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571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包括联轴器本体、油管道及油嘴,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左上油道,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左下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右上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右下油道,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组装时,左半联轴器上的左上油道设置的油管道插入右半联轴器上的设置右上油道内,左半联轴器上的左下油道设置的油管道插入右半联轴器上的设置右下油道内,形成两路相通的油道,对联轴器进行添加润滑油的过程中,通过油嘴进行添加,润滑油会随着油道流动,进行联轴器与轴之间的润滑,润滑效果好,多余的润滑油也可以流入油道内,如此润滑油会通过油道进行循环重复使用润滑,节约资源。约资源。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联轴器主要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一起旋转来传递扭矩的机械部件,是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已经在通用机械、冶金设备、化工机械、航空、船舶、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目前联轴器在使用时往往存在着一些缺陷,润滑不是很好,联轴器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持续运转,极易出现磨损,影响联轴器及轴的使用寿命,且添加的润滑油无法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联轴器在使用时往往存在着一些缺陷,润滑不是很好,联轴器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持续运转,极易出现磨损,影响联轴器及轴的使用寿命,且添加的润滑油无法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本体、油管道及油嘴,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左半联轴器及右半联轴器,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中间设有左轴孔,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中间设有右轴孔,所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联轴器本体,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左上油道,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左下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右上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右下油道,所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组装后,左上油道与右上油道相通,所述左下油道与右下油道相通,所述左上油道分为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上竖向油道,所述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上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左下油道分为左下横向油道及左下竖向油道,所述左下横向油道及左下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左上油道及左下油道为T型结构,所述右上油道分为右上横向油道及右上竖向油道,所述右上横向油道及右上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右下油道分为右下横向油道及右下竖向油道,所述右下横向油道及右下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右上油道与右下油道为倒L型结构,所述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下横向油道靠近右半联轴器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油管道,所述油管道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结在左上横向油道内壁及左下横向油道内壁,所述油管道凸出左半联轴器3mm

6mm,所述左上油道、左下油道、右上油道及右下油道的直径相等,所述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下横向油道贯穿左半联轴器,所述右上横向油道及右下横向油道未贯穿右半联轴器,所述左上竖向油道及左下竖向油道的一端延伸至左半联轴器的中间的左轴孔,所述右上竖向油道及右下竖向油道的一端延伸至右半联轴器的中间的右轴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左上横向油道远离右半联轴器的一端设有油嘴,所述左下横向油
道远离右半联轴器的一端同样设有油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的制作材料为45号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油管道的制作材料为45号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组装时,左半联轴器上的左上油道设置的油管道插入右半联轴器上的设置右上油道内,左半联轴器上的左下油道设置的油管道插入右半联轴器上的设置右下油道内,形成两路相通的油道,对联轴器进行添加润滑油的过程中,通过油嘴进行添加,润滑油添加方便,润滑油会随着油道流动,进行联轴器与轴之间的润滑,润滑效果好,多余的润滑油也可以流入油道内,如此润滑油会通过油道进行循环重复使用润滑,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中左半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中右半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联轴器本体;2、左半联轴器;3、右半联轴器;4、左轴孔;5、右轴孔;6、左上油道;7、左下油道;8、右上油道;9、右下油道;10、左上横向油道;11、左上竖向油道;12、左下横向油道;13、左下竖向油道;14、右上横向油道;15、右上竖向油道;16、右下横向油道;17、右下竖向油道;18、油管道;19、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中左半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中右半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本体1、油管道18及油嘴19,所述联轴器本体1包括左半联轴器2及右半联轴器3,所述左半联轴器2的中间设有左轴孔4,所述右半联轴器3的中间设有右轴孔5,所述左半联轴器2与右半联轴器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联轴器本体1,所述左半联轴器2的上部设有左上油道6,所述左半联轴器2的下部设有左下油道7,所述右半联轴器3的上部设有右上油道8,所述右半联轴器3的下部设有右下油道9,所述左半联轴器2与右半联轴器3组装后,左上油道5与右上油道8相通,所述左下油道7与右下油道9相通,所述左上油道5分为左上横向油道10及左上竖向油道11,所述左上横向油道10及左上竖向油道11相互垂直,所述左下油道7分为左下横向油道12及左下竖向油道13,所述左下横向油道12及左下竖向油道13相互垂直,所述左上油道6及左
下油道7为T型结构,所述右上油道8分为右上横向油道14及右上竖向油道15,所述右上横向油道14及右上竖向油道15相互垂直,所述右下油道9分为右下横向油道16及右下竖向油道17,所述右下横向油道16及右下竖向油道17相互垂直,所述右上油道8与右下油道9为倒L型结构,所述左上横向油道10及左下横向油道12靠近右半联轴器3的一端均设有一个油管道18,所述油管道18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结在左上横向油道10内壁及左下横向油道12内壁,所述油管道18凸出左半联轴器3mm

6mm,所述左上油道6、左下油道7、右上油道8及右下油道9的直径相等,所述左上横向油道10及左下横向油12道贯穿左半联轴器2,所述右上横向油道14及右下横向油道16未贯穿右半联轴器3,所述左上竖向油道11及左下竖向油道13的一端延伸至左半联轴器2中间的左轴孔4,所述右上竖向油道15及右下竖向油道17的一端延伸至右半联轴器3的中间的右轴孔5。
[0018]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性良好的联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本体、油管道及油嘴,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左半联轴器及右半联轴器,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中间设有左轴孔,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中间设有右轴孔,所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联轴器本体,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左上油道,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左下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上部设有右上油道,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下部设有右下油道,所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组装后,左上油道与右上油道相通,所述左下油道与右下油道相通,所述左上油道分为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上竖向油道,所述左上横向油道及左上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左下油道分为左下横向油道及左下竖向油道,所述左下横向油道及左下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左上油道及左下油道为T型结构,所述右上油道分为右上横向油道及右上竖向油道,所述右上横向油道及右上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右下油道分为右下横向油道及右下竖向油道,所述右下横向油道及右下竖向油道相互垂直,所述右上油道与右下油道为倒L型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辰硕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