半躺式的姿态,此时患者靠背在靠背上,同时小腿通过小腿垫板的翻转垂下,只需要医护人员扶起便能使患者双脚与地面接触,便于患者的移动,本护理床使用时床垫的翻转操作步骤较少,能使控制程序和相应按钮设置的更少,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便于使用,同时能对使用者臀部进行支撑,更符合人体力学,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0006]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可绕竖直的轴线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板旋转的旋转加强环和设于旋转加强环轴线处的支承装置,所述旋转加强环的顶面设有与支承装置连接的横梁,所述支承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加强环旋转的第一电动推杆;上述旋转加强环的设置,以便于对整个床架进行支撑,使得旋转加强环可被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并通
过支承装置和横梁的支撑,实现绕轴线转动,从而可带动整个床架实现旋转,支承装置可加强旋转加强环轴线处的结构强度,加强承压能力。
[0007]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加强环的下方设有与床架连接的旋转支撑架,所述旋转支撑架包括若干根相互围合形成闭环的U型固定管和设于U型固定管底部的支撑梁,各个所述U型固定管的凹陷处均设有若干牛眼轮,各个所述牛眼轮的顶端均与旋转加强环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承装置的底部与支撑梁连接;上述U型固定管的设置,以便于对旋转加强环支撑,且与床架焊接形成整体,加强旋转支撑架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旋转加强环可通过各个牛眼轮的支撑,在旋转支撑架上的凹陷处,实现平稳且顺畅的旋转,从而保证了床架旋转时的稳定性。
[0008]作为优选,其中一根所述U型固定管的外侧设有多根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端部设有气缸固定管,所述支承装置的侧壁上设有三角状的限位固定片,所述限位固定片的一角位置处与支承装置连接,所述限位固定片另外两角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气缸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限位固定片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连接;上述限位固定片的设置,使得第一电动推杆与其中一个连接孔连接时,第一电动推杆可驱动支承装置和旋转加强环朝一个方向偏移一定角度,起到对床架旋转角度的控制作用,保证床架可旋转正确的角度,使得患者被旋转至正确的位置并辅助患者下床,避免床架旋转过度或旋转不到位而导致患者无法顺利的下床,而两个连接孔的设置,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可通过与不同连接孔的连接,实现对床架偏转方向的调节,以便于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床架的旋转方向,增加适应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与支撑梁连接的旋转固定轴和设于旋转固定轴周向外侧且与横梁连接的轴承固定筒,所述限位固定片与轴承固定筒的外壁刚性连接,所述轴承固定筒的上端与横梁连接,所述轴承固定筒的上端内缘处和下端内缘处均设有套设于旋转固定轴外壁上的旋转轴承,所述旋转固定轴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覆盖于旋转轴承上方的限位板;上述旋转固定轴和轴承固定筒之间通过旋转轴承连接,使得旋转固定轴与支撑梁连接后形成固定,使得与限位固定片连接的轴承固定筒可在第一电动推杆的控制下,带动横梁和与横梁连接的旋转加强环转动,实现第一电动推杆与旋转加强环的联动控制,同时结构稳定可靠,加强了对床架的支撑强度,使得床架旋转时更加的稳定。
[0010]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加强环的顶面上设有两端朝上倾斜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垫板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板固定于垫板固定管的顶部,所述垫板固定管的内侧固设有支撑横管,所述U型支架和支撑横管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U型支架上与旋转加强环连接的位置处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横管转动连接;上述U型支架与旋转加强环连接,旋转加强环的旋转可带动U型支架旋转,而U型支架通过垫板固定管带动坐垫板旋转,实现了结构的联动,而第二电动推杆的设置,通过U型支架的两端外侧分别与垫板固定管转动连接的结构,可以控制垫板固定管和支撑横管朝上或朝下倾斜一定角度,使得坐垫板在旋转过程中,可实现一定的倾斜,从而方便患者从坐垫板上滑动,辅助患者向下离开折叠床架,减少了患者的行动,使得患者的下床更加的省力轻松。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横管的外侧设有U型横梁,所述靠背垫板的下方设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与靠背垫板的底面外缘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
另一端与U型横梁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U型横梁的底部设有与U型支架的顶面抵接的支撑块;上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设置,可以对靠背垫板进行驱动,通过第三电动推杆的控制,使得靠背垫板可以上下翻转,以便于在患者平躺时,控制靠背垫板保持水平状态,同时在患者起身时,可以控制靠背垫板向上翻转,对患者的背部支撑,辅助患者起身,无需患者用力,使得患者的起身更加轻松,上述支撑块的设置,以便于在患者平躺于床垫板上时,可以通过支撑块对U型横梁支撑,使得U型横梁可以通过支撑块刚好自然保持水平状态,降低第二电动推杆的负担。
[0012]作为优选,所述U型支架的内侧设有用于驱动小腿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的上方设有床垫板(2),所述床垫板(2)包括靠背垫板(21)、与靠背垫板(21)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坐垫板(22)、与坐垫板(22)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大腿垫板(23)及与大腿垫板(23)转动连接且可保持水平固定的小腿垫板(24),所述床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床垫板(2)绕竖直的轴线转动且与坐垫板(22)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靠背垫板(21)于坐垫板(22)的一侧可自动上下翻转,所述大腿垫板(23)和小腿垫板(24)位于坐垫板(22)的另一侧均可自动上下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可绕竖直的轴线转动且可带动坐垫板(22)旋转的旋转加强环(31)和设于旋转加强环(31)轴线处的支承装置(32),所述旋转加强环(31)的顶面设有与支承装置(32)连接的横梁(33),所述支承装置(32)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加强环(31)旋转的第一电动推杆(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加强环(31)的下方设有与床架(1)连接的旋转支撑架(35),所述旋转支撑架(35)包括若干根相互围合形成闭环的U型固定管(351)和设于U型固定管(351)底部的支撑梁(352),各个所述U型固定管(351)的凹陷处均设有若干牛眼轮(353),各个所述牛眼轮(353)的顶端均与旋转加强环(31)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承装置(32)的底部与支撑梁(35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所述U型固定管(351)的外侧设有多根延伸管(354),所述延伸管(354)的端部设有气缸固定管(36),所述支承装置(32)的侧壁上设有三角状的限位固定片(37),所述限位固定片(37)的一角位置处与支承装置(32)连接,所述限位固定片(37)另外两角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孔(37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的一端与气缸固定管(3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限位固定片(37)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37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辅助起身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32)包括与支撑梁(352)连接的旋转固定轴(321)和设于旋转固定轴(321)周向外侧且与横梁(33)连接的轴承固定筒(322),所述限位固定片(37)与轴承固定筒(322)的外壁刚性连接,所述轴承固定筒(322)的上端与横梁(33)连接,所述轴承固定筒(322)的上端内缘处和下端内缘处均设有套设于旋转固定轴(321)外壁上的旋转轴承(323),所述旋转固定轴(32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覆盖于旋转轴承(323)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跃赵阳宇朱旭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