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涵式电缆沟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87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涵式电缆沟及施工方法,包括电缆沟、泡沫砼侧壁、植筋、联通管、地漏阀、底层泡沫砼、雨水管道、底座、素砼垫层、盖板、遇水膨胀止水条、竖向排雨管、椭圆式纵向排雨管、吊钩和砂石明沟。施工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涵式电缆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涵式电缆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人口集中化明显,尤其是老城区,生活空间拥挤。居民区周边排水系统老旧,排水能力差,下雨天容易出现积水,同时附近的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等基本上架空安装,形成空中蜘蛛网,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市容市貌。针对这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为了提高泄排水能力,修建新的排水沟渠;为了保护环境以及防止电缆损坏,将电缆埋设于电缆沟中。其中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各类地下管线安装。
[0003]电缆沟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砖砌结构,其顶部用盖板覆盖。现如今已经出现很多电缆沟应用技术,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技术专利CN202022783539.2户外变电站电缆沟,由于高出地面,难免影响地表环境美观度,虽然具备过水能力但不具备排水能力,长期雨水冲刷、下渗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而技术专利CN201911053398.4一种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涵式电缆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沟槽开挖:先打设钢板桩(1)进行支护,开挖电缆沟(2)与雨水管道(7)的共有沟槽(23),然后夯实共有沟槽(23)底部,并施工铺填一层素砼垫层(9);2)雨水管道安装:在素砼垫层(9)中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底座(8),然后铺设雨水管道(7),并在雨水管道(7)顶部安装竖直的联通管(5);3)泡沫砼浇筑:先在雨水管道(7)周边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至电缆沟(2)底部形成底层泡沫砼(6),然后拔出钢板桩(1),并在电缆沟(2)两侧支模进行泡沫混凝土浇筑形成泡沫砼侧壁(3),然后在泡沫砼侧壁(3)上进行植筋(4);4)电缆沟施工:

整体吊放已绑扎好的电缆沟钢筋笼(12),同时把竖向排雨管(13)、椭圆式纵向排雨管(14)安装到钢筋笼(12)内;

在联通管(5)上端口内部安装地漏阀,然后将联通管(5)上端口通过漏门(18)与椭圆式纵向排雨管(14)的漏水孔(17)连接,地漏阀通过不锈钢弹簧(16)与椭圆式纵向排雨管(14)内的吊钩(15)连接;

将钢筋笼(12)与侧壁植筋(4)进行连接,然后吊放电缆沟内模,整体浇筑混凝土形成顶部设有启口的箱涵式电缆沟(2);5)制作电缆沟盖板(10),盖板(10)两侧呈启口状,并镶嵌多道遇水膨胀止水条(11),同时在电缆沟(2)沟壁和泡沫砼侧壁(3)的顶面连接处镶嵌遇水膨胀止水条(11);6)待电缆等设备安装完毕,盖上盖板(10),在竖向排雨管(13)的上部管口安装反滤装置,最后在电缆沟上部铺盖级配砂石形成砂石明沟(22),完成箱涵式电缆沟结构的安装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式电缆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明沟(22)设置在箱涵式电缆沟结构上部,所述电缆沟(2)内部两侧设有竖向排雨管(13),电缆沟(2)底部设有椭圆式纵向排雨管(14),所述椭圆式纵向排雨管(14)设有朝下的漏水孔(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涵式电缆沟施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