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06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其包括带有裙边的板框和PCR管体;在板框上设有若干组装孔,PCR管体可拆卸地安装在组装孔内;组装孔在板框上呈阵列式排布;在各组装孔的上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卡钩;PCR管体包括下端的反应容腔和上端的结合部,PCR管体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所述结合部包括截面呈C形的卡合卷边;卡合卷边设于PCR管体的外侧且靠近开口;弹性卡钩的端部能够嵌入所述卡合卷边内,使PCR管体定位在组装孔内;PCR管体为PP材质一体成型,板框采用刚性大于PP材质的塑性材料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使用单一材质(PP材质)注塑的PCR板所带来的刚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等不足。性等不足。性等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R耗材,特别是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PCR耗材作为PCR反应的容器,一般包括有PCR单管、PCR 8联管、12联管以及96孔PCR板等,不同规格的PCR容器实现不同的检测通量。PCR耗材需要与PCR仪器适配,PCR管体与PCR仪器的加热模块需要高度契合,才能保证温度传导的准确性。特别是96孔PCR板,由于需要保证96孔的反应一致性,对于PCR板的尺寸精度、翘曲变形、材料、注塑工艺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尺寸影响到与仪器的适配性,翘曲变形影响温度传导的准确性以及信号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需要进行荧光信号的收集),材料以及注塑工艺则影响PCR板的整体性能。
[0003]目前市面上的PCR板均采用聚丙烯(PP)材质注塑加工而成,PP因具有透光性好、耐酸碱、对PCR反应无干扰等优点,因而是制作PCR反应容器的良好材质载体。但是,由于PP料本身的材料特性,注塑后很容易出现翘曲变形,特别是经过PCR反复的升温降温过程后PCR板会严重弯曲变形,如果弯曲变形发生在PCR反应过程中,则会导致PCR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而在某些需要适应自动化操作的实验中,PCR板需具备可被机器抓板手夹取与搬运的条件,这就要求PCR板需要具有裙边,且裙边需要具备较强的刚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不易受温度影响而变形。而目前常规的使用单一材质注塑的PCR板,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此外,PCR管体一般只能做透明和白色,其他颜色会对荧光信号产生干扰。而颜色相同的PCR管体不便于对试验进行快速标识和识别,尤其是自动化操作的实验中,机械设备的控制模块不容易快速识别PCR管体对应的试验组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其解决了现有PP材质的PCR板刚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不足和自动化操作的实验中难以快速识别PCR管体对应的实验组别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其包括带有裙边的板框和PCR管体;在所述板框上设有若干组装孔,所述PCR管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孔内;
[0009]所述组装孔在所述板框上呈阵列式排布;在所述各组装孔的上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卡钩;所述PCR管体包括下端的反应容腔和上端的结合部,PCR管体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所述结合部包括截面呈C形的卡合卷边;所述卡合卷边设于所述PCR管体的外侧,且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
[0010]所述弹性卡钩的端部能够嵌入所述PCR管体的卡合卷边内,使所述PCR管体定位在
所述板框上的组装孔内不能上下移动;
[0011]所述PCR管体为PP材质一体成型,所述板框采用刚性大于PP材质的塑性材料一体成型。
[0012]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板框采用PC、ABS、PS、PET或PBT一体注塑成型。
[0013]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PCR管体的卡合卷边的厚度大于PCR管体的反应容腔的管壁厚度。
[0014]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板框为白色、透明、蓝色、黄色、红色、绿色、橙色、紫色或黑色。不同颜色的板框所承载的PCR管体对应不同的实验组别,以便于计算机快速识别。
[0015]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板框的裙边侧面上设有拼接结构,使不同的板框能相互拼接组成一个大板框。借此,可以在同一块大板框上设置多个实验组别的PCR管体,而计算机通过识别颜色即可快速对相应区域的PCR管体进行标识。
[0016]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板框的裙边上设置的拼接结构包括燕尾槽和燕尾榫。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效果包括:
[0019](1)本技术解决了常规的使用单一材质(PP材质)注塑的PCR板所带来的刚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不足、不适宜采用机械手臂进行取放等问题,或者单一采用PC/ABS等材质所带来的“透光性、耐酸碱”较差、易对PCR反应无干扰等问题。
[0020](2)可以用多种不同颜色的板框来标记该板框区域内PCR管体对应的实验组别,尤其是自动化实验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快速识别和标识某PCR管体对应的实验组别。
[0021](3)当需要从板框上拆下PCR管体时,只需要手指头挤压弹性卡钩,配合上拉或上推PCR管体即可将PCR管体从板框的组装孔内脱离出来,实现了PCR管体和板框的自由组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式PCR板结构,其包括带有裙边11的板框10和PCR管体20。在板框10上设有若干组装孔12,而PCR管体20则可拆卸地安装在组装孔12内。组装孔12在板框10上呈阵列式排布,数量可按照现有的规格设置,如8个、12个、24个、96个等(图1中仅以两排组装孔为例进行说明)。在各组装孔12的上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卡钩121。
[0025]在PCR管体20包括下端的反应容腔21和上端的结合部22,PCR管体20的上端还设有开口211。为了使每个PCR管体20能够与各组装孔12可拆卸地安装组合,其结合部22包括截面呈C形的卡合卷边221。卡合卷边221一体连接于PCR管体20的开口外侧,在卡合卷边221的
下端设有供两个弹性卡钩121嵌入的缺口。
[0026]当将PCR管体20组装到组装孔12中时,下压PCR管体20使板框10各组装孔12上边沿的弹性卡钩121的端部能够从缺口处嵌入卡合卷边221内,此时弹性卡钩121发生些微的弹性变形,然后复位并以其端部的凸块122与卡合卷边221的内侧面卡合,使PCR管体20固定在组装孔12内,不能上下移动(可以转动,但不影响试验)。在本技术中,PCR管体20为PP材质一体成型,板框10可采用刚性大于PP材质的塑性材料一体成型;具体的塑性材料例如为PC、ABS、PS、PET、PBT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材质,还可以是聚碳酸酯(PC)合金。在一体成型的同时成型所述组装孔12及弹性卡钩121。
[0027]弹性卡钩121优选为两个,对向设置;当需要将PCR管体20从板框10上拆下来时,只需要对向挤压两个弹性卡钩121,然后将PCR管体20上拉或顶推出去。因此,将PCR管体20拆卸时,不涉及对PCR管体20的自身挤压变形问题,防止PCR管体的变形老化。
[0028]优选地,使PCR管体20的卡合卷边221的厚度大于PCR管体20的反应容腔21的管壁厚度(为标准厚度,不影响荧光检测等),一方面不影响P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PCR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带有裙边的板框和PCR管体;在所述板框上设有若干组装孔,所述PCR管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孔内;所述组装孔在所述板框上呈阵列式排布;在所述各组装孔的上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卡钩;所述PCR管体包括下端的反应容腔和上端的结合部,PCR管体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所述结合部包括截面呈C形的卡合卷边;所述卡合卷边设于所述PCR管体的外侧,且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弹性卡钩的端部能够嵌入所述PCR管体的卡合卷边内,使所述PCR管体定位在所述板框上的组装孔内不能上下移动;所述PCR管体为PP材质一体成型,所述板框采用刚性大于PP材质的塑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有叶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