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293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冷却液循环管路,其中,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电池管路以及电机管路;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一换热器与电机管路连接,电池管路与电机管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连通方式的连接器;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室外换热器、蒸发器;室外换热器具备储液罐,并且室外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局部冷媒管路,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二通阀,储液罐与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二通阀;室外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局部冷媒管路。可以提升电机管路与电池管路之间的热量交换效果,并充分利用电机管路余热用于乘员舱供热,同时保证室外换热器的过冷度,提高制热效果。提高制热效果。提高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热交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不产生尾气,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而在新能源汽车中,通常需要设置空调系统,一方面为座舱内的驾驶员以及乘客调节座舱温度,以提高乘坐舒适度,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以及电机进行降温,以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新能源汽车安全稳定的运行。
[0003]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中,散热器能提供给室外冷凝器的热量很少,余热的回收效果较差,同时动力电机所在冷却管路与电池冷却管路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状态,无法交换热量,并且室外换热器无过冷度,制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可以提升电机管路与电池管路之间的热量交换效果,使电机管路与电池管路之间充分换热,同时将电机所在管路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为乘员舱供热,同时室外换热器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可以保证过冷度,提高换热量,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可以缩短冷媒流动路径,降低管路压降。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0006]冷媒循环管路以及冷却液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电池管路以及电机管路;
[0007]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电机管路连接,所述电池管路与所述电机管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连通方式的连接器;
[0008]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室外换热器、蒸发器;
[0009]所述室外换热器具备储液罐,并且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局部冷媒管路,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二通阀,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二通阀;
[0010]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局部冷媒管路。
[00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为四通阀;
[0012]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时,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阀位,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二阀位;
[0013]所述电池管路连接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电机管路连接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阀位时,冷却液分别在所述电池管路以及所述电机管路内独立循环流动,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二阀位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管路与所述电机管路之间循环流动。
[0014]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二通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二通阀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允许冷媒流过,所述第二局部冷媒管路禁止冷媒流过,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
[0015]当所述第一二通阀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二通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禁止冷媒流过,所述第二局部冷媒管路允许冷媒流过,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工作。
[001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电池管路连接。
[001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散热器、第一三通阀以及电机模块;
[0018]所述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第一阀位,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第二阀位,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第三阀位;
[0019]所述散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之间;
[0020]所述电机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
[002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还包括加热管路;
[0022]所述加热管路经由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电池管路连接。
[002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路还设置有暖风芯体、PTC加热器以及第二三通阀;
[0024]所述第二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二三通阀处于第一阀位,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二三通阀处于第二阀位,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二三通阀处于第三阀位,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均连通时,所述第二三通阀处于第四阀位;
[0025]所述暖风芯体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
[0026]所述PTC加热器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连接;
[0027]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
[002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气液转换模块;
[0029]所述气液转换模块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
[0030]从所述蒸发器到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气液转换模块中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水冷凝结器。
[003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以及第四电子膨胀阀;
[0032]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气液转换模块之间;
[003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气液转换模块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
[0034]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局部冷媒管路上;
[0035]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003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第三水泵;
[0037]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电机管路上;
[0038]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电池管路上;
[0039]所述第三水泵设置在所述加热管路上。
[004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冷却液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电池管路以及电机管路,在电池管路与电机管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连通方式的连接器,既可以使冷却液在电机管路与电池管路内分别独立流动,也可以使冷却液在电池管路与电机管路内循环流动,实现电池管路与电机管路之间的充分换热;冷媒循环管路与电机管路之间设置第一换热器,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电机管路连接,可以吸收电机管路的余热提供给冷媒循环管路,提升余热回收效果;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室外换热器、蒸发器,其中室外换热器具备储液罐,并设置有第一二通阀以及第二二通阀,控制室外换热器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管路内冷媒的流动路线不同,使室外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缩短冷媒流动路径,降低管路压降,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可以保证过冷度,提高换热量。
[0041]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冷却液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电池管路以及电机管路;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电机管路连接,所述电池管路与所述电机管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连通方式的连接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室外换热器、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备储液罐,并且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局部冷媒管路,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二通阀,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二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局部冷媒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时,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阀位,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时,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二阀位;所述电池管路连接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电机管路连接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阀位时,冷却液分别在所述电池管路以及所述电机管路内独立循环流动,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二阀位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管路与所述电机管路之间循环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二通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二通阀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允许冷媒流过,所述第二局部冷媒管路禁止冷媒流过,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当所述第一二通阀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二通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局部冷媒管路禁止冷媒流过,所述第二局部冷媒管路允许冷媒流过,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经由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电池管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散热器、第一三通阀以及电机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第一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利峰马菀于占军潘羽王冬于凯李云辉赵可新牛宏伟代文青韩胜玲沈迪超于坪原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