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4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涉及小微流量蠕动泵领域,包括蠕动泵壳体,以及安装在蠕动泵壳体内部的传动组件、蠕动组件和用于泵出液体的管组,管组包括至少三条并排布置的蠕动管,蠕动组件包括下转盘,两滚子均匀间隔设置在下转盘,蠕动管设置于蠕动泵壳体内壁与滚子外壁之间,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下转盘转动,使得滚子挤压蠕动管实现蠕动管内的液体泵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实现滚子稳定挤压,在每两根蠕动管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保证挤压过程不会乱窜,再配合管组进入和离开蠕动泵壳体处设置的管夹,使得滚压过程中蠕动管不会因为摩擦力导致蠕动管的变形,保证液体能够多管等量泵出。够多管等量泵出。够多管等量泵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微流量蠕动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材料喷涂和输送领域,蠕动泵是常见可将液体材料从蠕动管内通过挤压使之泵出,进而用于喷洒至目标区域或输送至相应的容器内,在一些日用的手持喷涂设备的喷涂使用上,消费者希望在皮肤上各个地方的喷洒量一致来达到均匀的护肤效果,故喷涂设备的均匀喷涂效果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到决定性因素,而消费者一般都是通过观察每个喷嘴喷出的雾化效果是否相同进行判断;或者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上如培养皿上培养液的雾化喷洒,要求每个喷头喷出的雾化培养液用量完全一致,稍微有些偏差便会极大地影响微生物的培养效果;故如何设计蠕动泵来实现多管等量地输送和喷出液体是一技术难题。
[0003]目前,市场上的蠕动泵一般是一次只能控制一根蠕动管的泵出过程,若需要控制多条蠕动管则需要设置多个蠕动泵对相对于的蠕动管分别进行控制,如中国专利技术申请申请(申请号201310065109.9)公开的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自动加调味料装置中,运用了多个蠕动泵进行调味料的输送,又如中国技术一种具有全血回收模式的三泵自体血液回收机控制系统(申请号CN201721678474.7)也采用了多个蠕动泵,这一方面这样需要占用极大的空间来配置这些蠕动泵,造成设施巨大,且多个蠕动泵本身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在另一个方面,即使设置了多个蠕动泵,由于每个蠕动泵的活动是独立的,难以控制各个蠕动管进行液体材料喷涂或输送用量的一致性。
[0004]特别的,虽然在中国专利技术申请(申请号CN201880041601.3)公开的用于液体的静电雾化器中采用了滚筒对多条蠕动管同步进行滚动挤压起到泵出效果,但该申请说明书只说明了“管道在当前情况下显示为一体式的连续软管,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到雾化器喷嘴的喷嘴阵列的一个软管,然而,雾化器喷嘴可以由多个软管供应,特别是每个雾化器喷嘴一个软管,或者也可以由一个软管供应一组若干个雾化器喷嘴,在使用多个软管的情况下还设置多软管泵,其可以例如通过加宽的转子对以扁带(类似于带状缆线)的方式布置的多个软管进行并行的泵送”,整体内部结构仅仅给出了简单的示意图,并未针对如何解决等量输送液体提出具体的实现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其具有至少三根蠕动管的管组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蠕动组件滚压管组以同步控制各个蠕动管进行泵送,从而达到多管等量的泵出效果。
[0006]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包括蠕动泵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的马达、传动组件、蠕动组件和用于泵出液体的管组,所述管组至少包括三条蠕动管,
多条所述蠕动管之间并排布置且每两个所述蠕动管之间等间距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和第一齿轮,所述齿轮轴固定在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齿轮轴并绕着轴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蠕动组件包括下转盘、设置在所述下转盘上的至少两个滚子和设置于所述下转盘中心处的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在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以实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下转盘的同步转动;至少两个所述滚子均匀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下转盘之间,所述管组设置于所述蠕动泵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滚子的外壁之间,所述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所述下转盘转动,使得至少一个滚子同时挤压所述管组且多个所述滚子能够交替挤压所述管组,使得所述管组内的液体泵出;所述管组上设置有两个蠕动管夹,两所述蠕动管夹分别设置在所述管组进入和离开所述蠕动泵壳体的位置用于固定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的所述蠕动管。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在与所述下转盘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下转盘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的位置同轴,所述滚子两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相适配的孔,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分别插入所述滚子两端的孔中进行安装。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子在所述下转盘与所述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带动下绕所述齿轮轴转动,所述滚子两端开设的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间隙配合,实现滚子在滚压所述蠕动管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轴心、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轴心进行自转。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蠕动管内径范围为0.8mm~1.0mm,所述蠕动管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即每两个蠕动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蠕动管内径尺寸的25%~30%,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是所述蠕动管内径尺寸的20%~25%。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蠕动管夹呈U型且内部两侧设置有半圆弧槽,所述蠕动管夹在U型开口处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所述蠕动管夹两边的半圆弧槽闭合形成夹紧所述蠕动管的通孔,所述蠕动管外径比所述卡扣结构扣合时形成的通孔内径大0.05mm~0.1mm,所述管夹在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起筋条,所述卡扣结构闭合时,所述凸起筋条压紧所述连接部。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有限位筒和设置于所述限位筒下边缘的凸块,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有转动筒和所述转动筒上开设的凹陷部,所述凸块与所述凹陷部嵌合,实现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下转盘绕所述齿轮轴同步转动。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蠕动泵壳体包括蠕动泵上盖和蠕动泵下盖,所述蠕动泵上盖与所述蠕动泵下盖扣合形成具有腔体的所述蠕动泵壳体,所述蠕动泵上盖设置有安装齿轮轴的圆孔,圆孔与齿轮轴过盈配合,所述蠕动泵下盖包括两蠕动管夹安装部以及圆筒凸起,两所述蠕动管夹安装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管组进入和离开所述蠕动泵壳体的位置;所述圆筒凸起设置在所述蠕动泵下盖内,所述下转盘套在所述圆筒凸起内并能够绕所述圆筒凸起轴心线转动,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插进所述圆筒凸起的中心孔,所述蠕动泵上盖的圆孔的轴心与所述圆筒凸起的轴心重合,所述圆筒凸起的中心孔与齿轮轴过盈配合,两所述蠕动管夹安装部用于安装蠕动管夹以防止位于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的所述管
组发生窜动或错位。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蠕动泵还包括一用于连通储液软包和所述蠕动管的转接头组件,所述转接头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液软包旋转固定的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头连接的转接盖、设置于所述转接头和转接盖之间的密封圈。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盖中嵌有至少三根金属管,所述蠕动管的头端通过一一对应的所述金属管连接所述转接盖,所述蠕动管管身并排布置于所述蠕动泵下盖内壁与所述滚子的外壁之间,所述蠕动管于所述蠕动泵下盖外分别连接各个喷嘴。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一端面设置同轴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实现减速。
[0017]本专利技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等量输送液体的蠕动泵,包括蠕动泵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的马达、传动组件、蠕动组件和用于泵出液体的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至少包括三条蠕动管,多条所述蠕动管之间并排布置且每两个所述蠕动管之间等间距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和第一齿轮,所述齿轮轴固定在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穿设固定在所述齿轮轴并绕着轴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蠕动组件包括下转盘、设置在所述下转盘上的至少两个滚子和设置于所述下转盘中心处的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在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以实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下转盘的同步转动;至少两个所述滚子均匀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下转盘之间,所述管组设置于所述蠕动泵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滚子的外壁之间,所述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所述下转盘转动,使得至少一个滚子同时挤压所述管组且多个所述滚子能够交替挤压所述管组,使得所述管组内的液体泵出;所述管组上设置有两个蠕动管夹,两所述蠕动管夹分别设置在所述管组进入和离开所述蠕动泵壳体的位置用于固定所述蠕动泵壳体内部的所述蠕动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在与所述下转盘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下转盘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的位置同轴,所述滚子两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相适配的孔,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分别插入所述滚子两端的孔中进行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在所述下转盘与所述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带动下绕所述齿轮轴转动,所述滚子两端开设的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间隙配合,实现滚子在滚压所述蠕动管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圆柱凸出部轴心、所述第二圆柱凸出部轴心进行自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管内径范围为0.8mm~1.0mm,所述蠕动管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即每两个蠕动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蠕动管内径尺寸的25%~30%,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是所述蠕动管内径尺寸的20%~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杰陈文旗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创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