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80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包括U型结构的检测台和检测机构,检测台顶部设有两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为皮带式传输机,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检测探头和夹持部件,支撑架包括两组传送装置之间的检测台上方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与检测台固接,检测探头安装于安装板底部,安装板底部的检测台上开设有V型槽,夹持部件包括位于检测探头两侧的安装板底部设置的两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每组上夹持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架顶部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钢管运入、检测和运出是同步进行的,采用流水式的检测方式对钢管进行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了钢管的检测效率。高了钢管的检测效率。高了钢管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无损检测
,具体为一种无损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钢管在出厂前都需要对其焊接口进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钢管很可能会导致钢管内的物质泄漏,当前对不锈钢的焊接口的检测为工人手持探伤检测仪检测,需要手持探伤检测探头环绕钢管的焊接口进行检测,存在操作不便,检测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30916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利用电动驱动设备完成钢管的检测,解决了当前对不锈钢钢管焊接口的检测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然而,该设备需要等一根钢管检测完取出后,再对另一个钢管进行放置并检测,过程较为复杂,对于大批量的钢管检测,该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损检测设备,能够对钢管运入、检测和运出同步进行,解决了原有的检测设备对钢管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能够对钢管运入、检测和运出同步进行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包括U型结构的检测台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台顶部设有两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为皮带式传输机,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检测探头和夹持部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组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检测台上方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与检测台固接,所述检测探头安装于安装板底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检测台上开设有V型槽,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位于检测探头两侧的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的两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每组所述上夹持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底部开口的滚轴盒,所述滚轴盒内安装有第一滚轴,所述滚轴盒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滚轴的旋转电机,所述下夹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V型槽内相互垂直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均设有第二滚轴,所述检测台底部设有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板一侧固接的第三气缸。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均是外壁为橡胶材质的橡胶滚轴。
[0009]可选的,所述活动板顶部设有倒角结构,所述固定板顶部突出于所述检测台的顶面。
[00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贯穿至所述安装板底部与所述检测探头连接,且所述检测探头为超声波检测探头。
[0011]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的皮带上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对传送装置上待检测管的位置限定。
[0012]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沿所述传送装置皮带的长度方向等距的设置的若干条限
位条,待检测管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限位条之间。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对钢管运入、检测和运出是同步进行的,采用流水式的检测方式对钢管进行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了钢管的检测效率;
[0016]2.本技术将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采用橡胶材质的橡胶滚轴,可增加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便有钢管的旋转,避免钢管旋转时发生滑动;
[0017]3.本技术将活动板顶部设置成倒角结构以及将固定板顶部设置成突出于检测台的顶面,可便于待检测管滑入V型槽内以及检测后的钢管推送至检测台左侧的传送装置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检测台;2、下夹持件;3、传送装置;4、第三气缸;5、V型槽;6、固定板;7、活动板;8、安装板;9、支撑柱;10、第一气缸;11、推板;12、第二气缸;13、检测探头;14、第一滚轴;15、旋转电机;16、上夹持件;17、限位条;18、第二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包括U型结构的检测台1和检测机构,检测台1顶部设有两组传送装置3,传送装置3为皮带式传输机,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检测探头13和夹持部件,支撑架包括两组传送装置3之间的检测台1上方设置的安装板8,安装板8底部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9与检测台1固接,检测探头13安装于安装板8底部,安装板8底部的检测台1上开设有V型槽5,夹持部件包括位于检测探头13两侧的安装板8底部设置的两组上夹持件16和下夹持件2,每组上夹持件16包括安装于支撑架顶部的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固接有底部开口的滚轴盒11,滚轴盒11内安装有第一滚轴14,滚轴盒11上安装有驱动第一滚轴14的旋转电机15,下夹持件2包括设置在V型槽5内相互垂直的固定板6和活动板7,固定板6和活动板7上均设有第二滚轴18,检测台1底部设有输出端与活动板7一侧固接的第三气缸4,将待检测管等距摆放在检测台1右侧的传送装置3上,并将钢管焊缝处与检测探头13对齐,紧接着,传送装置3将待检测管向左传输至V型槽5内,位于V型槽5内的待检测管被固定板6和活动板7上的两个第二滚轴18支撑,接着,启动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推动上夹持件16下移,上夹持件16底部的第一滚轴14与待检测管顶部相抵,随后,启动旋转电机15,旋转电机15带动待检测管旋转,此时
检测探头13可对钢管的焊缝位置进行环绕检测,检测完后,通过第三气缸4推动活动板7及检测后的钢管向斜上方移动,将检测后的钢管推入检测台1左侧的传送装置3上,传送装置3将检测后的钢管传输至下一个工序,该装置对钢管运入、检测和运出是同步进行的,提高了钢管的检测效率。
[0025]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滚轴14和第二滚轴18均是外壁为橡胶材质的橡胶滚轴,如此设置,可增加第一滚轴14和第二滚轴18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便有钢管的旋转,避免钢管旋转时发生滑动。
[0026]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活动板7顶部设有倒角结构,固定板6顶部突出于检测台1的顶面,活动板7顶部的倒角结构便于检测台1右侧的传送装置3上的待检测管滑入V型槽5内,而固定板6顶部突出于检测台1顶面,可方便检测后的钢管推送至检测台1左侧的传送装置3上。
[0027]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安装板8顶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12输出端贯穿至安装板8底部与检测探头13连接,且检测探头13为超声波检测探头,在钢管检测时,通过第二气缸12可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结构的检测台(1)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台(1)顶部设有两组传送装置(3),所述传送装置(3)为皮带式传输机,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检测探头(13)和夹持部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组所述传送装置(3)之间的检测台(1)上方设置的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底部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9)与检测台(1)固接,所述检测探头(13)安装于安装板(8)底部,所述安装板(8)底部的检测台(1)上开设有V型槽(5),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位于检测探头(13)两侧的所述安装板(8)底部设置的两组上夹持件(16)和下夹持件(2),每组所述上夹持件(16)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固接有底部开口的滚轴盒(11),所述滚轴盒(11)内安装有第一滚轴(14),所述滚轴盒(11)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滚轴(14)的旋转电机(15),所述下夹持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V型槽(5)内相互垂直的固定板(6)和活动板(7),所述固定板(6)和所述活动板(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李方彪常珊珊崔甲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义矩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