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432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主冷却模块(1)、发动机曲轴风扇(6)、电子风扇(8)和副水箱(9);中冷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气口和发动机出气口连接,中冷出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中冷器的出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口连接,副水箱上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的上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连接,副水箱下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的下水口和散热器上水口连接,下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器下水管和发动机进水口相连接,发动机曲轴风扇(6)的驱动轴与发动机的曲轴固定连接,电子风扇与副水箱上的导风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对空间的需求量,同时减少副冷却模块需求的电子风扇数量,减少对于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减少对于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减少对于发动机功率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冷却,从而保证发动机能够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保证发动机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性能。不同的使用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针对我国内陆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在30

40℃,但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例如我国的新疆及沙特等国家的沙漠地区,最高气温可达50

60℃,此时对于车辆的散热系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在50

60℃时,冷却系统仍能够为发动机提供可靠的冷却性能,采用双冷却模块串联的方式,以此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保证发动机在60℃环境温度情况下,仍能发挥最好的性能。
[0003]现有的双冷却模块串联的布置方式,采用前后冷却模块的布置,即主冷却模块布置在发动机舱内,副冷却模块布置在驾驶室后方。此种布置方式,副冷却模块对于空间的要求很高,需要用足够的空间布置冷却模块,还需要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副冷却模块的进风量,同时副冷却模块动力来源为6块电子风扇,电子风扇数量过多,对于发动机本身功率也是一种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将主副双冷却模块全部布置在发动机舱内,减小对空间的需求量,同时减少副冷却模块需求的电子风扇数量,减少对于发动机功率的消耗。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主冷却模块1、中冷出气管2、中冷进气管3、下水管5、发动机曲轴风扇6、副水箱下水管7、电子风扇8、副水箱9和副水箱上水管10;主冷却模块1包括中冷器和散热器;
[0006]中冷进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气口和发动机出气口连接,中冷出气管2的两端分别与中冷器的出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口连接,副水箱上水管10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9的上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连接,副水箱下水管7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9的下水口和散热器上水口连接,下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器下水管和发动机进水口相连接,发动机曲轴风扇6的驱动轴与发动机的曲轴固定连接,电子风扇8与副水箱9上的导风罩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减小了副水箱9布置对于整车空间的消耗,使得冷却系统的布置更加紧凑。同时,采用少数量的电子风扇,减小了对于发动机本体功率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主冷却模块1、中冷出气管2、中冷进气管3、下水管5、发动机曲轴风扇6、副水箱下水管7、电子风扇8、副水箱9和副水箱上水管10。主冷却模块1包括中冷器和散热器。
[0011]中冷进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主冷却模块1中的中冷器的进气口和发动机出气口连接。中冷出气管2的两端分别与主冷却模块1中的中冷器的出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口连接。副水箱上水管10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9的上水口和发动机出水口连接,副水箱下水管7的两端分别与副水箱9的下水口和主冷却模块1中的散热器上水口连接。下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主冷却模块1中的散热器下水管和发动机进水口相连接。发动机曲轴风扇6的驱动轴与发动机的曲轴固定连接,电子风扇8与副水箱9上的导风罩固定连接。
[0012]如图1所示,外部空气经发动机4上的涡轮压缩后通过中冷进气管3进入主冷却模块1中的中冷器中,高温气体经过中冷器冷却后,经中冷出气管2回到发动机4中与油料混合进行燃烧。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被加热的冷却液通过副水箱上水管10进入副冷却模块9中,副冷却模块9通过两个电子风扇8作为动力源吸风入室,经初步冷却后的冷却液经副水箱下水管7进入到主却模块1中,主冷却模块通过发动机曲轴风扇6作为动力源吸风入室,经主冷却模块1冷却后的冷却液经下水管5回到发动机内。由于副水箱9布置在主冷却模块1的前方,发动机曲轴风扇6转动过程中,所提供动力,可以增大通过副冷却模块9的风量,从而减少了副冷却模块9所需的电子风扇数量,减少了电子风扇对于发动机4的功率消耗。冷却模块叠置,大大减少了副冷却模块对于空间的需求量,使得冷却系统布置更加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用叠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该冷却系统包括主冷却模块(1)、中冷出气管(2)、中冷进气管(3)、下水管(5)、发动机曲轴风扇(6)、副水箱下水管(7)、电子风扇(8)、副水箱(9)和副水箱上水管(10);主冷却模块(1)包括中冷器和散热器;中冷进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气口和发动机出气口连接,中冷出气管(2)的两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昊王荣蒙晓东白金旺李昂刘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