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64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包括一次膜、二次膜、钢丝索、铝合金连接器和沉头钢螺栓组件,所述钢丝索上套设有至少两个铝合金连接器,所述二次膜包裹在钢丝索的顶部外侧或铝合金连接器的外侧,所述一次膜端部通过沉头钢螺栓组件与铝合金连接器相连接,所述一次膜、二次膜和铝合金连接器形成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建筑密缝胶并形成建筑密缝胶层,所述二次膜的端部与一次膜通过焊合连接。与现有的张拉膜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更方便,膜面更平整美观,并且全生命周期内不易磨损、耐久性更佳、不易漏水、功能性强,且应用前景广阔。用前景广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大跨度建筑张拉膜结构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学校、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项目的发展,现代空间结构中的张拉膜结构,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建筑造型、优异的结构受力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受力的复杂性和承受风雨等环境因素的作用,膜脊的构造不当可能会引起漏水及膜面的破坏,且复杂的构造出会增加膜结构安装的难度。
[0003]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以达到提高膜脊防水性能,并且提高膜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从而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包括一次膜、二次膜、钢丝索、铝合金连接器和沉头钢螺栓组件,所述钢丝索上套设有至少两个铝合金连接器,所述二次膜包裹在钢丝索的顶部外侧或铝合金连接器的外侧,所述一次膜端部通过沉头钢螺栓组件与铝合金连接器相连接,所述一次膜、二次膜和铝合金连接器形成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建筑密缝胶并形成建筑密缝胶层,所述二次膜的端部与一次膜通过焊合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膜和二次膜为PTFE涂层玻璃纤维基布膜或PVC涂层聚酯纤维基布膜。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膜或二次膜的面密度为800

1500g/m3,经纬强度为3000

9800N/5cm,延伸率为5%

15%。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索为平行钢丝索或螺旋形钢丝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索为多根钢丝绕芯紧密排列而成,钢丝直径为1.1

2.2mm,钢丝的破断强度为1670

1770Mpa,钢丝表面进行镀锌或镀铝处理。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合金连接器的板层厚度为8

12mm,铝合金连接器的宽度为50

60mm,长度为300

450mm。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铝合金连接器的间距为250

450m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膜和二次膜交接处设有现场熔合缝,现场熔合缝采用热吹风机或热烙铁方法进行焊合,所述现场熔合缝的宽度为60

100mm。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铝合金垫板,所述铝合金连接器为截面呈U型的铝合金连接器,所述钢丝索设于铝合金连接器的U型底部,所述铝合金垫板设于铝合金连接器的U型开口处,所述一次膜的一端部设置于铝合金垫板内,并通过沉头钢螺栓组件适
配地穿过铝合金连接器、铝合金垫板以及一次膜;所述一次膜、二次膜、铝合金连接器和铝合金垫板形成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建筑密缝胶并形成建筑密缝胶层。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合金垫板的厚度为5

10mm,宽度为50

60mm,长度为190

220mm。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0017]本技术实现空间结构的拉膜结构涉及合理、优异造型,通过采用该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与现有的柔性膜脊构造相比,膜面更平整美观,二次膜与一次膜连接可靠,增强其耐久性,减少使用过程的维修费用,并且方便安装施工,产生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的剖面图。
[0019]图中:1

一次膜,2

现场熔合缝,3

二次膜,4

钢丝索,5

铝合金连接器,6

铝合金垫板,7

沉头钢螺栓组件,8

建筑密缝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包括一次膜1、二次膜3、钢丝索4、铝合金连接器5和沉头钢螺栓组件7,所述钢丝索4上套设有至少两个铝合金连接器5,所述二次膜3包裹在钢丝索4的顶部外侧或铝合金连接器5的外侧,所述一次膜1端部通过沉头钢螺栓组件7与铝合金连接器5相连接,所述一次膜1、二次膜3和铝合金连接器5形成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建筑密缝胶并形成建筑密缝胶层8,所述二次膜3的端部与一次膜1通过焊合连接。
[0023]实施例2
[0024]其余与实施例1的方案一致,一次膜1和二次膜3为PTFE涂层玻璃纤维基布膜或PVC涂层聚酯纤维基布膜。
[0025]实施例3
[0026]其余与实施例1或2的方案一致,一次膜1或二次膜3的面密度为800

1500g/m3,经纬强度为3000

9800N/5cm,延伸率为5%

15%。
[0027]实施例4
[0028]其余与实施例1

3任一项的方案一致,钢丝索4为平行钢丝索或螺旋形钢丝索。
[0029]实施例5
[0030]其余与实施例1

4任一项的方案一致,钢丝索4为多根钢丝绕芯紧密排列而成,钢丝直径为1.1

2.2mm,钢丝的破断强度为1670

1770Mpa,钢丝表面进行镀锌或镀铝处理。
[0031]实施例6
[0032]其余与实施例1

5任一项的方案一致,铝合金连接器5的板层厚度为8

12mm,铝合金连接器5的宽度为50

60mm,长度为300

450mm。
[0033]实施例7
[0034]其余与实施例1

6任一项的方案一致,相邻的铝合金连接器5间距为250

450mm;铝
合金连接器5的具体数量可以按照整体构造的尺寸及相邻的铝合金连接器5间距进行合理分布,从而明确具体的铝合金连接器5的具体数量。
[0035]实施例8
[0036]其余与实施例1

7任一项的方案一致,一次膜1和二次膜3交接处设有现场熔合缝2,现场熔合缝2采用热吹风机或热烙铁方法进行焊合,现场熔合缝2的宽度为60

100mm。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膜(1)、二次膜(3)、钢丝索(4)、铝合金连接器(5)和沉头钢螺栓组件(7),所述钢丝索(4)上套设有至少两个铝合金连接器(5),所述二次膜(3)包裹在钢丝索(4)的顶部外侧或铝合金连接器(5)的外侧,所述一次膜(1)端部通过沉头钢螺栓组件(7)与铝合金连接器(5)相连接,所述一次膜(1)、二次膜(3)和铝合金连接器(5)形成空隙,所述空隙填充有建筑密缝胶并形成建筑密缝胶层(8),所述二次膜(3)的端部与一次膜(1)通过焊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膜(1)和二次膜(3)为PTFE涂层玻璃纤维基布膜或PVC涂层聚酯纤维基布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膜(1)或二次膜(3)的面密度为800

1500g/m3,经纬强度为3000

9800N/5cm,延伸率为5%

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索(4)为平行钢丝索或螺旋形钢丝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索(4)为多根钢丝绕芯紧密排列而成,钢丝直径为1.1

2.2mm,钢丝的破断强度为1670

1770Mpa,钢丝表面进行镀锌或镀铝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膜结构的柔性膜脊构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晟翔奚俪嘉沈兵瑞吉盛凯蒋凤昌韩渭国周桂香居剑浩肖正飞徐桂鉴李云贵姜观清奚彩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