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2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包括垫层(1)、双层预制板胎模(2)和砂浆填缝层(3),双层预制板胎模(2)垂直设置于垫层(1)上,双层预制板胎模(2)之间贴合设置并通过砂浆填缝层(3)连接形成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通过圈梁(5)进行环向加固,圈梁(5)上垂直设置有单层预制板胎模(6),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外侧设有回填土层(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基础混凝土浇筑侧面胎模高度较大部位,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构造实施简单易行,并可节省内支撑材料和人工,显著提高施工进度,工程效益良好。工程效益良好。工程效益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筑领域,主要关于地下工程的电梯井、集水坑等“坑中坑”部位的侧面胎模板加固,尤其涉及到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筑的地下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构件需要预先设置胎模板,以利于混凝土构件成型。既有的技术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膜结构”(授权公告号:CN210507502U)仅仅用于单块预制板高度的胎模设置情况,对于深度较大的“坑中坑”部位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而且在内侧搭设较多的内支撑设施,也会增加材料和人工,不利于提高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
[0004]本技术的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包括垫层、双层预制板胎模和砂浆填缝层,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垂直固定设置于垫层上,双层预制板胎模之间贴合设置并通过砂浆填缝层连接形成双层预制板胎模圈,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外侧每隔2400mm固定设置一个预制板护壁柱,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通过圈梁进行环向加固,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与圈梁固定连接,所述圈梁上垂直且固定设置有单层预制板胎模,单层预制板胎模之间通过砂浆填缝层连接形成单层预制板胎模圈,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外侧设有回填土层,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分别与回填土层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包括双层设置的预制板,双层设置的预制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板的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或2400mm
×
500mm
×
90mm,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的预制板的重量为95kg,规格为2400mm
×
500mm
×
90mm的预制板的重量为80kg。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垂直设置于垫层上并通过砂浆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外侧每隔2400mm设置一个预制板护壁柱并通过砂浆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通过圈梁进行环向加固并通过砂浆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圈梁上垂直设置有单层预制板胎模并通过砂浆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外侧设有回填土层并通过挤压形成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包括双层设置的预制板,双层设置的预制板之间通过砂浆形成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包括单层设置的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或2400mm
×
500mm
×
90mm,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的预制板的重量为95kg,规格为2400mm
×
500mm
×
90mm的预制板的重量为80kg。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板护壁柱的长度范围为300mm

500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圈梁的截面尺寸180mm
×
180mm,所述圈梁包括C30混凝土层及分布于C30混凝土层中的钢筋,所述钢筋设有至少4根,所述钢筋的直径为14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板护壁柱采用预制板切割制作。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板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炉渣:轻质颗粒(陶粒)=1:1.6:0.53,水灰比采用0.55,混凝土的强度达C20。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砂浆填缝层优先采用袋装的聚合物砂浆,与自来水搅拌,控制水灰比约为0.45,拌制粘稠度适中的砂浆。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板护壁柱用于平面外加固连接;所述圈梁用于加固相邻的双层预制板胎模。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的部件结构设置简单合理,相互之间形成合理力学的配合,适用范围明显大于现有技术,能够应用于深度不大或深度较大的“坑中坑”部位,均可以在应用后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整体可靠性优于现有技术。
[0017]且本技术依据回填土层的深度,在最底部设置双层预制混凝土板胎模,并且采用预制板护壁柱抵抗侧向土压力,同时采用混凝土圈梁进一步加固,使得结构受力合理,从而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0018]本技术所设置的加固措施埋设在胎模外侧的回填土层中,与设置内支撑相比,减少了搭设内支撑和拆除内支撑的施工工序,从而减少施工措施的材料和人工,降低施工成本,显著提高施工进度,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9]本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基础混凝土浇筑侧面胎模高度较大部位,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构造实施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剖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加固构造的预制板护壁柱连接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2]图中,1

垫层, 2

双层预制板胎模,3

胶泥填缝,4

预制板护壁柱,5

圈梁,6

单层预制板胎模,7

回填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包括垫层1、双层预制板胎模2和砂浆填缝层3,双层预制板胎模2垂直固定设置于垫层1上,双层预制板胎模2之间贴合设置并通过砂浆填缝层3连接形成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外侧每隔2400mm固定设置一个预制板护壁柱4,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通过圈梁5进行环向加固,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与圈梁5固定连接,圈梁5上垂直且固定设置有单层预制板胎模6,单层预制板
胎模6之间通过砂浆填缝层3连接形成单层预制板胎模圈,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外侧设有回填土层7,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分别与回填土层7固定连接。
[0026]实施例2
[0027]其余与实施例1的方案一致,双层预制板胎模2包括双层设置的预制板,双层设置的预制板之间固定连接,预制板的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层(1)、双层预制板胎模(2)和砂浆填缝层(3),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2)垂直固定设置于垫层(1)上,双层预制板胎模(2)之间贴合设置并通过砂浆填缝层(3)连接形成双层预制板胎模圈,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外侧每隔2400mm固定设置一个预制板护壁柱(4),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通过圈梁(5)进行环向加固,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顶部与圈梁(5)固定连接,所述圈梁(5)上垂直且固定设置有单层预制板胎模(6),单层预制板胎模(6)之间通过砂浆填缝层(3)连接形成单层预制板胎模圈,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的外侧设有回填土层(7),所述单层预制板胎模圈与双层预制板胎模圈分别与回填土层(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模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预制板胎模(2)包括双层设置的预制板,双层设置的预制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板的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或2400mm
×
500mm
×
90mm,规格为2400mm
×
600mm
×
90mm的预制板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剑浩奚彩进韩渭国徐桂鉴奚学俊奚俪嘉徐进韩东旭李云贵姜观清蒋凤昌周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