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大流量高精度蠕动泵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微型大流量高精度蠕动泵,属于蠕动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精度蠕动泵通过控制工作时间来精确计算蠕动泵的流量,但是,由于蠕动泵电机存在转速公差,大概为正负12%左右,导致一定时间内的转速并不相同,加上泵管等其他误差的叠加,这就导致蠕动泵的流量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在对流量要求精准的行业,这几乎完全不能符合精度要求。
[0003]另外现有的蠕动泵的电机座直接与前盖螺钉连接,将蠕动泵的动作部位覆盖,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机座与前盖的连接处会出现松动变形,甚至使电机座整体变形,不仅加剧了泵体的抖动,而且对蠕动泵的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大大缩减了蠕动泵的使用寿命。
[0004]还有就是目前大流量蠕动泵的结构普遍使用寿命不长,而且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型大流量高精度蠕动泵,结构轻巧,大流量运行稳定,而且输出精度大大提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大流量高精度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轴承(2)、行星支架(3)、直通接头(4)、泵管(5)、转子(6)、保持圈(7)、行星齿轮(8)、电机座(9)、螺钉(10)、电机齿轮(11)和电机(12),电机座(9)的一端通过螺钉(10)固定在电机(12)动力轴一侧的机体上,所述电机(12)的动力轴上套装固定有电机齿轮(11),所述电机齿轮(11)贯穿电机座(9)设置,且所述电机齿轮(11)位于电机座(9)内,所述电机座(9)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状结构,所述电机座(9)的空腔内设置有内齿圈结构,多个所述行星齿轮(8)圆周阵列分布在电机座(9)内,多个所述行星齿轮(8)的内侧均与电机齿轮(11)啮合,多个所述行星齿轮(8)的外侧均与电机座(9)的内齿圈结构啮合,所述保持圈(7)匹配的卡在电机座(9)的空腔外端,所述行星支架(3)的插接杆从保持圈(7)内贯穿后对应插装在行星齿轮(8)的中心孔上,多个所述转子(6)对应套装在行星支架(3)的插接杆上,所述行星支架(3)远离插接杆的一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轴承(2)匹配的嵌装在行星支架(3)的通孔内,所述前盖(1)内侧中部对应轴承(2)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凸起,所述行星支架(3)通过轴承(2)匹配的插装在前盖(1)的凸起上,且所述前盖(1)匹配的卡接在电机座(9)的开口侧端上,所述泵管(5)套装在转子(6)外侧,且所述泵管(5)匹配的插接在卡接于前盖(1)上的直通接头(4)上;所述电机(12)的壳体上设置有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13)固定设置在电机(12)的尾端,所述电路板(13)上设置有磁传感器(14),所述电机(12)的动力轴尾端伸出到电机(12)壳体的尾端外侧,位于所述电机(12)外侧的动力轴尾端上设置有磁感片(15),所述磁感片(15)能随电机(12)同步转动,且所述磁感片(15)用于发射磁感信号,所述磁传感器(14)用于接收磁感片(15)发出的磁感信号,且所述磁感片(15)随动力轴每转动一圈发射的信号能被磁传感器(14)接收一次,所述电路板(13)将磁传感器(14)接收的磁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递到控制端(16),控制端(16)根据电路板(13)传递的电信号控制电机(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洋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