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603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其包括:成型模具,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和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其中,加热装置装设于成型模具上;成型模具具有至少两个模腔及位于成型模具不同位置处并分别与该至少两个模腔相通的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成型模具装设于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上且被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而打开或闭合或旋转;该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对应该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设置,且该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可将液态硅胶分别由该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注入至该至少两个模腔内。据此,可有效缩短厚度超过5mm的液态硅胶零件的生产时间且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态硅胶覆盖成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注塑覆盖成型技术一般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塑料材料在注塑机上注塑并分两次或两次以上成型,注塑制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二次注塑成型的技术。通常,两种塑料材料需要分别在两台注塑机上注塑,因此,上述模塑工艺通常是由两套模具完成,由此带来成本高及产率低的问题。
[0003]液态硅胶在室温下是呈液体状态,而制作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一般包含两种成分,该两种成分简称A胶和B胶。A胶和B胶必须完全混合才可以在高温下(例如140℃)凝固。在注塑过程中,液态硅胶供料系统将1:1比例的A胶和B胶抽取并通过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液态硅胶注入热模腔中使其凝固,液态硅胶逐渐固化而形成制品。液态硅胶的固化时间会根据制品的厚度和形状以及固化温度有所改变,在150℃的情况下,成型厚度为1mm上下的制品时,其固化时间一般在30秒以内,而如果制品厚度较厚(例如厚度大于5mm)就需要更长的固化时间,例如超过5分钟。而较长的固化时间会使制品的生产周期加长,如要维持产能,就需要增加机器投资和人工成本。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且机器投资成本较少,人工成本投入不高,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控制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控制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以在成型制品过程中将大厚度的液态硅胶制品分成数层并配合二次覆盖成型技术,以缩短液态硅胶的固化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成型制品的生产周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其包括:成型模具,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加热装置、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和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其中,加热装置是装设于成型模具上;成型模具具有至少两个模腔以及位于成型模具不同位置处并分别与该至少两个模腔相通的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成型模具是装设于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上,且成型模具可被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而打开或闭合或旋转;该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对应该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设置,且该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能够将液态硅胶分别由该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注入至该至少两个模腔内。据此,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可使加热装置对成型模具进行加热,并使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配合该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的同步注塑操作而驱动成型模具进行打开、旋转与闭合的周期性运转,以此实现将大厚度的液态硅胶制品分成数层并应用二次覆盖成型技术进行全自动化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操作,从而有效缩短液态硅胶成型
制品的固化时间,以降低成型制品的生产周期;另外,还可使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的结构得到优化,以减少机器装置的投入规模和投资成本,并可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成型模具可由位于中间的凸模及位于凸模两侧的凹模构成;该至少两个模腔是对称的形成于凸模及其两侧的凹模之间。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是由启闭架体、转盘及驱动单元构成,启闭架体的两个板体分别与凸模两侧的凹模结合,转盘与凸模上的未形成有模腔的一侧面结合,驱动单元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驱动单元对启闭架体的驱动,以使两个板体带动凸模两侧的凹模与凸模分离或接合;且通过驱动单元对转盘的驱动,以使凸模在与凹模分离的状态下旋转,以将凸模形成有模腔的两个侧面对调。以此结构,便于对制作注塑成型制品过程中覆盖有制品的凸模进行位置旋转调整,以确保二次覆盖成型操作的顺利进行。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成型模具还可由凸模及凹模构成;该至少两个模腔是对称的形成于凸模及凹模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是由转盘、启闭架体及驱动单元构成,转盘结合于凸模上的与形成有模腔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启闭架体的两个板体分别与转盘及凹模结合,驱动单元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驱动单元对启闭架体的驱动,以使两个板体带动凸模及凹模分离或接合;通过驱动单元对转盘的驱动,以使凸模在与凹模分离的状态下旋转,以将凸模形成有至少两个模腔的位置对调。以此结构,也可便于对制作注塑成型制品过程中覆盖有制品的凸模进行位置旋转调整,以确保二次覆盖成型操作的顺利进行。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液态硅胶注射装置是由通过管路依序连接的液态硅胶供料单元、混合阀、静态混合器及液态硅胶注射台构成,且混合阀及液态硅胶注射台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此,该控制装置可控制液态硅胶的混合及注塑操作。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液态硅胶供料单元具有两个供料容腔,该两个供料容腔分别存储有不同成分的两种原料,且该两个供料容腔分别通过管路与混合阀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还可包括: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用以测量该至少两个模腔的温度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对成型模具升温或降温。以此,可根据模腔的实际温度而动态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从而提供给注塑成型制品稳定的固化温度。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温度控制器包括:热电偶温度测量计;该热电偶温度测量计设置于模腔并与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测量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还包括: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管路分别与该至少两个模腔连通。真空泵可在模腔内产生负压,从而促进充模的进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进行二次覆盖成型操作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进行二次覆盖成型操作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0020]1 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2、2
’ꢀ
成型模具;21、21

凸模;22、22

凹模;23、23

模腔;3、3
’ꢀ
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31、31

启闭架体;32、32

板体;33

转盘;4 液态硅胶注射装置;41 液态硅胶供料单元;411 供料容腔;42 混合阀;43 静态混合器;44 液态硅胶注射台;5 温度控制器;6 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制作大厚度硅胶注塑制品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包括:成型模具、控制装置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装设于所述成型模具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及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所述成型模具具有至少两个模腔以及位于所述成型模具不同位置处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模腔相通的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所述成型模具装设于所述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上,且所述成型模具被所述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而打开或闭合或旋转;所述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对应所述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设置,且所述两组液态硅胶注射装置能够将液态硅胶分别由所述两个液态硅胶注入口注入至所述至少两个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是由位于中间的凸模及位于所述凸模两侧的凹模构成;所述至少两个模腔是对称的形成于所述凸模及其两侧的所述凹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及旋转驱动装置是由启闭架体、转盘及驱动单元构成,所述启闭架体的两个板体分别与所述凸模两侧的凹模结合,所述转盘与所述凸模上的未形成有模腔的一侧面结合,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启闭架体的驱动,以使所述两个板体带动所述凸模两侧的凹模与凸模分离或接合;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转盘的驱动,以使所述凸模在与所述凹模分离的状态下旋转,以将所述凸模形成有模腔的两个侧面对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硅胶覆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是由凸模及凹模构成;所述至少两个模腔是对称的形成于所述凸模及凹模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耀祖袁广杰孙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