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47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本体、多个端子、端子对正装置及集线管,该屏蔽壳体及绝缘本体供电缆接头插接,该绝缘本体设有可夹持电缆线的端部,及与前述端子对正装置的突部结合的配合部;该端子对正装置设有导引槽可导引对正电缆线或端子支脚;该屏蔽壳体具有扣爪可迅速地与集线管的卡孔卡固,将绝缘本体及端子对正装置夹合于其间。该电连接器通用性强,组装方便,成本低廉并节省工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组装简单、可节省工时及制造成本的电连接器。一般电脑主机需以不同型式的I/O连接器(如D-SUB连接器、MINIDIN连接器)分别连接各种外围设备如键盘、打印机,故电脑主机的电缆接头多而杂乱,操作者在插拔时也易于混淆。因此,一种通用串接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电连接器便应运而生,它不仅可取代大部分外围设备用I/0连接器,统一I/O连接器型式,且使电脑主机及各种外围设备得以串接起来,不再以电脑主机为中心呈放射状连接其每一外围设备,这样当一台电脑主机要同时连接一键盘及一打印机时,若使用该通用串接汇流排,电脑主机仅需连接键盘,再将该键盘连接打印机即可,倘若需进一步连接其它外围设备,再连接于打印机之后即可。为使各厂商设计的通用串接汇流排电连接器能彼此相互连接,在电连接器端子数量、端子极性及电连接器接合尺寸上皆制定有标准规格。纵然如此,每一制造厂商为满足其功效的需要,设计上大多不相同,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1300211、81217896、83310726、84113371、84218007及85209863号,又如美国专利第5,013,262、5,017,156、5,073,130、5,221,212及5,267,882号所揭示的内容。此外,一些现有的电缆接头与电缆线结合的设计可参见美国专利第4,475,786、4,668,039、4,681,382及4,897,041号所揭示的内容。但是,前述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结构存在下列问题(1)电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性差-现有电连接器组件大多设计复杂,其组装程序繁琐,组装工时很长。(2)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的通用性差-现有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可共用的组件很少,以致常需另制模具及夹具制造不同的组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及屏蔽壳体具有通用性,无需另制模具及夹具。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凹形结构除可固定电缆线外,还能固定一种剪形支脚式端子。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绝缘本体能与其端子对正装置快速稳固地结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屏蔽壳体藉扣爪与束缚电缆线的集线管卡合,并将前述的绝缘本体及端子对正装置夹合于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屏蔽壳体,包括多个壁面;一绝缘本体,其内有多个端子容槽,且至少一边缘设有夹持电缆线的端部,在邻近所述端部设有配合部;多个端子,插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容槽内,其具有支脚;一端子对正装置,它在相对所述绝缘本体配合部形成与所述绝缘本体配合部组合的突部,且所述突部被多个收容电缆线的导引槽所贯穿,一集线管,其一端束集电缆线,另一相对端容置所述端子及电缆线连接处。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减少了组件,所以组装方便,可以节省工时;其绝缘本体能与其端子对正装置快速稳固地结合,而端子支脚可为一能刺破电缆线外表层与电缆线内的导体电接触的剪形结构,所以,无需焊接就可实现与电缆线的可靠连接;另外,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及屏蔽壳体具有通用性,无需另制模具及夹具,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绝缘本体后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其绝缘本体已装设端子;图4为将图3中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端子对正辅助装置结合立体图;图5为图4中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屏蔽壳体结合立体图;图6为图5中电连接器装入集线管的立体图;图7为图6中电连接器前视立体图;图8为图7中电连接器外覆一绝缘外层的立体图;图9为一垂直支脚式端子结构立体图;图10为组装另一种型式端子电连接器的立体图。请参见图1,其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件分解图,其示出有一屏蔽壳体100,由多个壁面围绕一收容空间120,其中该屏蔽壳体100的后部左右侧壁面上形成一对扣爪140。图1中还示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00,其包含主体部210与自该主体部210前部水平延伸出的平板部220,其中该平板部220的上表面设有多条端子容槽222及其内的狭道224(见图2),且该端子容槽222是贯穿主体部210前后方向。又如图2所示的绝缘本体200后视图,其示出一对端部218,分别自前述主体部210后壁面的上、下缘边水平延伸出并彼此相对,其中每一端部218呈一种齿形结构,其包括凹形结构2181及凸形结构2183分别交错排列在前述的上、下壁面端缘,其中该凸形结构2183可局部屏蔽电连接器的配合空间240。前述下壁面的凹形结构2181如同图3所示,其除了可供一种垂直支脚式端子(如图9所示)固定放置外,也可令上、下壁面的端部218同时夹持一电缆线600的两端,藉此供一种剪形支脚式端子刺破,因此该电连接器除可作为一种插接连接器外,还可作为一种电缆接头;一倒凸字形的配合空间240(见图2),位于前述上、下端部218之间,其中在该配合空间240内部,邻近上、下端部218处,又分别形成呈凹陷面的第一配合部232及第二配合部234,而该第一配合部232及第二配合部234的中间还形成多个端子孔213,与前述端子容槽222连通。多个支端子300(如图1所示),其具有一呈突形弯折的接触部352,其位于前述端子300的最前端,并可供一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接触部(未示出)作电气及机械接触;卡固结构354,与前述接触部352一体制成,使该卡固结构354几乎位于端子300的中间位置上,且其结构为横向延伸;剪形支脚356与前述卡固结构354一体制成,用于剌破电缆线的绝缘层,以供该端子300与电缆线内的导线直接电接触。如图1所示的端子对正装置460的前部上、下边缘分别有第一突部466及第二突部468突伸出且彼此相对,其中有多个导引槽462位于第一突部466及第二突部468之间,并上下垂直贯穿该第一突部466及第二突部468,且第一导引槽槽底还设有一对正孔461可贯穿该端子对正装置460的前后方向,以对前述端子300剪形支脚356定位。又如图4所示的集线管570,其前方为一空心的集线罩575,其愈往后方口径愈小,在最后方缩减成一束线部580,其可将多条电缆线(未示出)束缚成束。此外,前述的集线罩575内部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贯穿该集线罩575的卡孔577。如图3所示,当前述电连接器组件组合时,每一端子300各自插入绝缘本体200的相对端子孔213内,并藉端子300上的卡固结构354卡固于端子容槽222狭道224内,仅留剪形支脚356露于绝缘本体200外部;此时每一被绝缘本体200上、下端部218所暂时夹持的电缆线600虽与相关的剪形支脚356垂直相对,但尚未被剪形支脚356前端的剪形结构刺破。其后,利用前述端子对正装置460的第一突部466及第二突部468与前述绝缘本体200后方的第一配合部232及第二配合部234紧配合,使该端子对正装置460迅速且稳固地装入该绝缘本体200的配合空间240内,且使每一被夹持电缆线600(未示出)恰为端子对正装置460的导引槽462所收容及定位;同时,因端子对正装置460对配合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与电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屏蔽壳体,包括多个壁面;一绝缘本体,其内有多个端子容槽,且至少一边缘设有夹持电缆线的端部,在邻近所述端部设有配合部;多个端子,插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容槽内,其具有支脚;一端子对正装置,它在相对所述绝缘本体配合部形成与所述绝缘本体配合部组合的突部,且所述突部被多个收容电缆线的导引槽所贯穿,一集线管,其一端束集电缆线,另一相对端容置所述端子及电缆线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