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629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0:56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动力装置的车辆。其中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组成电机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电机组及第二行星齿轮组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电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第二电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二行星齿轮组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本申请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两个输出轴之间的轴向尺寸较小等特点。个输出轴之间的轴向尺寸较小等特点。个输出轴之间的轴向尺寸较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装置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动力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机通过减速器传动连接至车轮端,可以为车辆提供行进的动力。随着车辆加速性能的提升,单电机的功率逐渐不能满足需求。由此出现了双电机双减速器的车辆,两个电机分别用于独立驱动一侧的车轮,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进一步的,双电机的车辆还可以同时实现车辆左右车轮扭矩的矢量控制,在提高转向精度的同时防止车轮一侧打滑。
[0003]但双电机双减速器的动力装置轴向尺寸较大,不利于整车的内部空间布置,且容易造成整车的外形尺寸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动力装置的车辆。其中动力装置内双电机的排布相对紧凑,可以有效控制动力装置的外形尺寸,并保证车辆的整体尺寸受控。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组成电机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电机组及第二行星齿轮组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电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第二电机与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二行星齿轮组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本申请动力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各自与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以分别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提供动力。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沿垂直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排列的方向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第二行星齿轮组则位于另一侧。在垂直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排列的方向上,并排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压缩了动力装置整体的轴向距离;而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排列的方向上,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体积较大,并排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不会影响到动力装置的整体宽度。配合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本申请动力装置得以保证两侧对称的动力输出同时,还达到了结构相对紧凑的有益效果。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轴,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输出轴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电机轴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输出轴沿第一方向与第二电机轴之间的距离相等。
[000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可以沿垂直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并排的方向布置,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也沿相同方向布置,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排列。而设置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所重合的轴线,分别与第一电机轴和
第二电机轴的距离相同,保证了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的中心位置,利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排布和动力分配。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至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比,与第二电机至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比相等。
[0009]在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第一电机至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比,与第二电机至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比相等,即设置了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传动比相等。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结构可以对称设置,利于动力装置的对称排布。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输入端绕第一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且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输入端绕第二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且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0011]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组内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组内包括第二行星齿轮,且第一输出轴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输出端位置,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输出端位置。第一输出轴得以绕第一行星齿轮的轴线转动,第二输出轴也得以绕第二行星齿轮的轴线转动,分别简化了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便于动力装置的排布。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外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传动连接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外齿圈之间,第一外齿圈还与第一行星架传动连接,第一输入端位于第一太阳轮处,第一行星架与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行星齿轮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外齿圈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传动连接于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外齿圈之间,第二外齿圈还与第二行星架传动连接,第二输入端位于第二太阳轮处,第二行星架与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3]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的内部结构,保证了其各自的传动比,并且可以利用行星齿轮结构相对紧凑的特点,进一步压缩本申请动力装置的整体体积。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轮的数量,和第二行星轮的数量均为至少三个。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传动轮相互啮合,以输出第一电机的动力,第一传动轮与第一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包括第二传动轮,第二电机齿轮与第二传动轮相互啮合,以输出第二电机的动力,第二传动轮与第二输入端固定连接。
[0016]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的配合,将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至第一行星齿轮上,结构相对简单,且实现了一级减速传动的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电机齿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配合也达到类似效果。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传动比均为4:1。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传动比范围在11:1~16:1之间。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以及第二电机齿轮
与第二传动轮之间采用弧形齿传递动力。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解锁单元,第一解锁单元设置于第一电机与第一输出轴之间,第一解锁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电机与第一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解锁单元,第二解锁单元设置于第二电机与第二输出轴之间,第二解锁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二电机与第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0021]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解锁单元和第二解锁单元的介入,可以控制到第一电机至第一输出轴之间的运动传递,以及控制到第二电机至第二输出轴之间的运动传递。在一些特定场景,如不需要提供动力、或防止动力反向传递至电机内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解锁单元和第二解锁单元对该运动传递的控制,可以保护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或保护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解锁单元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组成电机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电机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电机轴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机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输出轴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机轴之间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电机至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比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绕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外齿圈和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外齿圈之间,所述第一外齿圈还与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栋钟虎洪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