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输入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91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输出/输入电连接器,它由遮蔽壳体、绝缘接座及导电端子等组成。其中,绝缘接座装在遮蔽壳体中,由遮蔽壳体上的第一扣持片及第二扣持片分别固持在其侧面对应设置的凹陷部内而达到稳固的要求。另外,绝缘接座一侧向外延伸出一个板面,该板面上设有若干个容槽以容纳导电端子,并且在各容槽外端设有贯穿板面的斜向穿孔,使端子每一弯折端均适当伸入并抵靠在穿孔的侧壁上,借侧壁的遮盖保护避免端子腐蚀。(*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输出/输入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组装构造稳固,可提供较好的支持力,并能防止端子腐蚀,使信号稳定有效传输的输出/输入电连接器。台湾专利第85103869号等文献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脑网路或通讯设备的输出/输入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由于为配合网路及通讯设备轻巧薄小的设计趋势,它通常设有一绝缘部分以容纳导电端子,而且其绝缘座包覆著兼有屏蔽效果及对接功能的框形金属外壳,以配合电脑网路及通讯设备薄小化的需求。这类现有电连接器5的构造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其主要在其绝缘体50一侧表面上设有凸出的对接插板51,并在对接插板51上设有数个容槽511以容纳导电端子52(图上显示料带521未折断),端子52一端沿对接插板51的容槽511延伸适当长度以起到对接导通之用,而其另一端则透过绝缘体50的另一侧面而与电路板(未图示)构成电性导通。另外,在绝缘体50的外表面包覆有一金属框形外壳53,该外壳53可借靠近对接方向的侧面所构成的框形,配合绝缘体50的对接插板51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互相对接组合,从而达到电性导通的目的。然而,上述的构造存在若干缺点。首先,由于电连接器5的尺寸相当小,所以冲压成型后的端子52,将直接送入射出成型机内,再与绝缘体50合成一体射出成型,从而固定在绝缘体50内。因此,如图5所示,端子52须借助两侧料带521导引才能顺利送入成型机内,然而现有构造并未在料带521与端子52的截断位置522作适当的处理,亦即其端子52对接部分的末端523在成型完毕并折去料带521后,将直接裸露在对接插板51的边缘外。因此,在实际使用状态下,一旦遇到潮湿环境或灰尘沾附其上时,该末端523极易发生锈蚀或损坏的情形,从而会影响端子52对接部分的整体导电性。另外,绝缘体50装入外壳53的框形空间后,依靠外壳53的侧面所设的数个冲压形成的固定片531嵌止在绝缘体50上而固成一体。然而,这些固定片仅能提供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固定力,对于水平对接方向的插入力显然无法支持。因此,大部分的插入力将完全由端子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部分承受,从而影响电连接器传输的稳定性及导电能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垂直方向的固定力,更能提供与对接插入方向一致的水平固定力的输出/输入电连接器,从而稳固顶持绝缘接座,并承受绝大部分的插入力,以确保端子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及灵敏度。同时使导电端子在折去料带后,其残余应力的末端能受到适当的掩蔽,而不致直接凸露在外,从而降低其锈蚀损坏的机会,并进一步确保对接后的信息传输品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接座一侧向外延伸有一体成型的板面,在该板面至少一侧设有数个容槽以容纳导电端子。在各容槽靠板面外端处分别设有贯穿板面的斜向穿孔,而容纳在各容槽内的端子亦对应于这些穿孔处设有弯折端。这样,当每一弯折端适当伸入并抵靠在穿孔上,即可利用该穿孔侧壁适当遮蔽端子弯折端,从而避免其直接裸露于外界环境。另外,在绝缘接座的外表面设有一框形遮蔽壳体,在该遮蔽壳体靠近端子焊接端的侧面适当位置处分别冲压形成第一扣持片及第二扣持片,分别固定于绝缘接座同侧所对应设置的凹陷部。这样,依靠两扣持片的弯折弹性,可适当提供对接插入方向上的支持力,使插入施力不致影响电连接器端子焊接端的电性连接。与现有电连接器相比本技术除了具有同样的电性连接功能之外,还具有对接插拔更方便。更稳固同时对接端子不易受到氧化腐蚀的突出特点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本技术绝缘接座装入端子的实施示意立体图。图2B是图2A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2C是图2B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1沿IV-IV方向的的剖视图。图5是现有电连接器绝缘接座装入端子实施示意的剖视图。图6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请参阅图1,该电连接器1包括遮蔽壳体2、绝缘接座3与导电端子4等构件,其中绝缘接座3主要设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座体30,该座体30一侧设为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接的对接面31,而相反一侧则设为接合面32,同时于座体30的上、下表面各设有数个上凸块301及下凸块302(如图2B示),又于座体30两端的接合面32上各向外延伸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持部33,且两支持部33之间的座体30旁侧形成一个端子收容空间331。再者,于两支持部33的纵向侧表面上形成阶状凹入的凹陷部332,而在两支持部33靠向对接面31的侧面上亦设有适当凹入的凹面333。另外,在座体30的对接面31上向外一体延伸有可供对接插入的板面34,该板面34亦沿座体30的纵长方向延伸适当长度,且于板面34的侧表面上设有数条平行设置的容槽341,用以容纳端子4,这些容槽341靠近座体30的内槽端与座体30上贯穿设置的通孔303相通,而反向的外槽端附近则设有斜向穿透板面34的穿孔342。另外,遮蔽壳体2是由长形金属板弯折制成的方框体,此长形金属板两端边在弯折后会彼此紧靠而形成接缝20。而且,弯折成形后的遮蔽壳体2对应于座体30的对接面31及接合面32的侧面上各有对接孔21及接合孔22,其中对接孔21的周边各设有略向外弯曲的弧边211,从而可在电连接器1对接时提供适当的导引插入功能;至于接合孔22的周边则与接合面32及支持部33端面的外轮廓形状加以贴合设置,该部分设有接缝20的侧边相对于座体30的下凸块302的位置各冲有弯折片23,而且在未设接缝20的相对侧边两旁分别凸设有第一扣持片24,同时在相邻于第一扣持片24的端边上则凸设有第二扣持片25。另外,在第二扣持片25附近的遮蔽壳体2两端边上亦冲压形成顶片26,且在设有接缝20的侧面靠近孤边211的两旁位置上各冲压有导片27(图4)。再请参阅图2A所示,由于本技术是采用端子与绝缘部份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亦即,先以冲压方式将端子4冲压成型,再将这些端子4连同料带40一并送入射出成型机内,直接在端子4外将绝缘部份射出成型。如图2A所示即为与料带40连成一体的端子4,经料带40适当导引而送入射出成型机内,直接射出绝缘接座3的实施情形。由图中可看出端子4在冲压成型时,其一端作两次弯折而形成焊接端41,且在其中段适当位置上分别凸设有干涉固定在座体30的通孔303内的第一干涉部42,及顶固在容槽341侧壁上的第二干涉部43(见图1示)。另外,请配合参阅图2B及图2C所示,在端子4的另一端部上亦设有两次弯折,且在该两次弯折间的适当位置两侧面上各设有相对配合的V形槽44,这样,可在V形槽44附近施力使端子4与料带40折断分离,并在端子4折断处形成弯折端45。由于端子4是直接放入成型机内与绝缘接座3一体成型,因此成型后端子4的焊接端41将对应设置于座体30的接合面32外侧,且自通孔303向端子收容空间331延伸,并经两次弯折后与座体30的下凸块302的侧面切齐。至于端子4的第一干涉部42及第二干涉部43则将恰好固定于座体30的通孔303及板面34的容槽341内,从而可防止端子4在插拔过程中脱离绝缘接座3。另外,端子4在另一端所形成的两次弯折及其上所设的V形槽44将恰好位于容槽341槽端的穿孔342内,所以,V形槽44折断后在端子4上所形成的弯折端45将适当抵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出/输入电连接,包括:绝缘接座,若干个导电端子,遮蔽壳体等组件,其特征是:绝缘接座呈纵长向延伸,其一侧设为对接面,相对的另一侧则设为接合面,在对接面上一体延伸有适当长度的板面,且于该板面至少一侧设有数个用以容纳端子的容槽,又在绝缘接座的接合面两侧各设有凹陷部;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一端穿过绝缘接座,而另一端则置于绝缘接座板面上的容槽内;遮蔽壳体则包覆于绝缘接座的外面,其对应于绝缘接座对接面的侧面形成对接孔,该对接孔的周边略向外弯曲形成具有导引对接功能的弧边;而遮蔽壳体上对应于绝缘接座接合面的侧面上的凹陷部至少设有一对扣持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豪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